歡迎來到做菜網!

寧德小吃大全_寧德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 愛料理 編輯:愛料理 訪問手機版

寧德,別稱閩東,是中國大黃魚之鄉,是福建離“長三角”和日本、韓國最近的中心城市,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主要特色小吃有:檳榔芋、四季柚、芋頭面、閩南糍團、雙溪鍋邊、芋蛋面、寶玉魚唇、鴛鴦面。

穆陽線面

簡介

穆陽線面,是福安市穆陽鎮的傳統特產,其生產和加工的歷史悠久,可追溯至680年前。數百年來,穆陽線面一直保持著純手工製作的工藝,經發、捶、擠、搓、拉等九道工序精作而成,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天氣有著不同的配方。與福州等地的線面相比,穆陽線面更具色澤潔白、線條細勻、質地柔潤、落湯不糊,拉開可長達數米,細如發絲亦柔韌有餘的優點。

歷史文化

穆陽線面的包裝更是蘊含著當地獨特的民俗文化。據介紹,其成品制出後,要分成一綹一綹,不能切斷,收成大約0.6米的長度,然後用紅絲線扎住“頭部”稱為“只”,一公斤分為八“只”,這就是傳統的“紅頭線面”。福安當地百姓不僅過生日,逢年過節、紅白喜事(尤其壽誕)時,穆陽線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彩頭”食品。因此在福安,線面亦有“壽麵”之稱,大年初一早上,福安人的第一道菜餚(一般是素菜),必須是長壽麵,寓意年年長壽。

[!--empirenews.page--]

泥釘凍

簡介

泥釘凍,是福安市當地的一道特色美食,泥釘是一種生活於灘塗表層的蛆狀動物,群集而居,身條長約5~7釐米,剛出土時呈土褐色,榨壓洗淨後,呈灰白色。把洗淨的泥釘放入鍋內加水、食鹽煮熟,拌些蔥花,冷卻後湯汁自然膠凍即成泥釘凍。食用時用筷子划成一塊塊,銀灰透明,入口不膩,清淡可口。

歷史文化

每年秋收後,退潮時,福安白石鎮荷嶼一帶的鄉民挎個小魚簍,帶上特製的短柄小木鋤,到海邊灘塗上去尋找一種長約5-7釐米的明狀動物,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泥釘”。“泥釘”剛挖出土時,呈深灰色,與灘塗的泥巴色澤相同,很不易分辨;用水洗乾淨後,則呈灰白色。它主要生活在灘塗的表層,群集而居。人們只要找到它的聚居點,就可以一口氣拾到一大碗“泥釘”。拿回家後,人們把捕捉到的泥釘,端到井邊,倒入土箕中,一邊用井水不斷沖洗,一邊用手使勁壓榨,直至把“泥釘”腹內的泥漿擠盡。把洗淨的“泥釘”放入鍋里煮熟後加入七八倍的水和適當的食鹽。待水燒滾後把“泥釘”連同濃濃的湯汗裝入碗中,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由於“泥釘湯”含有較高的膠原特質,八至十二小時後,整碗的湯汁就凍結起來了,當地鄉民把這種東西叫做“泥釘凍”。

食用時除了些許油、鹽外,不加其他佐料,所以不油膩,清淡爽口。而且,由於“泥釘凍”的凝凍力極強,食用時可以用筷子夾,甚至將它放到熱氣騰騰的飯碗內,仍可經久不融化。 閩東一帶人冬天還喜歡吃鮮魚凍,蜊凍,但是凡吃過“泥釘凍”的人都交口稱贊其為“閩東第一凍”。

[!--empirenews.page--]

阿七糊湯

簡介

阿七糊湯,是霞浦縣的傳統美食,歷史悠久,用米粉拌入澱粉,佐以蝦米、肉片、尤魚片等,加入特級魚露而成,今擺在南門頭的漢光糊湯攤尚有餘韻。

歷史文化

這位阿七在宋家排行第七,所以當地群眾對他出售的小食“糊湯”,均稱“阿七糊湯”。起歷史據陳品先生生前探討,“阿七糊湯”始於清朝末年,阿七在府頭門開設一間專營糊湯小店,其配料用細米粉拌入澱粉(俗稱番薯粉,即地瓜粉),佐以蝦米、肉片、蟶乾、魷魚碎片等,加入特級的魚露而成,曾名譟一時。當時來福寧府的考試童生和商人,品賞後無不叫好,名傳遐邇,師徒傳至四代。二十多年來,霞浦城關出現三間糊湯店,頗負盛名。一間設在府頭門,即人民政府右側,緊靠察院弄口左邊,老闆叫劉淑炎,另一間設在原縣法院對面,七曲弄口,由蘇月眉經營。這兩間糊湯店,一為父子店,一為夫妻店。其地點也設在當年“阿七糊湯”的府頭門,外地旅客一到霞浦都要到這處糊湯店嘗一碗,已開辦20多年,生意十分興旺。另一間設在金谷洋王爺宮市場斜對面,老闆叫包少華和王麗英,是一間夫妻店,已經經營十五年。他們經營的糊湯商務七點上市,下午停業,近年來晚上兼賣“圓宵”和“湯丸”。這三間“糊湯店”配料與煮法與“阿七糊湯”相似,但佐料品種沒有以前講究,多是配以肉片和一些貝乾,如蟶乾、蛤乾等,主要靠味精加味,生意十分興隆,人們都以“糊湯”充當早飯,一碗糊湯配上幾個肉餃或油條,省錢可口。

前幾年,日本友人藤原勝先生,一天清早在空海研究會會長林華章等同志的陪同下,來我家作客,我的房子正好在金谷洋二弄,離糊湯店一箭之地,便陪同這位日本朋友一起到包少華糊湯店配肉餃,一人一碗糊湯,加上幾個肉餃,每人只花三、四元。這位日本朋友感到津津有味,大為贊賞。目前這三間糊湯店,傳承了當年“阿七糊湯”的技藝,成為外地遊客和當地老少早餐美食店,名氣日益傳開。

[!--empirenews.page--]

鴛鴦面

簡介

鴛鴦面,是寧德市屏南縣的傳統特色小吃,俗名“苦椎面”,其色澤如琥珀,質地滑膩而富有彈性;食用時須將乾鴛鴦果在沸水中滾熟,放清水里浸漂使之發秀,瀝水乾,加雞汗、蝦仁燔炒,不糊不碎,條條伶俐。若以一把魚腥草,加豬骨湯清燜鴛鴦果,食之不僅清爽可口,而且還能解除痔瘡發作之苦,食之清滑鮮嫩。以“苦椎面”與魚腥草等燜,燉豬排骨,不僅鮮嫩可口,還是治療痔瘡、蛀牙和高壓的優良藥膳。

因白水洋·鴛鴦溪多橡樹,鴛鴦喜食其果而得名。橡樹葉似芭蕉扇,所結鴛鴦果為橢圓形硬殼野果,與花生仁一般大小。鴛鴦常食此果而長得雍容華麗,山民便要分享一二,剝掉硬殼送入嘴中一咬,苦澀難咽。其又心有不甘,就採回一簍進行加工,通過不斷嘗試,終於摸索出一套製作工藝。鴛鴦野果滿山遍野,原材料不缺,但是要製作鴛鴦面難在加工。其製作工藝十分複雜,要先將鴛鴦果退殼,磨碎果仁如澱粉狀,然後放進木桶用水浸泡沈澱,過濾掉澀汁。十幾道工序下來,原有的苦味蕩然無存。最後把果仁水淀粉鏟到鍋里熬成膠塊,再切成細條或刨絲曬乾保存,讓人感到驚訝的是,乾品德鴛鴦面具有不生蛀蟲可保存數年不變質的特點。

做法

鴛鴦面呈咖啡色,入口如米粉膠感覺,韌脆細嫩有獨特風味。要食用時,拿乾果先煮軟煮透,加上肉絲和糟、蔥蒜等調料,進鍋熱炒。鴛鴦面呈咖啡色,入口如米粉膠感覺,韌脆細嫩有獨特風味。經當地人介紹,鴛鴦面只有在屏南才能吃到的純綠色食品,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有輔助治療作用。食用時須將乾鴛鴦果在沸水中滾熟悉,放清水里浸漂使之發秀,瀝水乾,加雞汗、蝦仁燔炒,不糊不碎,條條伶俐。若以一把魚腥草,加豬骨湯清燜鴛鴦果,食之不僅清爽可口,而且還能解除痔瘡發作之苦。米燒兔外皮米黃鋥亮,肉質潔白細嫩。

[!--empirenews.page--]

盒面

簡介

盒面,是古田縣的獨有一種小吃,取機制粗條鮮面,先以沸水煮熟漂水,並炒透加澱粉和佐料製作成的小吃。因分成小碗裝在食盒中沿街叫賣而得名,地道的古田盒面會讓人回味無窮。

歷史文化

在古田街頭都有擺攤,出門在外的古田人,回去的話一般會去吃次盒面。古田人很講究吃,有許多特色小吃名聞暇爾。比如盒面,只在古田有賣,它的用料很特殊,首先,面用得是閩東特產的“大條面”,口感嫩滑有韌性;再則,配料除了特製的蒜頭外,加入了一種神秘佐料,有一種特有的香味。

[!--empirenews.page--]

海蠣包

簡介

海蠣包,是福建福安傳統的漢族小吃,海蠣包與光的組合是其中最出名的,其形極似三明治,也稱三文治。好吃之余,也引發許多的稱呼,“蠣餅”“地包夾餅”福安人直接稱之為“地包”“爹包”。

海蠣包是用米漿、海蠣、蔥等製作而成。即取少量米漿置乾淺圓狀瓢中,薄蓋其底,後置適量海蠣、蔥為作餡,再蓋上米漿密封後,炸後金黃色便可食用。

歷史文化

福安最好吃的海蠣餅是在哪裡呢?在福安有句俗話:“去溪柄吃爹包,去穆陽吃扁肉”自然公認溪柄海蠣包最好吃的 ,當屬溪柄鎮的老街上有一家幾十年的老字號海蠣餅海蠣包的攤,因為攤主是一個老爹,他也為了他的爹而繼承了他家海蠣包的特殊做法。之所以名叫爹包,一說法是:海蠣的福安話發音為dei(第二聲),近似於“爹”音,所以名叫爹包。

做法

原料:

蘿蔔,米漿(用黃豆大米磨制後加水調稀至類似糨糊的程度),豬油,海蠣。

步驟

首先,白蘿蔔切成條狀,然後拿個布袋子裝起來 擠出部分水分,擠乾後蘿蔔條放進容器里。

然後,分別給裝蘿蔔和海蠣的容器里加入調味料,入味。十五分鐘後, 把豬油倒進鍋里燒至五成熱的時候準備一把大勺子, 然後用小調舀米漿均勻的塗抹在整個勺子的里部(注意:不要太少,否則炸的時候皮會破,也不要太多 多了裡面餡就不容易熟) 塗抹均勻後夾一些蘿蔔餡放在從勺子中間開始到外圍的二分之一部分,高約一釐米至二釐米之間即可。

放好後,輕輕的用調羹壓一下,不要讓餡太鬆散。然後在上面放上海蠣。再在上面均勻的塗抹上米漿。

而後就可以放入油鍋中炸制。 油溫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太熱會導致炸焦。

仔細觀察,剛放進去的時候由於蘿蔔中含有水分,油鍋會稍稍沸騰。等海蠣包浮上來時,就已經成型階段 ,這時白色的海蠣包邊沿有點呈現黃色。就用筷子反轉海蠣包,繼續炸。兩邊都呈現金黃時候就可以出鍋了。

[!--empirenews.page--]

苦櫧

簡介

苦櫧糕,為武夷山一帶的風味糕點。採用山中野生苦櫧、甜櫧等殼鬥科植物的果仁磨成槳,加熱調成塊狀軟糕,再加佐料精煮,味道清滑可口而又略帶苦澀,別有風味。

山珍果,別名鴛鴦果,學名叫苦櫧樹(殼鬥科、樂類、栲屬)的果實加工而成,該樹果生長在深山中,無任何污染,金秋十月農民取其果實磨粉、糕、切片、曬乾。加工過程不加任何添加劑,是一種純天然的山林食品,過去該食品是山區貧民充飢的糧食之一,而今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該品為深褐色,略帶澀味,味美可口,清涼解毒,含有大量的鐵、鈣及人體所需的種氨基酸,常食用對動脈硬化,減少膽固醇,抗衰老等有明顯功效,是老少皆宜的山區口味。

[!--empirenews.page--]

壽寧米糕

簡介

米糕,是壽寧的傳統小吃,壽寧人的經典早餐,用一個鐵皮製成的槽,倒上米漿,再炊出來,滾成一團,蘸上調配好的湯汁食用。

其主料是大米 ,用大米磨成漿放入特製容器里蒸製成膜狀再捲成卷後加上自己調制的湯料,又軟又粘的,又有米糊的香氣,又有些Q,這樣的米糕在壽寧當地稱為“白糕”,如果在卷時添加已經炒好的菜,這樣的糕在當地稱為是“菜糕”。菜糕自然比白糕更加美味,更加具色香味。

在重陽節時米糕也成為了壽寧當地當天必吃的一樣食物,是當地居民的沿襲下來的風俗,稀飯和米糕是當地居民的主要早點,常常都會有各地的人慕名而來品嘗壽寧米糕。

[!--empirenews.page--]

壽寧三糍

簡介

壽寧三糍,指糯米糍、粳米糍、馬鈴薯糍,是壽寧的傳統小吃。

糯米糍是將糯米洗淨浸泡8小時,置蒸蘢蒸熟,取出後放石臼中,舂至嫩食用,也可取成團放碾末的地瓜粉上,待冷硬後自然成圓餅。也可用炒熟的米、豆、花生仁、芝麻碾成粉,加白糖拌勻,將舂好的糯米米時切成小粒置粉上沾食;成圓餅的,切成塊狀油炸或蒸軟沾粉食用。

粳米糍是將粳米洗淨,浸泡於鹼水中5小時,上蒸籠蒸熟,取出後放入石臼中舂至嫩勻,然後用於揉成塊狀或圓狀。可以切成細條配上佐料煮熟食,也可切成條蒸軟配佐料沾食,還可切成條炸食。

馬鈴薯糍是將馬鈴薯煮熟後去皮,搗爛與地瓜粉揉和,然後切成片塊,配上佐料煮食。

[!--empirenews.page--]

魔芋

簡介

魔芋糕,是福建周寧縣的特色糕點,以魔芋為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種小吃,製作方法簡便:魔芋去皮,洗淨,用水泡浸幾個小時,刨成芋絲,蒸熟,加鹼水舂搗,放沸水中煮數分鐘,凝塊,烹調,食用。

魔芋糕加工儲存方便,不僅是群眾喜愛的食品,而且還是能預防治療腫瘤病的中藥材。

歷史文化

魔芋本是周寧山區溪澗邊的一種野生植物,何時引種田間作為主要蔬菜種植,在史籍中已無從稽考。只是據民間傳說:古時候,在一個兵荒馬亂、旱澇成災的年代,周寧人不僅糧食吃盡,而且挖遍草根,剝盡了樹皮,已沒有可以填肚子的東西了。有幾個飢民實在忍不住了,冒險挖了一種被當地人喻為魔鬼吃的芋頭的“魔芋”吃,吃罷芋頭還不到一個時辰,這幾個人就先後中毒身亡。其他的鄉民心中恐懼,便把剩下的魔芋倒到山澗的潭水中。過了幾天,有幾戶外縣逃荒者路過周寧,見山澗邊的淺潭中,堆著許多芋頭,他們就向當地鄉民求乞。當地人告訴他們,這是“魔鬼吃的芋頭”,千萬不能吃,吃了會中毒死掉。然而,逃荒者實在是飢腸難耐,飢不擇食,不管三七二十一,撈上魔芋煮熟就吃,卻並沒有中毒死去。對此當地居民終於悟出了一個道理:山澗積水含鹼度較高,只要用鹼水浸透,魔芋是可以食用的。從此以後,魔芋就被聰明的周寧人引進田間,廣為種植。並且,精制出一種載譽閩東的特色食品—“魔芋糕”。

做法

製作時用刀刮掉魔芋芋皮。洗淨後用水泡浸幾個小時,撈出用甘薯刨刀刨成芋絲,裝入蒸籠蒸熟。再把蒸熟的芋絲放入舂米的石臼內舂搗,並不斷地加入鹼水,直到用手捏芋團既不硬又不粘手為止。再把搗過的芋糊放到沸水中煮數分鐘後,凝結成塊,然後烹調食用。

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