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做菜網!

阜陽小吃大全_阜陽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 愛料理 編輯:愛料理 訪問手機版

阜陽,別名潁州、汝陰、順昌,位於安徽省西北部,華北平原南端,是皖北中心城市 、國家智慧城市,也是淮海經濟區、中原經濟區、豫皖城市群成員城市。

阜陽小吃屬安徽沿淮風味,以蚌埠、宿縣、阜陽等地為代表,主要流行於安徽中北部。沿淮風味有質樸、酥脆,咸鮮、爽口的特色。在烹調上長於燒、炸、餾等技法,善用芫荽、辣椒配色佐味。

主要特色小吃有:地鍋雞、格拉條、太和板面、撒湯、瓦店山羊美食、雞絲燴面、郜台板鴨、阜陽枕頭饃、阜陽皮絲、阜陽格拉條、小籠、樊記牛肉拉麵、菜卷饃、三鮮面、田三卷饃、太和餛飩

太和板面

簡介

太和板面,即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區麵食的一面旗幟。由於它起源於太和縣,加之又是在鐵板上摔打而成,故它的這個名字。

太和板面一是面好,二是湯料好。太和縣出產優質小麥,板麵條取小麥精粉,根據一年四季的不同,按比例用食鹽、水加以攪拌,和成面團,反復揉搓之後,製成直徑半寸,長八寸的小面棒,再塗上香油,碼在案子上,蒙上乾淨的濕毛巾。滋潤好的面棒柔軟纏綿,觸摸如絲綢。做板面時,廚師在案子上排好三根小面棒,左手捏三個頭,右手捏三個頭,猛地舉過頭頂,狠狠地摔在案子上。接二連三,噼里啪啦,邊摔,邊拉,邊閃,板面由此而得名。三根小面棒在廚師手裡由短變長,由粗變細,折合三次,總長度達五丈有餘,而且粗細均勻,提起似一道瀑布。撈起煮好的板面,清白潤滑,晶瑩透亮。廚師捏上一些嫩綠的青菜放在上面,然後澆上沸好的紅色的湯料。白的麵條,綠的菜葉,紅的湯料,使人食慾大增。

做法

臊子的製作也十分講究。用料有茴香花椒、桂皮、面醬、食鹽、紅辣椒、羊油和羊肉等。制一鍋臊子,各種用料按一定比例和順序投放。製作時,先將羊油稀釋燒沸,然後再下佐料。曬乾的紅辣椒用量較大,以突出臊子的辣味和色澤,羊肉也佔較大的比例。把上等精羊肉切成方楞四正的小塊塊,待辣椒紅顏色下來之後,再把羊肉丟進鍋里。這時,必須掌握好火候,才能把羊肉燒得不老不嫩,恰到好處。臊子做好後,舀到搪瓷盆里,涼後便凝結成固體,隨吃隨取,常年存放,不會變質

味湯的製作:味湯是板面製作成敗的關鍵,也是羊肉板面風味體現的基礎。選上等羊油放入鍋內,加入料2中的香料,細火慢熬約30分鐘,等香料充分出味後,用漏勺撈出。鍋內繼續低油溫加熱,投入乾紅椒,使其炸出香味,待油色逐漸轉黑時,再把已經切好的3釐米見方的羊肉塊放進去,改用細火熬煮約30分鐘,最後調入精鹽、黃酒、味精、冰糖等即成味湯。味湯制好後,還要再往鍋添里少量開水。

面坯的製作:用上等的麵粉和冷水調成面團,並用少許的鹽和鹼扎面兩次,待用。玉米澱粉用布袋裝好,把和好的面團切成約8釐米長、2釐米寬的長方形塊,然後用玉米澱粉拍打,最後放在鐵板上並用濕布覆蓋,待用。

板面的製作:逐一取制好的面皮,用面杖擀壓成片,取10~12個面片放手上,在鐵板上用力平摔,待其摔長以後丟入沸水鍋內,待水重沸後,再放入已備好的白菜。用漏勺去將已經煮熟的面和菜撈出,然後放入黃色鐵瓷碗內,澆一份制好的味湯料即可。

[!--empirenews.page--]

格拉條

簡介

格拉條,大概起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是阜陽特有的一種食物,頗受當地人的喜愛,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它的名字來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陽“攪拌”的方言是“擱拉”(gela),而這種類似麵條的食物需要將各種作料均勻攪拌所以就被稱為“格拉條”。

在阜陽的大街小巷中找賣格拉條的鋪子是用不著看它的招牌的,不像牛肉湯羊肉湯蘭州拉麵什麼的你要不看它的招牌就搞不清它是賣什麼的。格拉條鋪子的鍋具實在太有標誌性了——只要看到哪個鋪子當門的大鐵鍋上套個鐵架子,上面還安了只方向盤或者千斤頂的,你就可以走進去坐下衝著師傅喊一聲“來份格拉條”了。

歷史文化

相傳蘇東坡在潁州(今阜陽)任知府時,結識東關很有名氣的文人白老先生,兩人談話甚是投機,話題除了詩詞歌賦外,還有一個共同愛好就是美食條——想當年兩人吃遍潁州大地,那真是把潁州能登大雅之堂的名菜,和民間小吃,能說上來的和說不上來的全吃遍了。這一天東坡先生雅興特高,想將白老先生的軍,就說我來到潁州不到一年,你就帶我把能吃的都吃了一個遍。今天我不想再吃我吃過的東西了,你看著辦吧。這可把白老先生難住了,思來想去覺得確實沒有什麼東坡先生沒吃過的了,於是就讓東坡先生在書房坐著看史書,自己到村裡轉悠去了,不知不覺走到了村裡的粉條加工廠,唉,這粉條東坡先生可是吃了多次了,怎麼辦呢?一拍腦袋有了。於是,白老先生弄來了上等麵粉,按照粉條的加工流程做出了一種形似粉條卻不是一種原料的圓形麵條,放到鍋里煮熟以後,撈出放入涼水中焯一下,放入大碗中,加入芝麻醬、辣椒油豆芽香菜、荊芥等調料,做出了一碗東坡先生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東西端上桌。東坡聞到一股香氣撲鼻,立即食慾大開,即問何物這麼香,使我胃口大開。這一問白老先生也不知怎麼回答是好,只先應允到先擱啦擱啦(阜陽方言:攪拌的意思)再說,東坡先生說原來“格拉條也”,食後東坡大悅,以其為人間美味也。從此以後格拉條店開店開遍潁州大街小巷,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阜陽的格拉條店,無論大店小店總是排隊等候才能吃到。被阜陽市政府命名為名小吃。

做法

揉面

只見面案旁的師傅掄圓了胳膊把一團白麵又揣又揉個不亦樂乎,冷不防“啪”地將那面翻個身,繼續再揉再揣,雪白的面在師傅的或古銅或黧黑的手臂中上下翻飛看起來似乎十分柔軟,其實那是死面、是很硬的(面硬也是做格拉條的講究,面越硬格拉條越香),你別看師傅耍得輕鬆,要換成沒乾慣體力活的我們,不誇張地說,就是跳起來衝著面劑子狠揣一拳,充其量也只能在那上面留一個淺窩而已。

下鍋

待師傅把面揉捏得滿意了,就將它丟進嵌在鐵鍋上方的鐵架子上的一隻鐵桶里蓋好。這桶可不是一般的桶,桶底滿是筷子粗(如今改裝的要細的多)的篩眼兒,桶蓋連著個方向盤,看看鍋底爐火燒得正旺,鍋內面湯洶湧翻滾,師傅一較勁兒將那方向盤旋了起來,方向盤越絞越緊,桶里的壓力越來越大,面就順著桶底的篩眼兒,被壓的流淌出來,直接掉進了鍋里。這是老法子做格拉條的,後來隨著科技的普及,有些格拉條鋪子已經將方向盤換成了千斤頂,而且是用電的,更省力了。

格拉(攪拌)

格拉條在鍋里滾了幾滾,不待爛就撈出來用冷水過涼,反復過幾次,那格拉條便筋道無比,一口咬上去,格拉條可以在嘴裡老實不客氣地給你的牙齒一個彈力。師傅按照顧客所要求的分量把格拉條裝盆(因為格拉條又粗又長,若是用碗的話根本盛不了幾根,只好用盆),從菜鍋里撈幾勺煮熟的芹菜豆角、豆芽等時令蔬菜丟進去,再放芝麻醬、辣醬、撒香菜或荊芥,鹵湯也是要給你加一點的,最後一隻大勺伸到下面的鍋里舀一勺混沌沌稠乎乎的熱面湯往盆里一澆,這一盆五色俱全啥味都有的格拉條便齊了。還有的,受顧客要求,用鹵湯衝一碗“雞蛋湯”(生雞蛋磕在碗里攪散,加蔥花、鹽和味精,再以滾開的面湯一衝即成),那吃起來,就更加有味兒了。

享用

格拉條要是吃得很秀氣,可就不大合適了,經典的吃相是這樣的——先把盆子里的種種物什三下兩下拌勻,夾起一筷子格拉條把格拉條的頭兒放進嘴巴里,不歇氣地吃乾淨,然後抹抹嘴,擦擦腦門上辣出的汗,那個過癮呀!再將鹵湯或者雞蛋湯一口氣喝完,那就OK了。這樣先前急吼吼地吃進去,在肚子里似乎有點倔頭倔腦的彼此之間不是很伏貼的格拉條,用著雞蛋湯一調和,就會感到胃部異常舒服,進而五體通透了。

[!--empirenews.page--]

嘛糊

簡介

嘛糊,是安徽皖北地區的一種小吃,主要流行地區在安徽省太和縣,全國其它地區很少能喝到。

嘛糊是一種用大米粉煮制而成糊狀小吃,大米粉只可煮到7、8成熟,煮過了或沒煮到這個程度都不好喝,單純這樣的嘛糊很難喝,要在做嘛糊的過程中放進去適量的大豆面。這個要有很好的比例,稍微不勻稱口感就不會那麼好。放在一起用攪勻後放在地鍋上加熱做熟。然後在吃的過程中放些咸的大豆、芝麻鹽。

[!--empirenews.page--]

插花牛肉湯

簡介

插花牛肉湯,是安徽阜陽著名的漢族小吃,插花高家牛肉湯起源於清朝道光年間,發展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其原湯採用牛骨、上乘牛肉等原料添加眾多調料,用文火熬制而成,口味純正,回味悠長。

歷史文化

始人為高建才的父親。高建才原是屠戶,以宰牛賣肉為生,由於當時生活水平簡陋,所剩牛肉不易存放,高氏父子想方設法製成了現今的高家牛肉湯。最初只是一口鍋,直徑一米多,上面罩有一口底部鑿空的大缸,一次煮數百斤牛肉,煮十幾個時辰。牛肉出鍋後,湯汁濃郁,香飄十家。湯汁冷卻後即成膏狀,牛肉卻依然保持鮮嫩。由於其工藝獨特,該湯得到當地群眾的認可,贊不絕口,慢慢的形成了一種特色,在當地有了名氣,成了家喻戶曉的名吃,如今不光在插花和阜陽很有知名度,而且傳到了山東、江蘇等地,已漸漸成為黃淮地區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美味佳餚,深受人們的青睞。

做法

精選成年優良黃牛,宰殺、扒皮、破膛、去骨,而後分成四大塊,漂洗乾淨,放入大鍋中加上水烀熟,撈出冷涼後把烀熟的牛肉切成小薄片,放入熱湯中燙熱和燙好的粉絲一同放入碗中,加上熱湯即成成品。

[!--empirenews.page--]

一聞香包子

簡介

一聞香包子是安徽淮北阜陽地區漢族傳統名點。此包蒸熟時散髮一股撲鼻羊肉香味,故名。具有餡嫩帶湯,味美醇,無羶氣的特色。

做法

1.將羊肉洗淨,絞成蓉,放入盆內,加入末、五香粉、精鹽、醬油和清水400克拌勻,再加入芝麻油拌成餡料。

2.將麵粉放在案板上,中間扒窩,放入酵面和清水900克和勻。面發後,加食鹼揉透,搓成條,摘成每個重30克的面劑。

3.取面劑一個,按成扁圓形,包入餡料一份,收口處捏成24道花紋,包頂留指頭大的口,即成包子生坯。如此反復做好,入籠用旺火蒸10分鐘左右即成。

[!--empirenews.page--]

阜陽枕頭饃

簡介

枕頭饃,是阜陽特產之一,又稱阜陽大饃。每個長約1-1.5市尺,寬約0.5-0.8市尺,厚約0.3-0.5市尺,重約2-6斤,堪稱饃中之王。阜陽枕頭饃系選用精細麵粉,精工蒸制而成。饃焦呈金黃色,似油炸一般,厚約半寸,香酥爽口,用快刀切上一片,饃瓣潔白,層層相包,濕潤柔筋,乾而不燥,鬆軟而又耐嚼。由於蒸制前沒有放鹼、發酵粉等物質,存放數日仍不霉不硬,味道依舊。

歷史文化

阜陽大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相傳南宋初年“順昌之戰”(阜陽古時又稱順昌),正值新麥登場,一來為了堅壁清野,二來為了支持宋軍抗金,順昌府百姓使用新麥做成大饃帶入城內,宋軍每日發一個,餓時削一片充飢,困時枕頭而臥,因此又稱枕頭饃。

[!--empirenews.page--]

粉雞

簡介

粉雞,是安徽阜陽經典的漢族傳統小吃,特色是淡黃油亮, 外表軟綿,裡邊粉色紅嫩。品一口微辣略嘛的粉雞,讓人回味無窮。粉雞有兩種,一種是炸粉雞,一種是煮粉雞,是安徽地區雞肉分類美食的一面旗幟,而且“粉雞湯”堪稱物美價廉百姓皆知的美食。

歷史文化

有人還作詩以記之:“饊子麻葉格拉條,淡咸馬糊枕頭饃,粉雞撒(音sa)湯刀削麵,咸饃鍋帖面魚茶”,被不少人詼諧地稱為“阜陽十二地道小吃”。而叫得最響、最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當數物美價廉的“粉雞湯”。

做法

選用上好的雞脯肉,切成條狀。加入鹽。也可以打一個雞蛋清,和紅芋澱粉,充分摔打揉搓,讓肉和澱粉充分粘和,放半個小時。旺火把雞湯煮沸,雞肉分開放入鍋內,輕輕攪拌,把旺火改為慢火煮十分鐘即可。加入適量的鹽、雞精、胡椒、香菜,點入香油就可以了。如果想做炸粉雞把雞湯改為油炸,然後把粉雞放入雞湯煮沸,放入作料同上即可。

[!--empirenews.page--]

阜陽皮絲

簡介

皮絲,是阜陽的特產,又稱春祥皮絲,系新鮮豬皮經十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外觀金黃途亮,薄如蟬翼,食之滑而不膩,味美絕倫。上等的皮絲經高級廚師烹調後,則成為招待客人的宴賓名菜,一般不可多得。阜陽皮絲

阜陽市潁泉區周棚辦事處一帶皮絲加工已有40多年的歷史,最高峰時有100多家從事皮絲加工的農戶,產品遠銷河南、山東等10多個省市。

歷史文化

皮絲於明朝末年開始生產,相傳系古蓼城(今河南省固始縣寥城崗)滿堂春菜館的掌櫃創制。清代咸豐年間,祖籍固始的巡撫吳元炳曾以鄉土特產進奉朝廷,頗受帝王后妃青睞。

抗日戰爭前,阜陽城內鼓樓西面有一個“國民飯店”,因名廚掌勺,不僅生意紅火,而且名聲遠播。凡到阜陽的人,必先進去小坐,以飽口福。飯店有位股東名叫劉春祥,由於經常到三河尖鎮採購貨物,與製作皮絲出名的顧某相識,天長日久也知其一點皮絲的製作方法,由於當時顧某技術不外傳,劉春祥便回家進行試制,經多次實踐後終於成功。從此以後,劉春祥的皮絲製作獨樹一幟,並很快在阜陽城傳開,其質量和色澤也不斷地提高和改進。

[!--empirenews.page--]

方集饊子

簡介

饊子是用白麵為原料,稍加鹽和調料,搓成細條(越細說明手藝越好),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酥脆可口。阜南方集饊子純手工製作,原料採制淮河洪窪地區,天然綠色。其條勻細,中含芝麻,脆而酥,大嚼一口,香滿齒頰,再嚼一口,余香入懷,三日不絕。坐落在安徽洪河岸邊的阜南方集,祖輩們留傳炸饊子的傳統手藝,炸出的饊子,細若發絲,香酥可口,遠近聞名。

歷史文化

方集鎮地處淮河支流洪河窪地,安徽省與河南省交界處,保留著沿淮最純樸民風民俗和最原始的淮河風光。千里窪地,一馬平川,沒有城市的喧嘩,沒有濃煙滾滾工廠。方集古街道,古色古香,曲折細長,街兩邊保留著城市已經沒有的商鋪、店面。走方集老街上,你會看到圓圓蘿筐,筐內盛滿金黃色的饊子;你會聽到賣饊者獨特吆喝叫賣聲;濃濃的饊香隨風飄散,沁人心脾。每逢集市,賣饊者多聚集在集市一角,或設攤賣饊,或現炸現賣,讓你滿載而歸。

[!--empirenews.page--]

田三卷饃

簡介

田三卷饃,安徽阜陽著名的的漢族小吃,大口咬下去,軟嫩的饃皮,清爽的豆芽菜,筋道的麵筋,加上雞蛋香腸,獨特的味道這就是阜陽田三卷饃。

四個薄軟的圓形外皮,攤好疊放在一起,從蒸汽火鍋里撈出煮好的味道鮮咸,帶點滷味又不是很種口味的菜:豆芽,黃瓜,麵筋放如皮上,捲起.另外你也可以自選加入雞蛋,香腸和調味料:辣椒醬和香菜。一起捲入饃皮中,一個味道不錯的田三卷饃就是它了。

歷史文化

田三卷膜在阜陽當地早期稱之為粉子饃,也有叫卷膜的。在早期,不論是鄉村集市、或者學校附近,乃至街角路口,都有賣粉子饃的流動攤點,雖然攤點很多,但味道都很好,生意也都很好。後來一位叫田三的阜陽人,早期也是以及太和板面一家賣粉子饃的流動攤點,但他很用商業頭腦,註冊了田三卷饃這一品牌,並把粉子饃發揚光大。久而久之,田三卷饃的名氣超越了早期稱之為的粉子饃,所以現在人大多人只知田三卷饃而不知粉子饃,其實田三卷膜就是粉子饃的一個品牌。如今,田三卷饃和阜陽格拉條以及板面等食品構成了阜陽地區特有的美食文化。

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