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做菜網!

淮安小吃大全_淮安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 愛料理 編輯:愛料理 訪問手機版

淮安古名:清河、清江浦、淮陰等, 秦時置縣,境內有著名“青蓮崗文化”遺址。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與揚州、蘇州、杭州並稱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有“中國運河之都”的美譽。

淮安與揚州為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淮揚菜與魯菜川菜粵菜並稱為中國四大菜系。

主要特色小吃有:金湖螃蟹、漣水捆蹄、漣水荷、燉家野、平橋豆腐、軟兜長魚、糖鯉魚、拆骨掌翅、塗溝甲魚火腿扒魚肚、拆燴魚頭、紅燒魚籽魚泡蝦米扒蒲菜、淮揚獅子頭、淮安菜、博里羊肉、紅燒鯰魚、高溝捆蹄、淮餃、欽工肉圓、曹家小刀面、玉米山芋

拆骨掌翅

簡介

拆骨掌翅,是江蘇淮陰的漢族傳統名菜,以雞爪雞翅熟制後去骨再澆上鮮香鹵汁而成。其特點是:選料講究、製作精細、形態完整無骨,掌脆、翅肥,清爽鮮香,為下酒佳餚。

做法

雞腳、雞翅膀各300克。

香菜葉10克,紹酒25克、醬油25克、香醋10克、白糖7.5克、味精2克、麻油25克。

將雞腳斬去爪尖,與雞翅一齊放入沸水中燙一下,撈出洗淨,放入鍋中,加清水、紹酒燒沸後,移小火燜30分鐘至熟,撈入冷開水中冷卻,剔去腳骨、翅骨,然後理齊,切成段,整齊裝盤,盤邊放香菜,將醬油、香醋、白糖、味精一起放入碗中調勻,澆在腳、翅上,淋麻油即成。

[!--empirenews.page--]

淮餃

簡介

淮餃,俗稱“餛鈍”是淮安最具代表性的點心之一。淮餃可煮,可拌,可炸,屬稱“淮餃三吃”。

淮餃,皮薄似紙。制餡時需將豬肉剔盡筋質,拍打成肉燕,拌以韭黃,輔以蔥、汁調劑,採用滾、卷、抽、捏等手法成型。鮮美滑爽。隔皮可眏字,點火即燃。

[!--empirenews.page--]

平橋豆腐

簡介

平橋豆腐,是江蘇淮安的一道漢族名菜,屬於蘇菜-淮揚菜。選用內脂豆腐,將其切成一致的菱形小塊,配以雞肉丁、香菇丁、香菜沫,用鯽魚腦起鮮,因其起鍋時淋了一層明油看似不冒熱氣,其實很燙,一定要小心慢用。平橋豆腐經濟實惠,美味可口,食而不膩,清素入肺。

平橋豆腐,肉質細嫩,清香爽滑,口味鮮咸。豆腐鮮嫩油潤,湯汁醇厚,油封湯麵,入口滾燙。豆腐片潔白細嫩,輔以雞汁海鮮,味美湯濃,深受食者喜愛。

歷史文化

平橋豆腐是提及這菜的來歷,還與乾隆南巡有關。平橋是隸屬淮安的一座古鎮,瀕臨京杭大運河的東岸,古色古香的街道,加上淳樸敦厚的鄉風民俗,使這裡很自然地成為了富有情趣、令人嚮往的地方。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時,乘龍舟路經這裡。當時有位名叫林百萬的大財主,認為這是天賜良機,是討好皇上的大好時機,於是他依仗自己擁有百萬家產,令人在淮安至平橋鎮四十多里的路上,張燈結彩,鋪設羅緞,硬是把皇上接到了家裡。

林百萬是個很有心計的財主,早在接駕之前,他就派人探聽到皇上的飲食口味,所以他命家廚用鯽魚腦子加老母雞原汁燴當地的特色豆腐款待乾隆。乾隆雖然嘗遍山珍海味,可是他何曾品味過如此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呢?因此他品嘗以後,連連稱好。接駕以後,鮮美可口的平橋豆腐便不脛而走,從此譽滿江淮,成為淮揚菜系里的傳統名菜。平橋豆腐雖然名氣甚大,但是它的製作方法並不複雜。燴制時,用原汁雞湯,加上鯽魚腦和蟹黃、豬油、蔥、姜等佐料,煮沸後,將去鹵的精豆腐片和熟肉丁、蝦米、少許醬油一起放進鍋里。燒開之後,用菱粉勾芡,再加少許味精便可起鍋了。若要增加香味,還可稍加一點麻油或胡椒粉。判別是否是平橋豆腐,除了上述的輔佐料以外,關鍵在於豆腐的刀工。平橋豆腐的碎片,就像瓜子一般,切得越薄,越顯出功夫,同時也越入味。

做法

原料

豆腐(南) 300克。

海參(水浸) 50克蝦米25克雞胸脯肉50克蘑菇(鮮蘑) 25克干貝25克青蒜15克。

大蔥 15克 姜 10克 料酒 20克 鹽 10克 味精 3克 澱粉(玉米) 25克 香油 15克 各適量。

操作

1.將整塊豆腐放入冷水鍋中煮至微沸;

2.以去除豆腥黃漿水,撈出後片成雀舌形,放入熱雞湯中,反復套過兩次;

3.雞脯肉、蘑菇、海參均切成豆腐大小的片;

4.蝦米洗淨,用溫水泡透;

5.干貝洗淨,去除老筋,入碗內;

6.加蔥姜、紹酒、水,上籠透取出;

7.炒鍋上火燒熱,放油,投入配料、高湯、干貝汁、燒沸;

8.將豆腐撈入鍋中,加精鹽、紹酒、味、精,沸後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麻油盛入碗中;

9.撤上青蒜末即成。

小貼士

平橋豆腐的燴制十分考究:先選擇鹽滷點漿的細嫩豆腐放在冷水鍋里煮透,取出後略微壓一壓,去掉水分,再切成瓜子大小的薄薄碎片,然後浸放在清水中備用。燴制時,將雞湯或肉湯放入鍋內,佐以豬油、蔥姜、鯽魚腦、蟹黃等配料,煮沸後,將豆腐片、熟肉丁、蝦米等放進湯內,再煮沸,加以適量豆粉和少許味精便可食用了。如放點小磨麻油、胡椒粉之類,其味道更加香美。

[!--empirenews.page--]

拆燴魚頭

簡介

拆燴魚頭,是一道江蘇省的漢族傳統名菜,色澤金黃,魚頭肉質肥嫩,味鮮香濃。

做法

原料:鰱魚頭一個(重約2.5公斤為宜)、熟大油50克、鹽、味精各10克、蔥50克、姜25克、料酒100克、濕澱粉5克、濃湯500克。

制法:

1)將鰱魚頭一劈兩半,掏去兩鰓後洗淨,放入炒鍋內,加入清水、料酒、12克姜、25克蔥,先用旺火燒開後,改小火燜至能拆取魚骨時撈出;而後拆去魚頭骨(注意保持原形整齊),為除去腥味,用溫水漂洗幾次;

2)將炒鍋燒熱放入熟大油,蔥(25克)姜(13克),炸香後取出,加入濃湯、魚頭肉、料酒鹽,用小火燴10分鐘左右,然後用濕澱粉勾芡;再改為大火將湯收濃,撒入胡椒粉即成。

[!--empirenews.page--]

十三香龍蝦

簡介

十三香龍蝦,又稱盱眙龍蝦,是江蘇盱眙經典菜。此菜味道獨特,具有麻、辣、鮮、香的特點,盱眙龍蝦之所以有名,是與它的烹制方法有很大的關係,首先它的配料是獨一無二的,即十三香(數十種中草藥組成),烹飪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炒,一種是炸。

做法

生薑切片,大蔥切段,蒜切片,青椒一個切小片,洋蔥小半個切片。花椒一勺,辣椒十二個,(外加香料配料是茴香子,桂皮八角香葉適量,小半碗,枸杞子兩勺。

將上述調料倒進油鍋翻炒出香味,倒進生抽,加冰糖,水,兩勺子醋,然後倒入大量十三香粉和花椒粉,還有海鮮醬。(味道一定要重才行),燒開後倒入龍蝦,煮開三分鐘後,倒入少許麻油,再切三個青椒拌進去,然後悶燒至入味(多燒幾次就能把握時間了)。最後生粉勾芡。

[!--empirenews.page--]

熗虎尾

簡介

熗虎尾,是揚州、淮陰地區的一款傳統名菜。它是用鱔魚尾背一段淨肉,經開水稍汆加濃計調味拌制而成,因其形似虎尾,故名。鱔魚通稱黃鱔,我國自古以來一直將它列為魚中上品,因其含有豐富的營養,具有補五臟、療虛損的功效,歷代一些著名中醫常用以治病補身。在夏季食用功效更顯著,曾有“小暑黃鱔賽人參”之說。用黃鱔製作菜餚,據說始於漢朝,到唐宋以後,較為盛行。江蘇淮揚地區較早開始製作鱔魚菜餚,烹調經驗豐富,許多中外顧客在當地品嘗這道歷史名菜後,對其滋味之鮮美,均贊不絕口。

做法

活小黃鱔 1000克 大蒜 25克

香菜 50克 香油 50克

咪精 10克 上等醬油 50克

鎮江香醋 25克 胡椒粉 2.5克

雞清湯 50克 精鹽 10克

蔥 10克 姜 10克

做法:

1.取鐵鍋(或鋁桶)一個,倒入清水,上火燒開,加入蔥、姜(拍松)、精鹽、米醋15克,將鱔魚全部下鍋,蓋嚴,以防鱔魚躥出,待燙死後,揭開鍋蓋,用手勺將鱔魚輕輕地攪動,以除鱔魚身上的粘液,再衝入一些涼水,轉至微火上略燒片刻,撈出鱔魚,用清水沖洗乾淨。然後,將鱔魚逐條放在案板上,左手捏住頭,右手持竹刀從鱔魚的鰓部插進,划至肛門處,再用竹刀貼脊背骨插入一半深,划至尾部,隨手將魚翻身,划下三稜骨,去掉內臟,將魚肉以尾為齊碼好,用刀在離鱔魚尾7.5釐米處齊刀切下,整齊地放在盤內(此菜只選用鱔魚尾)。

2.取小調料碗一個,內放雞清湯、味精、上等醬油、鎮江香醋10克、胡椒粉,用筷子調勻成汁液,將大蒜洗淨後切成細米,香菜擇洗乾淨後,消毒備用。

3.取鍋上火,倒入清水燒開,下入鱔尾肉燙透,撈出控乾水分,整齊地碼在盤內,澆上已對好的汁液,中間放上蒜末,另取小鍋上火,倒入香油,燒至八成熱,澆在蒜末上,香菜圍於盤邊,即可上席。

貼士:

1.氽燙鱔魚放鹽是使鱔魚肉不裂開,放米醋是使鱔魚肉發松、發亮,並有除腥味的作用,根據多年的實踐,一般5公斤活鱔魚放50克鹽、100克米醋。

2.划鱔魚有單背和雙背之分,划單背,即在划脊背骨時,每刀必划到底。划雙背,即在划脊骨時,一刀不划到底,而是最後一刀划到底,使脊背肉兩側連住成條狀。

[!--empirenews.page--]

淮陰雞粥蒲菜

簡介

淮陰雞粥蒲菜,是江蘇淮陰地區漢族名菜。蒲菜,也稱“深蒲”、“蒲白”,俗稱草芽,為香蒲的嫩莖。以古城淮安西南隅“天妃宮”所產之蒲菜為最肥美。它出自污泥,卻潔白如玉,肥嫩清香,有“天下第一筍”之美稱。蒲菜盛產於春夏兩季,而最大莫過於春末夏初。

歷史文化

據傳南宋初年,抗金女英雄梁紅玉與丈夫韓世忠鎮守淮安時,因軍糧接濟不上,用它代食充飢,故名“抗金菜”。後經歷代廚師的不斷實踐總結,使時令蒲菜菜餚為兩淮筵席的上品,其中尤為雞粥蒲菜為佼佼者,其製作工藝較複雜。

做法

原料:

精選蒲菜150克、生雞脯肉150克、豬肥膘肉75克、雞蛋清3只、雞清湯1000克、火腿末、蔥姜汁、紹酒、精鹽、味精、濕澱粉、大米粉、熟豬油各少許。

製作工藝:

1、雞脯肉、肥膘肉初加工斬至細。

2、蒲菜焯火洗淨,切成丁。

3、雞茸加濕澱粉、大米粉,用雞清湯250克稀釋後,用紗布過濾,去殘渣,加雞蛋清、精鹽、蔥姜汁、紹酒攪和,成稀糊狀。

4、炒鍋上火燒熱,用熟豬油滑鍋,加雞清湯750克燒沸,徐徐倒入雞粥糊用手勺不斷攪動至粘稠。再放入蒲菜丁、加熟豬油、精鹽、味精,繼續攪拌,淋明油,裝入湯碗,撒上火腿末即成。

[!--empirenews.page--]

漣水雞

簡介

漣水雞糕,是漣水地區漢族糕類特產。雞糕細嫩,造形雅致,營養豐富,深受老人喜愛。製作雞糕是以雞胸脯肉為主料,配之以適量的鮮蝦仁、雞蛋、山藥、豆粉、蔥姜汁等輔料,加上十多種調味品製作而成

雞糕又叫“素雞”,不僅與乾隆皇帝的傳說有關,還取其口味清雅、色澤鮮明。又因為它粉嫩如酥,細膩上口,人們還稱之為酥雞。作為漣水城鄉獨創的傳統名菜,它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每逢過年過節,各地朋友紛紛來漣,以一嘗漣水雞糕為幸,特別是漣水的海外遊子們,不惜迢迢千里,或返鄉,或捎信,以“食之為幸”,大有“鱸魚堪膾”之奇情。80年代中期,客居台灣的漣水籍名人顧祝同曾托人回家鄉捎兩樣特產,其中之一就是漣水雞糕。

歷史文化

“漣水三件寶,曲酒捆蹄加雞糕”,這是遠近人們對漣水飲食文化的概括和評價。提起漣水雞糕,還有一個故事呢。相傳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漣水時,飢腸轆轆,竟問有無素雞可吃。這雞本來就屬葷,天下哪來的素雞?可偏偏漣水城有位姓姚的師傅絞盡腦汁,真的做出一盤晶瑩透明,粉嫩如酥的“素雞”,吃得皇帝老子頭上都冒出蒸汽來,一邊贊不絕口,一邊大談其‘與民同素’的好處,漣水雞糕從此出了名。  

做法

製作雞糕是以雞胸脯肉為主料,配之以適量的鮮蝦仁、雞蛋、山藥、豆粉、蔥姜汁等輔料,加上十多種調味品製作而成,其主要工序是把雞胸脯肉與噘魚肉放在清水里浸泡去掉水,使之潔白如玉,然後撈起晾乾斬成肉泥把雞蛋清放在肉泥里,再把撲碎的山藥,鮮蝦仁與鮮粉及調味品一起放人,充分攪拌使之均勻,成為粘性較強的白色糊狀,按一寸左右的厚度推在籠上備蒸。將蛋黃放人備留的少許肉湖內攪拌,成為黃色糊狀,再均勻地攤在籠中的肉糊上面,小火蒸熟,取出冷卻後即成雞糕。切成半尺見方的塊子備用,待到做菜時,再用刀將塊子切成薄而透明的片子,開水下鍋,一滾即盛盤,你就可以品嘗到名聞遐邇的美味佳餚了。 

漣水雞糕在配料、用刀、拌工、火工上都十分考究,放多少雞肉、雞蛋、豆粉、山藥等輔料以及調味品的比例全在師傅的掌握之中,不能用昔油,不能直接放蔥姜汁,否則,將影響雞糕的色澤與細度。刀工是-糕的關鍵,主輔料斬得越細越好,做好的雞糕口感就越嫩越豐富。至於用火,大小緩急以及用什麼燃料,都對雞糕的質量有所影響,其中奧妙不一而足。  

漣水雞糕的特點是嫩、細、素、鮮、明,它色澤黃白相間,晶瑩透明,味道鮮美,營養精良,清爽雅淡,細膩如膏,嫩而不化鮮而不散。它的吃法多種多樣,既可當主菜,又可為配料;既可燒、扣,又可炒還可以做、;既可切成片、丁,又可剖成條塊,花色繁多燴,不拘一格。燒雞糕的時候先將青萊、竹筍、烏賊、針菇等輔料烹制好,再將片狀雞糕放人,盛盤時將雞糕一片片平放於中間成.椎狀浮沒在湯汁中,邊上點綴著各色箱菜,吃起來層層盛絕,街上面下,別有情趣。扣碗是把雞錢切成片狀整齊地經括在盆中,看上去滿眼全黃,吃起來片片翻白,由邊及里。層層疊進.使人的感受達到飽和狀態。而切成小丁和蘑菇等一起炒三鮮或者做成羹湯,味道同樣“好極了”。

[!--empirenews.page--]

漣水捆蹄

簡介

捆蹄,是漣水縣的特產,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相傳在清朝道光年問,這裡市場活躍,商家交往頻繁,高溝鎮熏燒師傅鄭雲福兄弟為了給客人多添一樣下酒菜,便精制了捆蹄。當時,鎮上只有四家能生產供應。捆蹄的主要成分,是肥豬蹄膀上瘦肉,配料講究,製作精細。從開始到結束,要經過10多道工序捆蹄成品,色澤醬紅,鮮嫩可口,咸辣香甜,食時細嚼慢品,回味無窮。稱得上三餐美味,四時佳餚。

做法

捆蹄以精選的豬蹄膀瘦肉、乾的豬小腸衣為主料,配以桂皮、丁香、八角、花椒、茴香、肉果、甘草、橙皮、砂蔻、豆仁、火硝、黃酒、冰糖、精鹽、味精、蔥姜、麻油、醬油等18種輔料,精心制怍而成。其工序大體是先將新鮮的蹄膀瘦肉洗乾淨,切成長條,再將配料按一定比例配備並搗碎,撤在切好的肉片上,攪拌均勻。然後,放進醬油里浸泡數小時,撈起來用剪開的乾小腸衣分別裹成網柱狀.用繩子(草繩最好),密密捆緊,再放回原湯里煮熟,捆蹄就做成了。做成的捆蹄每個重約400~500克,長約l8~20釐米,直徑4釐米左右。

食用方法是用快刀將捆蹄橫斷切成薄片,扣於盤中,作為冷盤。或採用其它方法亦可。其色澤醬紅,層次分明,香醇味美,口感豐富,食之不膩,是下酒的好菜。

[!--empirenews.page--]

爆烏花

簡介

爆烏花,漢族名菜,屬淮揚菜系,以烏賊魚炒制而成,口味鮮嫩。將鮮墨魚洗淨,取其肉片,剞成交叉花刀塊,放入開水中氽一下,瀝淨水待用;花生油旺火燒至六成熟,投入蔥末、薑末、蒜末炸香後放入烏花、玉蘭片、木耳青豆、香菜,加入料酒、白糖、味精、精鹽,用濕澱粉勾芡,裝盤後撒上胡椒粉即可。

做法

原料:鮮墨魚肉500克、水發玉蘭筍片25克、木耳、青豆、蔥末、薑末、蒜末各5克、香菜15克、大蒜末3克、紹酒5克、白糖、味精、胡椒粉各1克,水淀粉5克,花生油60克。

制法:

1)鮮墨魚洗淨,切成荔枝花刀塊焯水瀝乾;

2)花生油燒至6成熱,投入蔥末、薑末、蒜末煸香;

3)再放入烏花、玉蘭片、木耳、青豆、香菜及調料勾芡,裝盤後撒上胡椒粉即成。

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