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中華民族的三大始祖黃帝、炎帝和蚩尤就在這裡由徵戰到融合,開創了中華文明史。河北地處華北平原北部,環抱京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風俗孕育了璀璨的飲食文化。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河北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吃。河北小吃的特點是選料廣泛,口味多樣,以咸鮮、清香為主,烹調方法也各具特色。
河間驢肉火燒
簡介
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驢肉肉質紅嫩、口感勁道,比牛肉的纖維要細,口感更好,沒有豬肉的肥膩,也沒有羊肉的羶味,所以說驢肉是走獸肉的上品的確不為過。
歷史文化
河間市地處廣闊的華北平原中部。古代曾為河間國,漢代封河間王,是為諸侯,後又設府,地處京南交通要道,明代以後,為通往南方各地的“御路”,相傳道路的寬度為“十八弓”。成為南北通衢大路,俗稱京南第一府。因此,南北風味的各種飲食文化均在這裡有所發展,尤其是清末時期,宮內太監,多出於河間一帶,清朝沒落,宮中烹飪高手御膳房太監回到家鄉,流於民間,靠手藝吃飯。因此有話流傳說:“要吃飯,河間轉” ,“天上龍肉,地上驢肉” 自從最後兩只龍在夏朝被人吃了一條、死了一條以後,就只有屠龍術流傳下來了,而驢則在千百年間,繁衍生息,讓人吃也吃不完。堪稱第一人間至味。驢肉的美味,古人早已受用。宋朝學士宋祁路過洛陽,在友人處盤桓數日,詩酒唱和之余,大食驢肉,最後竟吃紅了眼,竟將代步的驢也殺來食之。
據有河間獨特風味的“大火燒夾驢肉”。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的傳說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來到河間,一書生“殺驢煮秫”招待李隆基,他吃後連說:好吃好吃;清代乾隆下江南,從河間路過,錯過住處在民間吃飯,主人只好把剩餅拿來夾上驢肉放在大鍋里煲熱,乾隆吃後連連稱贊美味可口。經過數代流傳才形成這樣一種形狀(還有一種是圓形的)和風味。河間有句俗語叫:“常趕集還怕看不見賣大火燒的”,這也就是說大火燒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大家對這種食品的喜愛。
[!--empirenews.page--]金鳳扒雞
簡介
金鳳扒雞,是石家莊歷史悠久的特色美食,最早始於1908年,採用獨特的製作工藝,用蜂蜜對雞進行上色炸制,並用中藥秘方老湯煮制.具有一定的藥理功效和保健作用。
歷史文化
“金鳳扒雞”最早始於1908年,當時一對叫做馬洪昌的回民夫婦在石家莊大橋街開了一家馬家雞鋪,他們採用獨特的製作工藝,用蜂蜜對雞進行上色炸制,並用中藥秘方老湯煮制,做出來的扒雞風味獨特。雖然當時的店鋪很小,但生意格外興隆,每當熱氣騰騰的扒雞出鍋之後,店內店外總是擠滿了顧客。因為每天供不應求,去晚了的顧客還常常買不到。
“當時還只是叫大橋街馬家雞,店面也被稱做大橋街扒雞店。”據金鳳扒雞傳人介紹,製作扒雞的輔料由十八味香辛料組成,而這十八味輔料均具有雙重性,既是香辛料又是中草藥,在《本草綱目》中都有其名,因此具有一定的藥理功效和保健作用。“雖幾經變化,但直到現在還是沿用百年老湯,每天清湯,將浮油和陳渣去除,加續新料。配方屬秘方,過去一直是單傳,清除來的渣子都要用火燒掉。即使是現在,配方也只有個別人知道,製作時由專人負責配料,其他人回避。”
[!--empirenews.page--]香河肉餅
簡介
香河肉餅是河北省香河縣特產。其特點:皮薄,肉厚,油旺旺的,吃起來面質軟和,肉鮮細嫩,符合北方人的吃喝習慣,咬得實實在在,細品且韻味悠長,既可當菜,也可做主食。
歷史文化
香河肉餅截止到現在有兩百多年的歷史。然而,其前身卻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突厥餅。據說當時游走於我國北方草原大漠的遊牧民族---突厥族,因為牛羊肉非常充足,麵食稀少,所以來客人了,請他們吃麵食,就是一種相當高的優待。
因此,在平時招待客人時,主人都會專門做成皮兒特別薄的肉餡餅,以表示自己的熱情好客。後來,這種制餅的方法流傳到了同樣是古代少數民族聚居的回鶻及回回地區。
在明初,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時,就有大批回族人被遷移到北京東部河北香河一帶。在移民香河的回族中,有個姓哈的人家搬過來不久,就開了家小飯店,並且取名“哈家店”。隨之而來的自然還有他祖傳的制餅技術。
後來,經過上百年的傳承、研究、改進,哈老闆及其子孫創造出了風味獨特的香河肉餅。
但是,這香河肉餅能夠迅速傳遍全國,不僅與“哈家店”老闆的技術有關,更重要的是還有曾經吃過並且不吝溢美之詞的乾隆皇帝的推動。
因為哈老闆把肉餅的形狀味道發展到最佳狀態,並且有人稱其製作技術已經爐火純青,所以引得喜歡微服私訪的乾隆也趕來了。
1770年的一天,閒來無事,乾隆帶著劉羅鍋到了香河,想了半天也沒想出該吃點什麼來。
突然,在路邊,他們看見了“哈家店”香河肉餅的牌子,於是頓時想起,來香河,能不嘗嘗他們的肉餅嗎?於是,二人挪步進去,直接就要香河肉餅。
少頃,跑堂的就端來了肉餅。而剛咬一口香河肉餅,乾隆就呆了,原來人間競有如此美味。剛吃完,乾隆就高興地要把自己的墨寶留下來。
這首小詩是這樣寫的:“香河有奇餅,老嫗技藝新,此店一餐畢,忘卻天下珍。”
就這樣,因為乾隆皇帝的稱贊,本來就小有名氣的香河肉餅更是載譽全國,名揚天下。又因為香河在北京的東面,所以許多北京人又管香河肉餅叫京東肉餅。
做法
這種餅好吃,是因面少,肉多。一張大餅是用一斤面、二斤肉、一斤大蔥烙成的,直徑二尺左右。無論從和面到制餡都極為講究。面,要和得不冷不熱不軟不硬,揉起來光滑柔軟,擀起來得心應手,皮兒薄如紙且有彈性。那肉餡,或是牛肉或是羊肉,經過刀口剁、刀背砸,形成肉泥,放入蔥姜蒜香精等多種拌餡調料,然後用香油攪拌。所以香河肉餅是完整綿密的三大層———兩層紙樣的薄皮兒夾著一層整體餅狀的肉餡,絲絮般均勻,無一斷缺處。就見廚師在平鍋里一轉一翻,面皮兒焦黃,漸成圓球。偌大的肉餅無一漏餡漏氣之處。然後刷上油,那紙樣的面皮兒被油浸成半透明狀,幾見肉餡,出鍋後,就成了顏色焦黃、外酥里嫩、油而不膩、香醇可口的香河肉餅。
[!--empirenews.page--]石家莊回民扒雞
簡介
石家莊回民扒雞:其通體呈金黃色,外型美觀,料味深入,醇香濃郁,不易變質,雞肉極爛,但不抖則不散。其生產歷史約近半個世紀。早在1933年,回民馬鴻昌在石家莊開辦“紅順利”小店經營五香燒雞,較有名氣。50年代又吸取地方扒雞烹炸技術,改制為扒雞。
歷史文化
早在1933年,回民馬鴻昌夫婦在石家莊開辦“紅順利小店”,經營五香燒雞,聞名華北。50年代該店廣取博採外地扒雞的烹炸技術,將五香燒雞改製成扒雞,取名“馬家雞鋪”扒雞。此種扒雞現由中山路食品商店扒雞加工廠根據傳統工藝生產。
[!--empirenews.page--]回記綠豆糕
簡介
回記綠豆糕是秦皇島山海關特有小吃,入口即化,口感細膩,深受當地人及遊客歡迎。
歷史文化
清真回記糕點部始建於1945年,因初創人是回民,又姓回而稱"回記"半個多世紀來,用地產綠豆以及白糖,按祖傳秘方的調制生產出口味醇正的產品,深受市民以及周邊地區群眾的歡迎。
[!--empirenews.page--]馬家滷雞
簡介
馬家滷雞,是河北省正定縣馬家老雞店的特色產品,是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始創於清朝初年,1981年馬家滷雞與浙江金華火腿、北京蘇式叉燒肉、南京板鴨等禽類肉食品齊名,被評為全國33個優質產品之一。
馬家老雞店滷雞的系列產品,包括滷雞、鹵雞胗、鹵雞爪、鹵雞翅、鹵翅根,配方獨特,色香味俱佳,產品選用鮮嫩活雞遵循伊斯蘭教規,由清真寺掌教屠宰並經衛生動檢部門檢疫合格,使用多種名貴肉料、碘鹽、陳年老湯、精細配料,用傳統工藝精制而成。
歷史文化
1869年因躲避戰亂,馬家滷雞的傳人馬洛發將馬家滷雞從直隸祁州(現河北省安國市)搬到了正定。
1901年12月31日,因八國聯軍進犯北京而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后及光緒皇帝還京途中,駐蹕正定。在正定期間,遍嘗了各色風味名吃。其中對百年老字號馬家滷雞贊不絕口,稱其香、鮮、嫩,對味又好吃。
馬家滷雞世代傳承,到了第六代傳人馬學中時代,既保持了傳統工藝,又自主創新了滷雞翅、滷雞爪、滷雞胗等系列產品,並採用先進的滅菌及真空多層復合保鮮工藝,開發出系列軟包裝產品,能長期保持色、香、味、型不變,方便保存、運輸和外銷。
做法
馬家是回民,對選料特別講究,一律採用鮮嫩活雞,在如今籠養雞為主流時則盡量採用山區散養雞。屠宰嚴格按伊斯蘭教規,並經衛生、動檢部門檢疫合格後方可入選。鹵煮之前,將雞洗淨,一翅插入口腔,使頭部彎回,另一翅折疊,兩腿別起,爪入膛內,呈琵琶狀。然後放入百年老湯中,配以丁香、沙仁、豆蔻、白芷等名貴肉料、碘鹽,以及花椒、大料、小茴香等調味佐料。在煮雞時按雞齡長短定火候。煮好的滷雞黃里透紅、顏色鮮亮,雞皮油光平展,不破皮、不脫骨、不塞牙、不膩口,久食不厭,老幼皆喜。
[!--empirenews.page--]承德驢打滾
簡介
承德地區盛產黍米,承德叫黃米,性粘。“驢打滾”就是用黍米做成的一種大眾化小吃,在承德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驢打滾”是用黃米夾餡捲成的長卷,因卷下鋪黃豆面,吃時將長卷滾上豆面,樣子頗似驢兒打滾,因此得名。
“驢打滾”的原料有大黃米面、黃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它的製作分為制坯、和餡、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驢打滾”外層粘滿豆面,呈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別具風味,是老少皆宜的傳統風味小吃。-
歷史文化
“驢打滾”以黃豆面為其主要原料,故也稱豆面糕。但為什麼又稱“驢打滾”呢?應該是一種形象比喻,制得後放在黃豆面中滾一下,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燕都小食品雜詠》中就說:“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里埋。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還說:“黃豆粘米,蒸熟,裹以紅糖水餡,滾於炒豆面中,置盤上售之,取名‘驢打滾’真不可思議之稱也。”可見“驢打滾”的叫法已約定俗成。如今,很多人只知雅號俗稱,不知其正名了。現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應,但大多數已不用黃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滾黃豆粉面,其顏色仍為黃色。
做法
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製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面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捲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製作時要求餡卷得均勻,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empirenews.page--]西河肉糕
簡介
西河肉糕,是以石家莊市下面的深澤縣里的一個鎮的名字來命名的,深澤肉糕起源於西河村,創始人是晚清時期西河村的李洛提,俗稱西河肉糕,聞名衡水、保定、任丘、石家莊、天津、北京等20多個縣市,位居深澤“美食三絕”之首。
它的原料用的是紅蓍澱粉,高湯,和各種調料加工而成的,吃起來咸香而不膩。再加上用本地的一種燒餅夾肉糕,就象漢堡包的樣子,本地人稱之為燒餅裹肉,味美價謙。是一種大眾小快餐。
歷史文化
據西河肉糕第三代傳人李喜群介紹,西河肉糕是他的爺爺李洛提發明的,據家譜記載,李洛提出生於晚清1871年,成年後在一富戶的肉坊里打工,年終他得一塊驢肉,由於人多肉少,便將驢肉切成細粒,放入調料,煮熟後加入澱粉成形,切片當肉食用,從此味美可口的西河肉糕便誕生了。李家代代相傳,配方秘而不喧,至今已有五代傳人。
做法
西河肉糕以綠豆、紅薯澱粉為主料,驢肉、驢油、香油為輔料,以多種調味品為佐料。製作方法是將驢肉切成細粒,用煮肉的老湯將澱粉、肉末、油一並調好,放入盆中,加入調料蒸制而成,具有色澤紅亮,香而不膩,老少皆宜的特點,當地人不就任何佐料可一氣吃飽,是宴請賓客必不可少的地方名吃。
[!--empirenews.page--]金毛獅子魚
簡介
產地:中國河北。用鯉魚加工修飾後,炸制而成。色澤金黃,魚絲蓬松形似獅子,酸甜適口。
歷史文化
金毛獅子魚,始於民國初期。最早由石家莊市的中華飯莊名廚袁清芳創制。因成菜色澤金黃,形似獅子,故名。1952年在河北八大城市烹調技術表演賽中,袁烹制的“金毛獅子魚”,獲得了高度評價。該菜是河北參加1983年全國烹飪鑒定會的名菜。
做法
將魚洗淨。從下嘴唇劈開,掰開鰓蓋,將魚身兩面上下交叉批成薄刀片,每片端均與魚身相連,再用剪刀成細絲。蔥、姜、蒜切成米粒,玉蘭片、火腿片切成7釐米長的絲。炒鍋燒熱,下花生油,燒至四成熱,將調好的雞蛋糊均勻地抹在魚身上,下油鍋,邊炸邊抖動,使細絲散開,呈金黃色時撈出,魚腹朝下放在盤中。鍋內留油少許,將蔥末、薑末、蒜末、玉蘭筍和火腿長絲(約7釐米長),加酒、醋、白糖、醬油,燒濃,下濕澱粉勾芡至濃稠,淋上熱油少許,出鍋,澆在魚身上即成。
[!--empirenews.page--]辛集咸驢肉
簡介
辛集咸驢肉,色紅味美,軟而不爛,香而不膩,鮮而不腥。每天下午先把要煮的驢肉放在冷水里浸泡,每小時換一次水,直至水清肉白後放入煮鍋,浸煮十分鐘左右,再換水加花椒、大料、小茴香三味調料大火烹煮,待肉熟後撤火,用石塊兒壓好鍋蓋,然後慢火悶煮一夜,第二天早晨將煮熟的咸驢肉撈出,食時順肉切條,再切成片後即可食用。
特色:選料精全,製作細緻,
歷史文化
據傳在清朝道光年間,辛集市(束鹿縣)佃土營村有一家姓田的屠夫,搬至辛集附近的留雙營經營咸驢肉。現今辛集驢肉尤以王山口郝記驢肉,最為正宗,自1893年至今已逾百年歷史,其第四代傳承人郝威將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相結合,使辛集驢肉風味獨特,揚名周邊各大縣市,慕名而來者不計其數。郝記驢肉多年來一直獨領辛集的驢肉市場,實為辛集一大特產。目前在河北一集西華北路33號有一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