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市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直轄的一個縣級行政單位,位於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北部,石河子市是以農場為依託、以工業為主導、工農結合、城鄉結合、農工商一體化的軍墾新城,以“戈壁明珠”的美譽著稱於世。
特色美食有烤全羊、拉條子、涼皮子、石河子涼皮、油塔子等。
手抓飯
簡介
“抓飯”,維吾爾語叫“波羅”,是維吾爾、烏茲別克等民族兄弟以及中亞國家、俄羅斯聯邦等民族執行賓客的風味食品之一。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的日子里,都必備“抓飯”待客。他們的傳統習慣是先請客人們圍坐在炕上,當中鋪上一塊乾淨餐布。隨後主人一手端盆,一手執壺,請客人逐個淋洗淨手,並遞給乾淨毛巾擦乾。待客人們全部洗淨手坐好後,主人端來幾盤“抓飯”,置餐布上(習慣是二至三人一盤),請客人直接用手從盤中抓吃。故取名為“抓飯”。現在有些家庭接待漢族客人,一般都備有小勺。
歷史文化
關於抓飯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相傳在一千多年前,有個叫阿布艾里.依比西納醫生,在他晚年的時候,身體很虛弱,吃了很多藥也無濟於事,後來他研究了一種飯,進行食療。他選用了牛羊肉、胡蘿蔔、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加水加鹽後小火燜熟。這種飯具有色、味、香俱全的特點,很能引起人們的食慾。於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月後,身體漸漸地恢復了健康,周圍的人都非常驚奇,以為他吃了什麼靈丹妙藥。後來,他把這種“藥方”傳給了大家,一傳十,十傳百,便成為現在的維吾爾族人普遍吃的抓飯了。
這個傳說是否真實,我們且不去考究,但抓飯是一種營養十分豐富的食品,卻是實實在在的。清油、黃油、洋蔥、胡蘿蔔和大米都是含多種維生素的補品,特別是胡蘿蔔被人們稱為“小人參”和“地參”。用這樣的原料做的飯,當然補人了。
做法
主要的原料是用新鮮羊肉,胡蘿蔔、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將羊肉剁成小塊用清油炸,然後再放洋蔥和胡蘿蔔在鍋里炒,並酌情放些鹽加水,等二十分鐘後,再把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鍋內,不要攪動,四十分鐘後,抓飯即熟。做熟的抓飯油亮生輝。味香可口。維吾爾族群眾把抓飯視為上等美餐。
[!--empirenews.page--]拉條子
簡介
拉條子就是新疆拌面的俗稱。製作時不用擀、壓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製成,加入了各種蔬菜和牛羊肉,是新疆各族群眾都喜歡的一種大眾麵食,特別是維吾爾族和回族等民族的拉條子別有一番風味。馳名中外,深受各國人民喜愛。新疆拉條子,實質是陝甘寧地區的拉麵技術和新疆肉食習慣相融合的一個美食用方法。一盤拉條子,菜和面都有了,常吃不膩,經久不餓。吃完乾活也攢勁。
歷史文化
拉條子維吾爾語叫“蘭格曼”,是新疆各族人民非常喜愛的一種美食。其起源有眾種版本,一說來源於山西,是由當年山西駱駝客帶到新疆的。不必過分探究其來源,也不必拘泥於哪種叫法。拉條子是新疆的特色美食。隨著歷史的變遷、時代的發展,通過各民族相互接納、相互學習和相互間的交融,拌面其實早已深深扎根於新疆這片沃土,成為了在國內名氣很大的一種新疆特色美食。
做法
主料:北方白麵,羊肉,皮芽子(洋蔥),西紅柿,時令蔬菜 配料:蔥,姜,蒜,鹽,味精,色拉油,孜然,一盆涼水
製作流程:1.首先是和面,和面的水最好是加了鹽的水,這樣面要好吃點,而且吃起來很筋道。做拉條子的面不能太硬,不然拉不開。而且和好的面上要抹一些油,然後蓋上盆或濕布醒15至20分鐘,將盆或濕布取掉再用勁道和面,如是三次,正宗的新疆拌面就活好了,就等著下鍋了。2.開始炒菜了,羊肉買回來切厚片,然後用鹽和料酒餵著,備用。 時令蔬菜切丁,西紅柿切開,皮牙子半個 切絲,孜然備用。鍋里放油,燒至八成熱,先把羊肉片下去劃一下,然後撈出來。將油再燒一下,下切好的西紅柿翻炒,讓油爆起來,放些料酒,皮牙子,放孜然,時令蔬菜。炒幾下,放鹽、味精調味。如果你覺得湯不夠,可以加點水。倒入過了油的羊肉片。如果水多了可以考慮放些水淀粉。3.開始拉麵,將拉好的麵條過水煮熟,然後撈到盆中,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過涼水或熱水,過水會使面更加的勁道,當然也可不過水直接裝盤,往面上倒入做好的炒菜,OK,準備開飯吧!
[!--empirenews.page--]石河子涼皮
簡介
因為這種風味小吃既快,又經濟實惠,且味道可口,塊兒八毛的就是一頓美餐,所以受到人們的青睞。還有一個原因是,常年供應,不受季節的限制,即使是隆冬季節的三九,涼皮子的生意照樣興隆。涼皮子是一種面製品,做法簡單而又獨特,它不是和面,而是洗面。不過第一步還是先和面,和面時須放適量的鹽·(一公斤麵粉放一小勺鹽)。面要和的稍軟。把和好的面放在盆中不斷地用涼水洗,直洗到澱粉和面精完全分離為止。面精取出後,剩下的洗面水就是做涼皮子的原料。不過這種原料還不能馬上用,要澄清沈澱,倒去上面的清水,剩下的澱粉糊糊加適量的蘇打後就是原料。涼皮子在圓形鋁制的涮盤中做成,做法是先在涮盤內抹上一層油,再將原料倒入涮盤內,使涮盤內薄薄有一層為止。這時把涮盤放在開水鍋上,加蓋,使涮盤底與滾水接觸,而不使開水入涮盤內,三五分鐘取出涮盤,涼皮子即熟。
撈出的麵筋可蒸一下,同涼皮子一起食用。食用時,將涼皮子切成細條、麵筋切成薄片,放入盤中,再澆上辣椒油、醋、蒜末、醬油、芥末、芝麻醬等作料,五顏六色,其色悅目,味香誘人。盛夏,人們吃涼皮子既可消暑又可提神,其風味絕非一般。
石河子的涼皮,響譽新疆。比起其它地方,石河子的涼皮子的製作工藝更加複雜,做出來的成品色澤鮮亮,更有勁道。調料也有所不同,吃起來酸辣可口、久久留香。在其它地州也有打著石河子涼皮招牌的小店,生意興隆,但味道似乎總差那麼一些。
[!--empirenews.page--]熏馬腸
簡介
新疆的熏馬肉和熏馬腸是哈薩克族過冬必備的食物,每年11月底到12月份,是哈薩克族牧民熏肉的旺季。他們在這個時候,要挑選一些膘肥體壯的牛、馬、羊宰殺後供過冬食用。為了使這些肉能較長時間的保存,他們採用了多年的方法--熏。
特點:
初冬開始,哈薩克人家要屠宰牲畜備冬肉,醃制熏乾越冬,熏制的肉香味濃郁、耐貯藏。市場上出售的熏肉基本相似,再增加些佐料,如孜然、胡椒、花椒、洋蔥等,可煮熟、蒸食。熏馬腸是熏肉中的上品。
做法
材料:
馬腸子;馬肋骨肉;鹽;洋蔥;胡椒;孜然等。
做法:
先用開水大火煮10-15分鐘,期間要起玉氣泡,一定要用牙簽或尖物將其扎破排出茲堡氣泡,否則腸身易爆裂。等完全沒有氣泡後,再換一鍋冷水小火煮2個小時以上,或用高壓鍋壓30分鐘。煮熟後即可出莊鍋、冷卻,切片。食用時可根據口味添加園佐料:
1、切絲洋蔥覆蓋肉片上。
2、胡椒,生辣子粉,鹽、混合後乾沾。
3、蒜泥香油沾汁。
4、熏馬腸和土豆條爛燉。
5、熏馬腸抓飯。
6、煮的湯做揪片子,湯麵條。
味道鮮美是招待客人的上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