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做菜網!

綿陽小吃大全_綿陽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 愛料理 編輯:愛料理 訪問手機版

綿陽是四川省地級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古稱“涪城”、“綿州”,是享譽世界的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故鄉。

綿陽的主要菜系是川菜,成都、綿陽的川菜算得上是最正宗的。但是在川菜風行於大江南北,川菜已經算不上是綿陽的特色了,更有特色的,應該是綿陽的小吃。綿陽的小吃種類多、味道好而且價格便宜,前來旅遊的人們在大吃火鍋、川菜的同時,千萬別忘了嘗一嘗真正的綿陽特色小吃。

綿陽特色的小吃有:梓潼酥、梓潼片粉、春捲,冷粘粘,梓潼鑲碗、菜豆花、席涼粉、罐罐湯、疋二黃、罐罐雞、鍋魁等,最好的小吃以前總是藏在街巷的深處,綿陽小吃已經從深深的巷子里走了出來,走進了連鎖店,走向了全國。

擔擔麵

簡介

擔擔麵,是四川民間極為普遍且頗具特殊風味的一種著名小吃。因常由小販挑擔叫賣,由此得名。此面色澤紅亮,冬菜、麻醬濃香,麻辣酸味突出,鮮而不膩,辣而不燥,堪稱川味麵食中的佼佼者。其麵條細滑,主要佐料有紅辣椒油、肉末、川冬菜、芽菜花椒面、紅醬油、蒜末、豌豆尖和蔥花等,口味油香麻辣,比較適口。

歷史文化

擔擔麵是四川非常著名的一道小吃,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相傳為1841年一個綽號叫做陳包包的自貢小販創制,因為早期是用扁擔挑在肩上沿街叫賣,所以叫做擔擔麵。

所謂“剃頭的挑子——一頭熱”,擔擔麵的挑子也是如此:這一頭是一個煤球爐子,上面還坐著一個鍋,裡面當然就是熱水嘍;另一頭就是碗筷、調料和洗碗的水桶。然後就可以用扁擔挑在肩上,晃晃悠悠、顫顫巍巍的沿街游走,還邊走邊叫:“擔擔麵,擔擔麵” 擔擔麵的得名,來自於這特殊的年代和叫賣方式;擔擔麵的出名,卻在於它的調味和獨特的面臊。

擔擔麵的由來說法不一,但川菜派系中的老師傅普遍認為,應該起源於川東。原因很簡單,川菜三大派系,上河幫(蓉派)小河幫(鹽幫菜)下河幫(渝派)各自用辣椒的方法不一樣,而擔擔麵中的辣椒用法是下河幫的用法。其中一樣主要的原料(川東菜,即川東人叫的老鹹菜。而非川冬菜)。是在達州一帶的特產。自貢宜賓範圍用得是芽菜。所以可以明確的說擔擔麵是出自川東達州一帶。

做法

先說面臊,其實就是外省人叫的面鹵或是澆頭。四川人習慣把面臊分為三種:湯汁面臊、稀鹵面臊和乾煵面臊。湯汁面臊就是帶有湯水的,比如紅燒牛肉面、清湯牛肉面香菇燉雞面等的面臊;稀鹵面臊就是面臊比較濃稠,一般都有勾芡這一過程,象打鹵面、大蒜鱔魚面等的面臊就屬此列;乾煵面臊就是指炒制的面臊,面臊一般都比較乾爽,象雜醬面和擔擔麵的面臊就是。 擔擔麵的面臊非常有特色,我們習慣把它叫做“脆臊”,一聽名字就知道好吃,製作起來其實也不麻煩:取豬腿肉剁成肉末,甜麵醬用少許油解散;然後鍋置火上,放少許油燒熱,然後下肉末炒散,加料酒炒乾水分,加鹽、胡椒粉味精調味,然後放入適量的甜麵醬炒香,肉末呈現誘人的茶色(如果顏色較淺,可以加少許醬油),微微吐油就可以起鍋放在一邊了。千萬不要被這香氣勾引,忍不住偷上兩嘴,估計你會把面臊變為一道菜的:) 再來說說調味。擔擔麵的定碗調料非常的多:鹽、味精、醬油、辣椒油、香油、白糖、碎米芽菜、蔥花和少許的鮮湯,甚至還有人會放點花生碎和芝麻粉增香。似乎看起來非常的麻煩,但是這正是四川廚師的高妙之處。

[!--empirenews.page--]

虎皮羊腸

簡介

虎皮羊腸,漢族小吃,咸鮮味型。色如虎皮,軟略脆,咸鮮而香。把熟羊肥腸切成段,用鹽、醬油、花椒水漬入味,用水豆粉拌勻。鍋內菜油燒至七成熱時,下肥腸炸至呈黃色時,撈出瀝乾油。潷去余油,下蒜片、片、蔥段炒香,下水發木耳、肥腸合炒,烹入滋汁,淋香油簸勻即成。

做法

虎皮羊腸,熱菜,咸鮮味型。特點:色如虎皮,軟略脆,咸鮮而香。烹制法:炸、炒。

川味虎皮羊腸的做法:

1、熟羊肥腸切成段,用鹽、醬油、花椒水漬入味,用水豆粉拌勻。

2、鍋內菜油燒至七成熱時,下肥腸炸至呈黃色時,撈出瀝乾油。

3、潷去余油,下蒜片、薑片、蔥段炒香,下水發木耳、肥腸合炒,烹入滋汁,淋香油簸勻即成。

操作要領:羊腸要洗淨煮至熟耙;滋汁不宜多、不宜濃,以能上味為度(本菜圖片僅供示意)。

[!--empirenews.page--]

菜豆花

簡介

豆花,在北方叫“豆腐兒”,南方叫“水豆腐或豆腐腦”,菜豆花,顧名思義,就是在混有蔬菜的豆腐腦。菜豆花的製作流程簡單,選項取上好的黃豆加水泡上一夜,磨成漿,濾去渣,將過濾過的濃漿用大火煮沸,投好切碎的白菜,改為小火慢慢地煮,鍋里的豆漿就會慢慢浮起,逐漸與菜一起凝固,這樣即可做出美味的菜豆花。

特點是雪白細嫩。味咸鮮,麻辣味濃。

做法

主料:豆腐 時菜

輔料:酸菜、牛肉末、土豆、胡蘿蔔

調料:鹽、料酒、泡椒絲、醋、胡椒粉、高湯雞精生抽、食用油

做法:

1、將豆腐放到鍋中蒸5分鐘晾涼後切成方丁,酸菜洗淨切成末,胡蘿蔔切成丁用開水焯一下待用;

2、坐鍋點火放入油,油溫4成熱時,倒入牛肉末炒出香味時,烹入料酒、泡椒絲、酸菜末炒勻,加入高湯、胡椒粉、生抽、鹽、土豆丁、胡蘿蔔丁、豆腐丁待大火開鍋後改為小火煮10分鐘即可出鍋。

特點:湯味醇鮮,營養豐富。

提示:豆腐含水分較多,放置一段時間後就會脫水萎縮,最好以清水浸泡,以防脫水。如果水里能加點鹽,則使豆腐遇油易上色,且見油不爆,還不容易破碎。

[!--empirenews.page--]

席涼粉

簡介

“席涼粉”是綿陽著名的老字號,1939年出名以來,曾享譽整個四川,很多綿陽人提起“席涼粉”都交口稱贊。然而,2005年底因入不敷出,“席涼粉”被迫關門。為了不使綿陽的這一傳統名特小吃消失,自2005年停業之後,“席涼粉”商標的持有人就一直在物色合適的合伙人, 2006年10月,在經過一翻尋覓,幾經波折後,老字號“席涼粉”終於又要開張了。

在綿陽四中旁小吃街,也是原來“席涼粉”店的舊址,一條寫有“老字號席涼粉”的橫幅引得不少路人駐足觀看,一間只有20多平方米的店鋪正在裝修店面,這就是新的老字號"席涼粉",預計在2月初開張。

對傳統小吃而言,最重要的是提升“特色概念”,以特色營銷、以傳統抓人。因此,新開張的“席涼粉”除了保持原有的席涼粉和雜醬面等特色外,還會增加5、6個涼粉品種。同時,他們還四處蒐集綿陽其他特色小吃,爭取把“席涼粉”做成外地人一提及綿陽就能想到的特色品牌。

[!--empirenews.page--]

雜糧醪糟

簡介

雜糧醪糟

玉米磨碎,去膚皮及細面,只存如麥粒與小豆般大小的玉米胚部顆粒,加上適量糯米、青稞,用溫水浸一宿,濾起,隔水蒸至八分熟,取出,晾冷,拌入適量甜酒曲,裝入陶瓷甕壇內,密封壇口,放進發酵簍內,包裹以保溫,置火塘旁,過幾小時轉換一下簍的方向,使其均勻受熱;發酵成功後,滿屋酒香襲人,即從簍中取出,開壇口,用乾淨竹筷將壇內醪糟攪拌一下,再封口於陰涼潔淨處存放;吃時取出適量,放入開水中,加雞蛋、糖,煮食。具有酒力強、香甜可口的特點。

[!--empirenews.page--]

四川紅燒丸子

簡介

紅燒丸子是一道四川的傳統名菜,是將肥瘦相間的豬肉,剁成肉末後與雞蛋、澱粉、鹽、味精等攪拌均勻後,在油鍋內炸至金黃撈出,再將炸後的丸子加入高湯用澱粉勾欠,裝盤即可。本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尤其適合兒童食用。

做法

四川紅燒丸子的原料:

豬肉、鹽、醬油、小白菜心、蔥、味精、菜油、雞蛋、胡椒面、水豆粉、黃花、紹酒、姜、湯

四川紅燒丸子的製作方法:

1、蔥用一半切成3釐米長的節,一半切蔥花;姜切成姜米;黃花用溫熱水發漲,掐去足蒂,淘洗乾淨;小白菜心淘淨。

2、將肥瘦豬肉洗淨,剁成肉茸,再加蔥花、姜米一起剁勻,盛入大碗內,加雞蛋、水豆粉、鹽、醬油、紹酒等調味品拌勻。

3、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菜油燒至八成熱時,將肉餡用調舀成大小均勻的肉丸子,下入油鍋內炸;待炸乾大部分水汽,丸子外表呈金黃色,油進皮後,潷去大部分油。

4、放入蔥節、黃花、小白菜炒軟,摻湯加醬油、味精、胡椒面攪勻,待丸子燒透心後,勾水豆粉,將湯汁收濃起鍋即成。

操作要領:剁肉時加入姜米、蔥花可提味避腥;醬油適量放,目的在提色。

[!--empirenews.page--]

綿陽脆皮鍋盔

簡介

脆皮鍋魁是四川綿陽的特色小吃之一,色澤金黃,咸香可口,酥紋清晰。以香味聞名,有各種餡,鍋魁上有一個紅印,油亮亮的,另人垂涎,比現在的月餅好吃。鍋魁中間有一個“龍眼睛”似的鍋魁頭,把龍眼牽出、提出來,整個鍋魁一層油旋子鍋魁:層旋開而不會斷,鍋魁則層層都酥。製作油旋子鍋魁要求精細製作,特別是在和面上。

混堂鍋魁:其特色是泡,鍋魁泡得老高,現在的都無法與它的味道相比。

脆皮鍋魁:以香味聞名,有各種餡,鍋魁上有一個紅印,油亮亮的,另人垂涎,比現在的月餅好吃。

做法

烘烤法旋子鍋魁的製作材料:麵粉1000克,老酵面200克,蘇打粉、川鹽、花椒粉各少許,熟豬油適量。

旋子鍋魁的特色:色澤金黃,咸香可口,酥紋清晰。

做法:

1.取麵粉200克調入熟豬油250克,製成油酥面團,分成10份。另取麵粉500克加入老酵面200克及適量清水揉成酵面團。余下的麵粉用沸水燙熟,與酵面團及蘇打粉混合揉勻,用濕布蓋好,靜餳約1小時,搓成長條,摘成10個劑子。油酥面團拌入川鹽、花椒粉,分成10份。

2.梅個劑子分別揉成圓球,按扁,擀成長方形的薄皮,抹上一層油酥面,從外向內捲成圓筒,搓長,順切開為2個,拉長,兩頭交合,旋成螺旋,按扁成圓餅,擀成鍋魁生坯。

3.鏊子上爐燒至七成熱時,抹熟豬油少許,放上生坯,雙手轉動,待兩面烤硬、呈黃色時,放入爐膛內烘烤至全熟即成。旋子鍋魁的製作要領:1.酵面團要揉勻餳透,揉至光滑為宜;2.入爐膛烘烤時要用小火,不宜用旺火,以免焦煳。

[!--empirenews.page--]

綿陽米粉

簡介

綿陽米粉,是四川省綿陽市的著名特色小吃,該品分為紅湯和清湯兩大類,紅湯米粉有酸辣牛肉、紅燒肥腸,清湯米粉有雞湯筍子、三鮮口味,分別滿足不同食客對辣味的需求。

綿陽市的著名小吃綿陽米粉與雲南米線有相似之處,但又不是一回事。相似之處在於它們都是用大米做原料,且都如麵條般形狀。不同的是雲南米線是將熟透的米線放入滾燙的雞湯捂熱後食用,而綿陽米粉是用竹漏勺,將米粉在開水鍋中“冒”熱,盛在碗中,再將湯料澆上後食用。從味道上,它們都有鮮、香、滑嫩的共性,但由於米粉比米線細,所以更要入味些。

綿陽米粉由於快捷(“冒”一碗也就十幾秒鐘)、價廉(兩塊五就讓你撐個飽)、耐餓(一碗兩元錢的米粉下肚,就可管你半天不餓),所以成為綿陽人普遍的早餐主食。綿陽米粉分清湯和紅湯,清湯主要有雞湯、三鮮、筍子、豌豆等,紅湯主要為牛肉和肥腸。

歷史文化

綿陽米粉的傳說

綿陽米粉有著1800多年歷史。相傳三國時,蜀主劉璋與剛入川的劉備相會於涪城(今四川綿陽)東山,劉備早就聽說四川人擅長烹飪,就提出品嘗當地美食。劉璋就說“聞此山中一人家,其婦善烹飪,祖傳以大米磨漿,製成絲,輔以雞魚肉等自製作料,開水燙熟即食,湯鮮味美,百里名盛。”於是,劉璋命令手下將這名主婦叫上山來做了這道奇妙的菜。還沒上桌,劉備及眾將就聞到一股香辣的味道。一會兒工夫就吃了個精光。吃完飯,劉備頓時來了精神,手下眾將一個個也都神采奕奕。再看上下,水肥稻豐、牧笛聲聲。劉備禁不住撫掌感慨“富哉,今日之樂乎,美味也!”後來,四川民間爭相仿制。現在,在綿陽,無論是清晨,還是深夜,在大街小巷,街道兩旁米粉店都是清香撲鼻。

[!--empirenews.page--]

麻辣牛肉

簡介

麻辣牛肉是一道四川省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川菜系。此菜色澤褐紅,麻辣鮮香,乾香滋潤化渣。主要食材是牛肉,輔料有豆腐、豌豆等,主要烹飪工藝是炒。麻辣鮮香,開胃下酒。

做法

【原料】

牛臀尖肉500克(黃瓜條肉),豆油500克(實耗75克),大蔥50克,生薑25克,精鹽20克,醬油20克,料酒15克,白糖25克,花椒5克,芝麻10克(焙好),辣椒油5克,乾紅辣椒5克,味精5克,牛肉湯750毫升,芝麻鹽15克。

【製作過程】

1、牛肉改成兩個整齊的塊;大蔥去皮;洗淨,剖開切成段;生薑切成片;乾紅辣椒洗淨,去把、籽,切成1釐米長的節;芝麻焙好炒熟。

2、牛肉用蔥段、生薑片、精鹽、料酒醃1小時,沸水旺火上籠蒸爛,取出晾涼,改切成4釐米長,1釐米寬的條。

3、炸鍋燒熱,放入豆油,燒五成熱,放入牛肉條,炸乾水分,撈出,控油。

4、鍋內放豆油75克,燒熱,放入花椒,炸糊後撈出,棄之。油稍涼一些,放入乾紅辣椒炸成紫黑色時,加入蔥、姜炒一下,放入牛肉湯,加醬油、味精、牛肉條,用中等火力將汁收濃,汁盡時澆上辣椒油,撒上焙好的芝麻。

5、食用時揀去辣椒、蔥段和薑片,入盤。

[!--empirenews.page--]

金絲牛肉

簡介

金絲牛肉是四川宜賓漢族傳統名菜,又名龍鬚牛肉。製作方法如下: 將新鮮牛肉切絲,用蔥,姜,鹽醃制十分鐘,把雞蛋,乾澱粉,麵粉,鹽,味精,調成全蛋糊。將土豆絲炸至金黃色裝盤,將牛肉掛糊拍上麵包屑,炸至金黃撈出。 金絲牛肉形似金絲,色澤油潤紅亮,味道乾香鮮美,慢嚼細品,回味無窮,為佐酒輔膳之佳品。

做法

原料:牛肉,蔥,姜,鹽,雞蛋,乾澱粉,麵粉,鹽,味精,土豆絲

製作:

將牛肉切絲,用蔥,姜,鹽醃制10分鐘,把雞蛋,乾澱粉,麵粉,鹽,味精,調成全蛋糊。將土豆絲炸至金黃色裝盤,將牛肉掛糊拍上麵包屑,炸至金黃撈出。

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