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浮,又被稱為石城,位於廣東省的西部,西江南岸,西面與廣西交界。是連接廣東珠三角和大西南的樞紐。雲浮素有“石材王國”,“硫都”和“石都”之稱,有“沙糖桔之鄉”的稱譽。
主要美食:新興裹蒸粽—嶺南一絕、天堂狗肉、勒竹田螺、炒田螺、六祖素齋之羅漢齋、雲浮美食連灘釀豆腐等。
南乳花生
簡介
南乳花生是廣東特產,為清末廣州一個叫“盲公德”的盲人所首創。南乳又叫紅腐乳,是用紅曲發酵製成的我國特產豆腐乳,以開胃消食、風味獨特著稱。
廣州人稱花生米為“花生肉”,南乳花生米也就被稱為“南乳肉”,故舊時廣州街頭常有盲公叫賣:“卜卜脆,南乳肉。”南乳花生成為南粵一絕,嶺南風味美食。以南乳調味的做法也在西關美食界流行,產生了不少以南乳調味的著名嶺南小食,如咸煎餅、雞仔餅、磞砂等。
歷史文化
南乳花生是廣東特產,為清末廣州一個叫“盲公德”的盲人所首創。南乳又叫紅腐乳,是用紅曲發酵製成的我國特產豆腐乳,以開胃消食、風味獨特著稱。盲公德住在廣州西關多寶坊(今多寶路前身),原為一廚師,一次炸油角,妻子不小心將煎堆掉入油鍋,飛濺的油花濺入他雙眼造成失明。但盲公德在失明的情況下創造了“南乳花生”,以甘香酥脆、風味濃郁著稱,使南乳花生頓成南粵名食,從此西關盲人多以賣南乳花生為生計。
做法
用料:花生仁1斤,南乳1.5塊,食鹽5錢,八角5錢,甘草3錢.把花生仁用南乳醬水泡浸一夜,涼乾。然後用大鐵鍋內裝大粒黃砂和花生仁,再放入八角、甘草一起炒熟,即成粒粒脆的南乳花生肉了。
[!--empirenews.page--]新興炒田螺
簡介
每逢夏秋季節,是新興人炒吃田螺之時。因新興各鎮均有河流、河湧和水田,田螺既多又十分肥嫩,在稻田裡、水渠中,一個農民半天就可以獲數十斤,因此,每逢夏秋季節,在新興的每個菜市裡就有大量出售。新興人炒田螺用豉椒炒熟,伴以辣椒絲、紫蘇葉絲,油鹽姜蔥,其肉鮮美,百食不厭。
吃田螺還是新興人中秋節的必備食品,圓月當空,家家戶戶在院裡或天台、小桌上除了月餅以外,尚有芋頭羔、柚子等,田螺不僅是它的味道鮮美,而且另有一種民俗涵義。因為,田螺有殼,剝殼食肉,剝去邪氣、海氣,為食心(新)轉運之義。中秋嘗月時新興人喜歡其他帶殼的食物(如芋頭、水果)也是此意。
做法
1.洗螺:
有一個流傳很久的民間辦法。先將田螺放進盛滿清水的盆子里,再把菜刀、鍋鏟等非不鏽鋼鐵器插進螺堆。第二天就可以發現這些鐵器上爬滿了螺,不僅盆底沈下一層螺吐出來的泥巴,母螺還產下很多螺崽。如果清理乾淨後再重復處理,螺就繼續吐泥下崽。這樣,螺的肚子里便乾淨多了。
2.拑螺尾:
在這裡,向大家介紹一種土制的斬螺工具,簡單非常:用一塊260mm×80mm的結實木板,釘上一塊1.5mm厚的曲尺形鐵板,鐵板的一端高度280mm,分別鑽上三個18、16、14mm的孔,另一端80mm固定在木板上,那麼可根據螺體的大小,把螺尾放進孔內,突出來螺尾尖部位手起刀落。方便、快捷,很快地,數斤螺就“搞掂”。
3.炒螺:
調料:蒜茸、酸筍、豆豉、紫蘇葉、辣椒油、油、鹽、料酒(少量)、蔥、姜、紅辣椒、青辣椒、小個紅指天椒。
猛火燒乾鍋,下油(約兩大勺。油一定要放得大方,上盤時一個個油亮油亮的),待八成熱下蒜茸、酸筍、豆豉、蔥、姜、紅辣椒、青辣椒、小個紅指天椒一起爆香,然後下洗好瀝乾的田螺爆炒5分鐘(其間要不停翻攪),再放辣椒油、紫蘇葉、鹽、料酒繼續爆炒5分鐘即可上碟。
這裡是以酸筍來炒螺。將螺與酸筍一起炒了,再放入自制的辣椒油,最惹味。
美味提示:
紫蘇葉是一種紫色植物的葉子,有特殊的香味。我們那裡以前在菜地裡都種,作香料。我認為它有很好的去腥效果。炒田螺不能少的香料。
最關鍵的是要掌握好火候。火候不到,螺肉不熟不進味;火候太過,螺肉又很難吸出來。
[!--empirenews.page--]羅定皺紗魚腐
簡介
羅定皺紗魚腐,廣東羅定特色美食,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羅定魚腐”是嶺南流傳久遠、聞名遐邇的美食佳餚。其主要原材料是羅定本地新鮮土鯪魚肉與雞蛋清,用純正花生油炸後,因其外表皮薄有皺摺似輕紗,故又稱為“皺紗魚腐”。因它始創於廣東羅定,是羅定的特色風味食品,所以稱之為“羅定皺紗魚腐”。羅定皺紗魚腐是一個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地域特徵十分明顯的地方特產。
歷史發展
根據史書記載,羅定“皺紗魚腐”起源於元朝大德年間,到清朝乾隆年間工藝逐漸成熟而熱銷於市,譽滿南粵。經過700多年的不斷嘗試、創新,“皺紗魚腐”已成為具有羅定地方特色的一道名菜。由於羅定皺紗魚腐形似圓球,有團團圓圓、美美滿滿之寓意,而且“魚腐”的發音與“愈富”相諧,產品色澤外呈嫩黃,內顯銀白,以此招待賓客,有招財進寶,愈來愈富的象徵。所以凡舉辦娶嫁、添丁、進宅、賀壽等喜慶之事和過傳統節日設宴,人們常常把它作為宴席必備的壓軸菜式,以祈求合家團圓,幸福美滿。不少餐館酒樓(包括珠三角、港澳地區的一些餐館酒樓)也把它作為向顧客推薦的招牌菜式。以其晶瑩剔透,皮薄有皺摺,外表似輕紗;口感甘香嫩滑,外酥內軟,爽口帶韌聞名,產品暢銷粵、瓊、桂和港、澳、台等省區。1986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視察羅定時曾品嘗過羅定“皺紗魚腐”時,並給予“甘香軟滑,可媲美山珍海味”的高度評價。此後,“羅定皺紗魚腐”列為廣東省羅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加以保護。2010年2月24日,羅定皺紗魚腐列入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製作流程:
羅定皺紗魚腐,又名羅定魚腐、羅定縐紗魚腐,是廣東省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歷史悠久,風味獨特,是但逢喜慶、節日不可多得的美食。久負盛名,“羅定魚腐”主要由鮮鯪魚、澱粉、鮮蛋油炸而成。營養豐富,軟滑可口,甘香味濃,久煮不爛。老幼適宜食用。“羅定縐紗魚腐”也是一種百搭美食,由它製成的各式菜餚湯鮮味美,熱滾滾的湯汁,鬆軟嫩滑的魚腐,想起就讓人忍不住咽口水。
羅定屬於丘陵盆地,自古山塘眾多,盛產鯪魚。據載,自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羅定人民就會用鯪魚製作魚腐,通常作為宴席的最後一道壓軸主菜。皺紗魚腐之所以質優味美,是因為選用瀧江流域水源養育的新鮮鯪魚(每條重150克左右的鯪魚,如果鯪魚太大則肉粗,做出來的“皺紗魚腐”就不嫩滑;如果鯪魚太小則肉質鬆散,“皺紗魚腐”香味稍淡,沒有魚味。),起肉去骨、剝皮、取淨肉、剁成肉茸,加入、粉心、食鹽等調味,經順轉或逆序同一個方向攪拌成魚膠,然後捏在掌心,壓迫魚膠從虎口處擠出成勻稱小丸,再用湯匙剔落油鍋,炸至金黃即可。因其物薄如蟬翼,透如輕紗,故得“皺紗魚腐”的美名。
食用方法:
羅定皺紗魚腐炸出即可食用,鮮炸魚腐甘喉酥脆,香醇誘人,點煉奶又別具風味;用來做菜,湯和煮,久之不爛,入口爽滑,甜嫩無比;燜,則滿嘴留溢,回味無窮。上席前,用清水煮沸片刻,配以上湯、青菜即可上席。
[!--empirenews.page--]新興裹蒸粽
簡介
新興裹蒸粽—嶺南一絕!
特點:
新興裹蒸粽,以軟、香、滑取勝,尤其是味道,在廣東裹蒸粽中無出其右者!其炮製方法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但主流是大同小異。
制法:
新興裹蒸粽用當地冬葉包裹糯米、綠豆、豬肉、臘味等配料,精工包制後,置大鍋中用猛火、高溫煮8小時左右而成。
種類:
新興裹蒸粽分為三種:糯米粽、粘米粽、灰水粽;以冬葉包裹的為常見,而以芒葉包制的,味道尤其清香。水粽在每年的端午節最盛行,因為灰水粽色澤金黃,晶瑩透明,適合冷吃,在夏季可做清涼解渴的食品。每逢新春佳節,各家各戶以裹蒸粽作為贈品給親友品嘗。遠在外地的人,到新興來,忘不了蒐羅裹蒸粽,帶著濃郁的鄉親,滿載而歸。
[!--empirenews.page--]新興天堂狗肉
簡介
新興人對狗肉是情有獨鍾的。
有諺雲:“狗肉滾三滾,神仙企(站)唔(不)穩”,“夏至狗,無處走。”這不是浪漫主義的誇大,而是說明新興人何等的喜歡狗肉。在新興也有個習俗,就是夏至人們就吃狗肉。不過現在新興人吃狗肉多在冬季而不大夏天了。
做法
天堂狗肉的吃法是有一番講究的,首先在選科上,普遍有“一黃二黑三花四白”,認為黃狗的肉最香,白狗肉的肉最猩。其實一般人還是喜歡黑狗的,認為其肉味最好,滋補最強。現在的新興人吃狗肉,挑的是“砧板頭、陳皮耳、筷子腿、辣椒尾”,這種身形的狗才認為最好。
烹制狗肉:
將狗殺死後,刮清身上的毛,然後用禾稈(或木柴)燒煨,煨成黃後,洗淨內臟,切塊放在鍋里炒乾水,再轉到砂煲用文火火文,拌以油、鹽、姜、陳皮、片糖,火文熟後,香氣四溢,人們圍桌而吃,再配以酒水或其他菜式,那實在是異常愜意的美食。
[!--empirenews.page--]三蛇龍虎鳳大會
簡介
三蛇龍虎鳳大會是廣東新興一帶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一般用眼鏡蛇、飯鏟頭、金腳帶、過樹榕這三種毒蛇匯於一起做蛇羹,其中加入果子狸的蛇羹叫“三蛇龍虎鬥”,加入老貓的就稱“三蛇龍虎鳳大會”。
食蛇起源:
新興人食蛇,最早流行於民間,聽聞蛇肉可以去除小孩晚上冒汗的毛病,並且可以美容小孩肌膚,其實蛇乃高膽白食物,吃之對肌膚增白無可厚非。後來由於療效顯著,加之廣州、南海等地食蛇的菜或不斷豐富,食蛇的風俗在新興俏然興起,首家經營蛇食餐的是現太平鎮的鳳凰水閘蛇餐館。
菜式變化與發展:
最初的菜式是將蛇折骨撕肉,加之雞肉絲、火腿絲、豬肉絲、冬菇、木耳等作為配料火文成蛇羹,專供顧客品嘗。後來發展至“三蛇龍虎鬥”、“三蛇龍虎鳳大會”。這些菜式目前正流行於各大賓館、酒樓、但以原鳳凰水閘的蛇王旺經營的最好,其店址現已遷至冼河橋旁,原店址仍為舊稱,但被他人經營,在冼河橋蛇餐館一般用眼鏡蛇、飯鏟頭、金腳帶、過樹榕這三種毒蛇匯於一起做蛇羹,其中加入果子狸的蛇羹叫“三蛇龍虎鬥”,加入老貓的就稱“三蛇龍虎鳳大會”。
現在新興人食蛇比起以前已有大發展了,除了蛇羹外,還有炒蛇絲、火文蛇肉、炒蛇皮、蛇湯、燉蛇盅、火局蛇木鹿、蒸蛇木鹿等,有近百個品種。如再配以各種貓、雞、鮑參、翅肚、水魚等山珍海味就可以做出千變萬化的豐富蛇宴,在目前蛇餐館有嘆為觀止的是現場劏三蛇配酒,席間司傅會將一條飯鏟頭(眼鏡蛇),一條金環蛇、一條過樹榕,抓過來給顧客看,然後左手握蛇頭,一腳踩蛇尾,在蛇腹中按下,用小刀開一個小口輕輕擠出一粒如葡萄子般大小的蛇膽,放在白色的小碟里,接著把三顆碧綠晶瑩,帶著溫熱的蛇膽剪破,倒入一個盛著米酒的瓶子內拌勻,然後分給席上每人小半杯品嘗。蛇膽酒甘涼,沒有苦味,有驅風活絡,活血行氣,鎮咳止喘的功效。
[!--empirenews.page--]金華玉樹雞
簡介
金華玉樹雞是廣東省傳統的漢族名菜,屬於粵菜系。菜薹喻如玉樹。在中國很多的地方都有“無雞不成宴”的趣俗,雞與“吉”諧音,向來有吉祥、避邪、喜慶的象徵,年夜飯的餐桌上雞更是必不可少的角色。
特點:
金華玉樹雞不但造型美觀,顏色亮麗,很有吉慶的氣息,而且葷素相間,味道鮮嫩,非常適合長者和小朋友。
營養價值:
雞肉蛋白質含量較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入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性平、溫、味甘,入脾、胃經;可溫中益氣,補精添髓;用於治療虛勞瘦弱、中虛食少、洩瀉頭暈心悸、月經不調、產後乳少、消渴、水腫、小便數頻、遺精、耳聾耳鳴等。常吃雞肉炒菜花可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提高免疫力,防止感冒和壞血病。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老人、病人、體弱者更宜食用。
1. 感冒發熱、內火偏旺、痰濕偏重之人、肥胖症、患有熱毒癤腫之人、高血壓、血脂偏高、膽囊炎、膽石症的人忌食;
2. 雞肉性溫,助火,肝陽上亢及口腔糜爛、皮膚癤腫、大便秘結者不宜食用;
3. 動脈硬化、冠心病和高血脂患者忌飲雞湯;感冒伴有頭痛、乏力、發熱的人忌食雞肉,雞湯。
做法
材料:
嫩母雞1只(約1000克),熟金華火腿150克,菜薹125克,鮮湯300克,味精、糖各5克,雞油、澱粉各10克,黃酒20克,鹽、精制油各適量,胡椒粉少許。
製作過程:
1.將鹽1大匙,米酒1大匙,蔥段、薑片均勻塗抹在雞肉上,醃1小時。 2.把雞放入蒸鍋內,用大火蒸15~20分鐘,雞肉一熟就可取出。蒸雞的湯汁可以倒出留用。
3.等雞放涼時去骨,用刀將雞肉片成一片片的。
4.準備一個大盤子,一塊雞肉夾一片火腿的順序排在盤上。
5.將剛才蒸雞剩下的湯汁1杯(先嘗嘗看,若不夠咸可再加少許鹽)燒開,以太白粉1小匙和水2小匙芶芡淋在雞肉上,並用炒熟的綠花椰圍邊。
製作要訣:
可取一深盤,分兩行把雞和火腿一片壓一片地碼在盤里,加調料及湯,上籠蒸透,取出反扣在盤里,用菜心圍邊。
[!--empirenews.page--]六祖素齋之羅漢齋
簡介
羅漢齋”亦名羅漢菜,是一道漢族傳統素菜。原是佛門名齋。本菜取名自十八羅漢聚集一堂之義,是寺院風味之“全家福”,以十八種鮮香原料精心烹制而成,是素菜中之上品。
風味特點:
1.“羅漢齋”亦名“羅漢菜”,原是佛門名齋。本菜取名自十八羅漢聚集一堂之義,是寺院風味之“全家福”,以十八種鮮香原料精心烹制而成,是素菜中之上品。
2.本菜色彩華麗,爽滑軟爛,清香四溢,營養豐富。
做法
材料:
荷蘭豆100克,冬菇(浸軟)20克,植物油1湯匙,食油3湯匙。(A) 椰菜花(切成小花)100克,番茄(切成楔狀)100克,小玉米筍(切開兩邊)70克, 蘑菇50克。【不能用動物油和五辛: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
做法:
1、將鮮蘑、蓮子、荸薺、山藥、筍、胡蘿蔔分別用沸水焯燙制熟備用。 2、發菜泡洗乾淨後,用手捏成球(大小象紅棗),備用。
3、.胡蘿蔔、筍切成3釐米長、1.5釐米寬、0.3釐米厚的片。荸薺、栗子、素雞、鮮蘑、麵筋、山藥、榆耳、石耳、冬菇均按其本身形狀切成一分厚的片。白果用刀切成片。
4、油菜心由中間剖開,切成寸段。
5、取鐵鍋一隻上旺火燒熱,加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時,將鮮蘑、冬菇、榆耳、石耳、胡蘿蔔、筍、山藥、白果、荸薺、栗子、蓮子、麵筋、素雞、油菜心、素肉丸、紅棗下入鍋內煸炒,然後加入精鹽、醬油、白糖、姜汁、湯調拌均勻,旺火等湯汁燒沸後改小火燒,五分鐘左右改大火並將發菜球、素魚丸放入鍋內邊緣,加入味精,見湯汁減少時將水淀粉淋入鍋內,隨後將香油淋入鍋內,即可裝盤上桌。【不能加酒】
注:1茶匙約5亳升;1湯匙約15亳升;1杯為236亳升。
工藝關鍵:
1、蓮子去淨心與皮,否則成菜口味苦澀。
2、各種帶皮原料,將皮去掉不用。
3、發菜丸和素魚丸入鍋後,翻拌要小心,以保持丸形完整。
[!--empirenews.page--]連灘釀豆腐
簡介
連灘釀豆腐,廣東雲浮郁南特色美食。郁南各地普通百姓人家逢年過節或貴賓來臨都習慣釀豆腐,連灘的水豆腐以嫩、滑、白、可口馳名西江及海外,港澳同胞還帶回去讓親朋品嘗,沿襲至今。人們還認為“隔夜豆腐”別有一番風味,更脆、更滑、更 、更香,回味無窮,因而往往釀多些留待翌日再吃。
豆腐介紹:
豆腐,古稱黎祁。據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載:始於淮南王劉安(公元前179~122)。豆腐一詞見於文字記載,則始於宋朝。十一世紀末,寇宗《本草衍義》中有“生大豆……又可為腐,食之。”宋代大詩人蘇東坡亦有“煮豆為乳脂為”句,詩人陸游有“拭盤推進食,洗釜煮黎祁。”翻開菜譜看,中國民間豆腐吃法竟有400種之多,可謂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特點:
郁南各地普通百姓人家逢年過節或貴賓來臨都習慣釀豆腐,連灘的水豆腐以嫩、滑、白、可口馳名西江及海外,港澳同胞還帶回去讓親朋品嘗,沿襲至今。人們還認為“隔夜豆腐”別有一番風味,更脆、更滑、更、更香,回味無窮,因而往往釀多些留待翌日再吃。
俗語話,豆腐好吃功夫多。早上9點鐘,便要浸黃豆,半小時後磨,只見“一輪磨上流瓊液”。磨完即倒下鍋中煮沸,正是“百沸湯中滾雪花”。再舀上袋子榨出豆漿(其袋中留下的豆腐渣可炒食亦可餵豬,營養豐富),稍後下的石膏有講究,要放是準確適量,石膏下多了,做出的豆腐“老”,不好食;石膏下少了,會出水,豆腐作不成。用兩只桶輪番倒兩三次,這叫“撞豆腐”。再過一小時,把豆腐(半成品)舀上用白粗布墊的底,包好,稍用物在上面壓,冷卻後放在盛有清水的盆里,約半小時後即可上篩待釀。
俗話說“豆腐水做”。連灘豆腐之所以別具風味,很大因素與水質有關,尤以當地喜泉(今連灘中學)之井水為最好。
豆腐是我國食品史上的重大發明之一,歷代文人雅士視為上珍,中國豆腐烹調技術可謂無以復加,使中國的“豆腐文化”成為“世界一絕”。(雲浮)
做法
釀水豆腐制法是:把水豆腐切成厚0.6釐米,寬4釐米,長5釐米的長方塊,分放案板上,把適量制好備用的餡(餡肉最好用塘蝨魚其味道特別清甜),再蓋上另一塊豆腐,用慢火將豆腐兩面煎黃,放適量鹽水、豉油膏(雲浮產最佳),然後大火煮20分鐘,撒入寸長韭菜段,再用豉油豆粉勾芡即可上碟。吃前撒點胡椒粉更佳,其豆腐色黃紅,味鮮美,軟滑可口。四時皆宜製作,老少吃用平安。在生菜季節包著豆腐吃,則另有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