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做菜網!

台州小吃大全_台州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 愛料理 編輯:愛料理 訪問手機版

台州歷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擁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台山、長嶼硐天和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臨海,自古以"海上名山"著稱。

特色小吃主要有:天台扁食、水晶、張家渡燒、重陽栗糕、台州豆腐皮、豆腐圓、馬蹄酥、糯米圓、火燒餅、炒米糖、蛋清羊尾、魚皮餛飩、白水洋豆腐、蛋、清湯望潮、仙居黃花菜豆腐乾煮鑊、羊腳蹄、豬肉麥餅、碧綠剪豆夾、糊拉汰、新河鯔魚

麥餅

簡介

麥餅是浙江省漢族傳統名點之一,目前以浙江台州,溫州,金華的麥餅最知名。麥餅有甜有咸,甜的以糖和芝麻為餡,咸的內放蝦皮、蔥花、肉丁、香乾,或摻以蛋等為餡,擀成團扇大小狀,烙熟即成。在農村,手巧的農婦經常用麥餅招待客人,或在農忙的時候帶上幾只麥餅去田頭乾活,當乾糧。

歷史文化

傳說在南宋初,金兵大舉伐宋,奸相秦檜對侵略者納幣稱 臣,苟且偷安,對抗金名將卻一味打擊。廣大愛國軍民對秦檜的賣國行徑恨之入骨,於是將麥粉和油放進烘缸里烤制而成。起名曰麥缸餅(賣國餅),此餅別有風味,松脆噴香。往來旅人常備為乾糧。時間久了就叫成了麥餅,但是在浙江一些地區,還是有人愛叫它麥缸餅(賣國餅)。而另一種麥餅則以浙江臨海的麥餅為特色,其麥餅不採用烘烤,而是平底鐵鍋油煎,雙面刷菜籽油而成,噴香軟嫩,主要餡料是土豆泥,冷飯,鹹菜等,獨具地方特色。

做法

做麥餅時,先做好麥餅裡面的餡,可以放霉乾菜或鹹菜,要擰得很幹才行,切好肥肉丁,加入鹽和味精一起拌勻。再糊好面團,在麵粉里加少許水,放個雞蛋吃起來會更酥香。揉均勻面團,隨後把面團捏成碗狀,放進事先準備好的餡,再把面團捏攏,在面板上用擀麵杖把饅頭狀的面團擀平,成為盤狀,擀得越薄越好,但不能露餡,就做成了麥餅。下一道工序是烹制麥餅。

烹制麥餅要掌握火候,一般在大鐵鑊里完成這道工序。把做成的麥餅貼在鍋上,等麥餅的皮有點焦黃,翻個面,再烙,另一邊也焦黃了。就把麥餅拿出來,在鐵鑊里放一個麥餅閣(土制,弧型的道具),再把麥餅放在四周,把鐵鑊蓋蓋上,連續翻三次,麥餅就熟。每次燒三次柴草,燒了柴火,就把麥餅翻個,三遍完了,麥餅就熟了(注:用柴火烘烤的麥餅最正點)。剛掀開鐵鑊蓋,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們沒有吃時,口水都流下來。燒火也是很有學問的,一般在鍋灶洞兩邊燒,不然麥餅是很容易燒焦的。

[!--empirenews.page--]

臨海麥蝦

簡介

臨海麥蝦,是浙江臨海名聲在外的漢族特色小吃,當地美食之一。主要原料為蝦、麵粉、雞蛋、油、鹽、白蘿蔔絲、鹵牛肉絲、香菇、黃酒等。

歷史文化

據傳,在舊社會,麥蝦是窮人吃的東西,把麵粉加水調成漿糊狀,買不起菜刀,就拿筷子將漿糊削成一條一條下鍋,倒點蘿蔔、瓜藤下去拌一下,出鍋後一小坨一小坨,狀如彎曲大蝦,因此得名麥蝦。

其實這個稱呼也相當寫意,很能體現出“千年台州府,滿街文化人”的韻味。

做法

一斤麵粉、一隻雞蛋、一匙菜油、一匙鹽,加適量水,放入大碗內調成麵粉糊漿備用。旺火起油鍋,放入白蘿蔔絲炒,再放入鹵牛肉絲、香菇、黃酒,爾後加入高湯,猛火燒開,用菜刀沿大碗口將麵粉糊漿切成一條條面狀下鍋,大火燒開放入適量鹽(亦可再加蝦、蟶、蛤蜊、油煎蛋等),燒熟後加少許醬油、味精、蔥或大蒜葉,起鍋盛入碗中。

[!--empirenews.page--]

糊拉汰

簡介

糊拉汰,是煎餅的一種,浙江天台傳統的漢族名點之一。多以小麥粉為原料,在平底煎鍋上攤開後按個人喜好放上料理,如土豆絲,豆腐,雞蛋等。

“糊拉汰”實際上應該寫成“糊拉拖”,只因為天台方言中的“拖”字是念成“汰”的,才這樣寫。“糊拉拖”,顧名思義是把麥粉調成稀薄而不失其粘性的糊狀,用手把它放在鍋子里拖拉成圓形的薄餅,一次一個,用不到一分鐘就熟。製作方便,香脆可口,是天台鄉民的家常便飯之一。

不過要做得好,還得講點技術。譬如,麥粉調水的稠薄,鍋里油量的多少,火候的旺猛與否,都要恰到好處。否則,遢上的粉糊不是溜了,就是緊貼在鑊面上起不來,那就成不了糊拉拖,倒成了一塌糊了。當然,在巧婦手下,完全可以使它張張薄如紙、圓如鏡、透光亮,揩些油、蔥、蒜,吃起來香味四溢,鬆軟適度,可口極了。

[!--empirenews.page--]

張家渡燒餅

簡介

張家渡燒餅是台州臨海的特產,歷史悠久,清代時,隨著當地經濟的發展,張家渡的燒餅形狀也隨之改變,變得像古時的銅錢一樣,外圓內方,老百姓稱它為“銅錢餅”,寓意為對內要規規矩矩,堂堂正正,對外做生意時要圓通、靈活,要隨機應變。有的稱此餅為“肚臍餅”。

在此同時,張家渡還生產火燒餅。火燒餅有兩種,一種是咸的,餅里包有腋過的切成小碎塊的肥豬肉、大蔥;一種是甜的,餅里包有豆沙、白糖。這兩種火燒餅都是在燒餅爐中,用白炭火烤熟的。至於吃起來是否會脆口,關鍵是:“酥”的分量,“酥”的分量多,燒餅則好吃。“酥”,是由豬油和小麥粉拌在一起揉成的。解放以前,張家渡街有四五爿燒餅攤,有的還到上海城隍廟開設火燒餅攤,由於這種餅又香又脆,味道好,因此,深受上海顧客的贊賞。

歷史文化

相傳明代,民族英雄戚繼光在白水洋上峰嶺抗倭時,戰鬥較緊張,要求當地老百姓準備一些乾糧,最好可以串起來,掛在身上,可以邊打仗,邊吃乾糧。後來,軍隊路過湖頭、長潭時,當地的老百姓就想到張家渡街開有糕餅店,於是,就派人到張家渡聯繫訂貨。張家渡糕餅店得知這種情況後,就想辦法把原來扁圓形的燒餅,改成外形有角,中間有一個小洞,這樣烤熟後用繩子串起來不會破碎。

[!--empirenews.page--]

天台青餃

簡介

青餃,是浙江天台傳統的漢族小吃之一。清明節節日食品。用料精良,工藝獨特,綠色健康。清明節一到,總少不了做這個青餃,雖然顏色是綠色的,大家不要以為是色素。都是用新鮮的艾青洗淨、煮熟、搗爛,拌入米粉,之後才成為綠色大使的,是非常健康的小吃。

歷史文化

關於民間流傳的青餃習俗,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目蓮母親被打入地獄後,目蓮送食物給母親,卻被惡鬼一搶而空。目蓮眼看母親餓得皮包骨頭,奄奄一息,於心不忍,欲設法弄吃的來輓救母親的生命。那年清明節前後,目蓮上山採野菜給母親充飢,竟發現清香撲鼻的艾蒿青,採回家和米粉青團送去給母親。蒸熟後的青團裡裡外外是深青色的,看上去惡心,惡鬼見了不屑一顧,目蓮母親才有幸吃到青團,保住了命。從此,人們視目蓮為孝子。每逢清明節,家家戶戶採來艾青做成青餃、青餅、青團掃墓祭祖,並延續至今。

做法

將採來的艾青洗淨、煮熟、搗爛,拌入糯米粉,揉拌成青團,然後包入甜、咸兩種餡子,捏成餃子狀,用蒸籠蒸熟後便可食用。

[!--empirenews.page--]

姜汁核桃蛋

簡介

姜汁核桃蛋,既是噴香可口的美味小吃,又具有食療價值的滋補佳品,這道甜品是浙江臨海傳統的漢族名點,在以前是當地產婦必吃的東西,有的人還會在裡面加黃酒,月子期常吃有補補氣活血的作用。但在現在不但月子期,女生們平常也可以吃的,有暖宮補血的功效。它還具有散寒、止嘔、祛痰、健脾等諸多功效。

做法

烹飪時,將三兩核桃仁搗碾成末狀,雞蛋三隻用筷子打散,放二兩生薑汁,黃酒、紅糖、水適量,攪拌均勻盛在大搪瓷碗內,將碗放在空鍋中,鍋與搪瓷碗之間墊數塊小瓦片,鍋里不放水乾蒸,小火燒至香味噴出蛋糊熟即可。

[!--empirenews.page--]

天台扁食

簡介

天台扁食,是浙江天台傳統的漢族小吃,是麥粉製成的食物,屬於春節等重大節日的年節食品,有點象北方的餃子、南方的餛飩,但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比餃子精緻,比餛飩豐滿。餡的多樣性更非餃子、餛飩可比,至於它的形狀,略帶扁形,頗像耳朵。

歷史文化

有戶人家來了客人。丈夫吩咐妻子包扁食請客。妻子不知道怎麼個做法,猛然想起丈夫說過自家的豬瘦得象扁食,就把粉捏成豬的形狀放到湯里煮。丈夫揭開鍋用勺攪,看妻子做了這麼些怪物,就說:“你怎麼搞的?”妻子回答說:“你不是說豬象扁食?”丈夫見妻子聽錯話,氣得敲勺子:“你耳朵呢?”妻子還是搞不靈清,說:“耳朵本來是做著的,讓你這一攪一甩的,還不攪掉了?”丈夫無可奈何地嘆息:“唉,呆蛋!”妻子應聲:“啥?來蛋?好的!我這就拿來,是做餡呢,還是和湯?”

這自然是充滿機智的幽默和調侃,但也表明天台扁食與民間文學之間有著某種不解之緣。在天台南山——特別是山頭鄭一帶——扁食叫做“湯包”。據說鄭姓祖上孟五公是遠近聞名的豪傑,作一個揖能使十來個壯漢跌入池塘。只因他頭生得扁,人們敬畏他,儘管背後不免叫他鄭扁頭,當眾場合可忌諱這個“扁”字,於是扁食就成了“湯包”。

“湯包”這別號倒道出了扁食的特點。扁食得先“包”。揉好麵粉,扎成小段,用擀杖輾壓成巴掌大的薄皮(現在多用軋面機軋了)。然後把煮熟的蘿蔔、荸薺、筍乾、精肉及豆腐乾、雞蛋片剁成的碎丁,配上調料,作為餡子。

[!--empirenews.page--]

扁豆仁糕

簡介

扁豆仁糕,是浙江省黃岩縣傳統小吃,色澤艷麗,鬆軟軟糯,香甜可口。

做法

白扁豆500克,紅小豆250克,白糖625克,金橘餅50克,糖桂花20克,冬瓜條、核桃肉、蜜蜜餞紅瓜、蜜餞綠瓜各100克,葡萄、芝麻各50克,熟豬油100克。

1.將白扁豆去淨雜質洗淨,倒入鍋內,加水1500克,置旺火上煮沸後,再煮15分鐘,鍋離火口,燜15分鐘,去皮後用清水洗淨,倒入鍋內,加水1000克,置旺火上煮七成熟時撈出,用紗布包好,入籠蒸15分鐘至酥,取出後趁熱揉搓成泥,盛入盆內。

2.紅小豆洗淨放入鍋內,加水750克,先用旺火後用小火煮約3小時,至酥爛為止,盛入淘籮,下置大盆,用手邊搓邊加清水1300克,去皮留細沙。細沙在盆內沈澱15分鐘,撇去上面的清水,把細沙倒入布袋,扎緊袋口擠乾水分。炒鍋置於中火上,倒入細豆沙,加入500克白糖、150克水,炒30分鐘至水分乾後,加入100克熟豬油、15克糖桂花、50克金橘餅末、100克冬瓜條、100克蜜棗、50克葡萄乾、50克碾碎的芝麻、100克核桃肉,繼續拌5分鐘,使水分蒸發後取去晾涼。

3.案板上鋪上紗布,攤入扁豆泥,用擀麵杖擀成50釐米長、30釐米寬、1釐米厚的長方條,再取細豆沙1300克,平鋪在1/2的扁豆泥上,將扁豆泥的另一半連同紗布折疊在精制細豆沙上,再擀成90釐米長、10釐米寬、2釐米厚的長條,去掉紗布,撒上125克白糖、5克糖桂花、100克蜜餞紅瓜、100克蜜餞綠瓜,切成邊長3釐米、厚2釐米的菱形塊即成。

[!--empirenews.page--]

蕃粉圓

簡介

番粉圓,是浙江台州一帶比較出名的早點,也算是點心的一種,有點類似廣東的早點粉果,都是晶瑩剔透的外表。番粉圓的皮是由番薯磨粉混合生粉製成,內陷一般包括浙江一帶產的盆菜、冬筍、豆腐乾、香菇、肉絲、蔥芹、蝦米、鰻鮝等,口感一流,入口Q滑,營養豐富,回味悠長。製作手法像包湯圓似的,個頭比較大,包好之後上鍋蒸制15分鐘,就可出爐。表皮透明略帶黃色,裡面的餡料若隱若現,讓人看了就流口水。

[!--empirenews.page--]

串酥卷

簡介

串酥卷,浙江傳統的漢族小吃,外酥里嫩,入口醇香。以胡蘿蔔豬血糕等製成。

做法

主料:

胡蘿蔔條

12條、四季豆

6條、豬血糕(6x6cm)1塊、餃子皮10張、鹽2小匙、甜辣醬適量。

製作方法:

1.將豬血糕切成厚度約0.5公分的條狀備用;四季豆切成2段備用。

2.取鍋煮水至沸騰時加鹽,再將胡蘿蔔絲、四季豆汆燙約3~5分鐘後撈起,以冷水衝泡1分鐘撈起瀝乾備用。

3.取1片餃子皮包入豬血糕條及作法2的胡蘿蔔絲、四季豆各一條,捲起沾水粘合固定,依序包好,三個為一串以竹簡串起固定。

4.取鍋倒入約1/3鍋的油量,當油燒熱後(約120℃)放入作法3中串好的餃子卷,炸至餃子皮表面呈現金黃色時,撈起瀝乾油份,沾甜辣醬即可食用。

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