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做菜網!

瀘州小吃大全_瀘州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 愛料理 編輯:愛料理 訪問手機版

瀘州,四川省轄地級市,古稱“江陽”,別稱酒城、江城。位於四川省東南部,長江和沱江交匯處,川滇黔渝結合部區域性中心城市,是四川省首批雙百特大城市之一。世界級白酒產業基地,國內唯一擁有兩大知名白酒品牌的城市,中國唯一的酒城。

特色美食有四川火鍋、瀘州白、豬兒耙、瀘州黃粑、瀘州涼糕、古藺麻辣雞、殷家坡醪糟、納溪泡糖、白果雞、觀音月母雞湯、合江烤魚等。

朵頤辣子雞

簡介

朵頤辣子雞是一道漢族特色名菜,屬於川菜的代表菜餚,色澤紅亮,香辣可口,雞肉酥香,入口回味無窮。是一道營養價值很高的菜餚。其主要食材是土雞、乾辣椒,清油,芝麻等。入口味甘、性平,入肝、腎、肺、脾經;有補明目、祛風潤腸、生津通乳、益肝養發、強身體,抗衰老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身體虛弱、頭暈耳鳴、高血壓、高血脂、咳嗽、身體虛弱、頭髮早白、貧血萎黃、津液不足、大便燥結、乳少、尿血等症。

原料選用上等土雞,土雞也叫草雞、笨雞,是指放養在山野林間、果園的肉雞。具有耐粗飼、就巢性強和抗病力強等特性,肉質鮮美。雞蛋在城鄉市場上非常暢銷,且蛋價也高於普通雞蛋。雞肉、蛋品質優良、營養豐富,市場需求前景廣闊.對於具備一定條件的農戶來說,飼養柴雞的成本又比較低廉,適合家庭養殖。由於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無公害污染,肉、蛋屬綠色食品,近年來頗受人們青睞,價格不斷攀升。

做法

主菜:土雞一隻

配料:乾辣椒兩斤,清油400克,青花椒100克,芝麻、香油、花椒油若干

做法:

1、將土雞洗淨切塊後用鹽醃制,再將兩斤乾辣椒切成節後乾煸,裝盤待用。

2、放400克清油入鍋,燒至八成熟,盛出150克另用,將雞塊放置鍋內炸酥,盛盤另用。

3、把剛才盛出的清油入鍋,將乾辣椒節、青花椒翻炒,之後把雞塊放入同煸一分鐘。當雞塊變紅時加少量芝麻、香油、花椒油,即可裝盤食用。

[!--empirenews.page--]

蔥香鯽魚

簡介

蔥香鯽魚脯是一道漢族名菜,蔥香濃郁,口味鮮美。切塊浸汁的蔥烤鯽魚,在口味與質感上均比整條烤制更佳。要領提示需復炸,蔥要煸香。蔥香鯽魚脯

做法

原料:鯽魚1條(約400克)。

調料:黃酒、醬油各5克,鹽0.5克,糖7克,胡椒粉0.1克,味精1.5克。茴香1只,麻油、汁各1克,蔥100克,湯25克,精油500克(實耗25克)。

操作程序:

1.把鯽魚洗淨後斬去頭尾,批成上下兩爿,再斬成5釐米見方的塊,放入鹽、姜汁、酒醃漬。蔥切成長段,

2

油鍋燒熱,放入魚塊炸至外香內嫩(需復炸)撈出。

5.鍋留底油,放入蔥煸香,加入酒、醬油、鹽、糖、味精、茴香、胡椒粉、湯燒開,將魚塊浸入汁中,滴上麻油,即可出鍋裝盤。

特色點評:蔥香濃郁,口味鮮美。切塊浸汁的蔥烤鯽魚,在口味與質感上均比整條烤制更佳。

要領提示:需復炸,蔥要煸香。

[!--empirenews.page--]

雞包魚翅

簡介

雞包魚翅是四川的一道漢族名菜。屬於 川菜。以魚翅,母雞等為材料製作,顏色鮮艷,形態美觀,魚翅濃香,雞鮮酥爛。適於冬季食用。

做法

原料:水發魚翅250克、仔母雞一隻約750克。火腿25克、冬筍25克、豬肉100克、菠菜心25克。豬油25克、醬油10克、胡椒1克、鹽之克、料酒15克、姜蔥各15克、雞油10克、二湯25克。

製作過程:

仔母雞宰殺去毛後,從翅根開口去掉內臟,洗淨後取出腿骨和頸骨待用。水發魚翅洗淨入沸水鍋汆兩次,去掉腥味。再加姜蔥、料酒入沸水鍋中燒沸,下魚翅連汆兩次撈出待用。火腿、冬筍切成二粗絲,與魚翅拌和勻,裝入雞腹內,再用一塊乾淨紗布把雞包好放入盤內,開口處向上。豬肉洗淨後切成3.3釐米長的條塊,再將雞腿骨、頸骨斬成3.3釐米長的段。炒鍋在火上,加豬油燒至五成熱(約110℃),倒入豬肉、雞骨,加醬油、胡椒、鹽、料酒、姜蔥和二湯,燒開後去掉泡沫倒入燒鍋,再將包好的雞放入鍋中,待沸後,用小火煨至雞火巴翅爛時撈出,去掉紗布,將雞擺於盤中,周圍上汆熟的菠菜心。將燒雞的原汁潷入鐵鍋燒濃,淋入雞油,起鍋淋於雞上即成。

[!--empirenews.page--]

搭搭面

簡介

搭搭面是四川敘永的漢族傳統名吃,骨頭原汁湯,雞湯為面湯,將搭好的麵條下鍋,煮熟後起鍋於湯碗中,再舀一勺紹子蓋面上,撒上蔥花,撲鼻生香,入口味美、味鮮,經濟實惠而名傳永寧河上下。後來,又在紹子上作了改進,把川南小面風味與搭搭面原湯結合,使其製作工藝不僅成為一種技藝表演,而且口感、質感更滿足人們的要求。

歷史文化

搭搭面 據考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當時面店開於後街,趕街人多從門前一晃而過,無人問津。店主便在製作麵條時,在案板上將和好的面一次又一次地在案板上搭,搭一次拉長一次,從粗到細,響聲不斷,吸引不少行人止步觀看,搭搭面因此而得名。

範洪興(1868-1943)傳了徒弟胡躍龍(1887-1990)搭搭面技藝。1958年公私合營後,胡躍龍將搭搭面技藝傳給了兒子胡玉富,胡玉富又傳給徒弟彭高明,相傳四代。後又傳給梁光啓。

做法

搭搭面以骨頭原汁湯,雞湯為面湯,將搭好的麵條下鍋,煮熟後起鍋於湯碗中,再舀一勺紹子蓋面上,撒上蔥花,撲鼻生香,入口味美、味鮮,經濟實惠而名傳永寧河上下。後來,又在紹子上作了改進,把川南小面風味與搭搭面原湯結合,使其製作工藝不僅成為一種技藝表演,而且口感、質感更滿足人們的要求,成為地方名小吃

[!--empirenews.page--]

四寶豆腐

簡介

四寶豆腐是一道漢族名菜,屬於粵菜系。是採用北豆腐蝦仁香菇青豆午餐肉上味,用旺火制而成。其特點是鮮香滑嫩,味道可口。

做法

原料/調料:

白豆腐3塊、蝦仁、冬菇、火腿、青豆粒各20克。花生油20克、10克、味精10克、白糖5克。

製作流程:

1.白豆腐切厚片,擺入碟內,蝦仁、冬菇、火腿、青豆都切粒。

2.加入蝦仁、青豆、冬菇、火腿、鹽、味精、白糖、撒入豆腐上待用。

3.用蒸鍋燒開水,放入擺好的原料,用旺火蒸6分鐘拿出,燒開油淋入原料上面即成。

[!--empirenews.page--]

芝麻香雞

簡介

芝麻香雞是一道傳統的漢族名菜。雞脯肉用刀背砸成茸泥,生肥膘也剁成泥,熟肥膘切丁,一起入盆,加雞蛋清、調味品及濕澱粉,拌勻,再將熟淨荸薺拍碎摻入,攪拌成雞締子。然後,將雞締子拌在咸麵包片上,上粘芝麻,放在植物油中炸至金黃色熟透時撈出,切成一字條,吃時沾花椒鹽

做法

主料:三黃雞

制法:三黃雞洗淨,鍋里加水燒開下雞煮熟,雞去骨成塊,裝入盤中。另取一小碗加入白糖、紅油、芹菜、青紅椒粒、味精、雞粉、芝麻醬、香油、鹽調勻,淋在上面,撒上熟芝麻即成。

[!--empirenews.page--]

瀘州白果雞

簡介

白果燉雞是一道漢族傳統名菜,具有健胃補脾,清熱解暑,降脂降壓,防癌抗癌之作用。因銀有小毒,所以不宜大量、長期食用,忌與鰻魚同食。功效:益腎固澀。主治:慢性前列腺炎腎虛不固,小便白濁,遺精,腰酸肢軟,頭暈目眩。

做法

主料:柴雞肉。輔料:白果、豬肉、豬骨頭。調料:鹽、白糖、雞精、食用油

1.將土雞宰殺,去內臟、淨血,放入50℃一60℃的熱水中燙透(2-3分鐘),撈出,用鑷子夾淨雞身絨毛,待用。

2.將白果去殼、洗淨;將海帶洗淨,待用。

3.生薑拍碎、切粒,混拌入花椒和精鹽一同作為佐料,待用。

4.將土雞、豬棒骨和已配好的佐料一同放入鍋中以微火熬煮(5-6小時),使佐料盡量透入雞肉當中。

5.在燉雞起鍋前半小時左右,將白果放入鍋中煮透即成。

[!--empirenews.page--]

五香糕

簡介

滬州五香糕,炸點,是四川省瀘州市著名的漢族小吃,其前身是民間油糍粑,已有60多年歷史,冷、熱均可食用,風味別具一格。

歷史文化

瀘州五香糕源於四川省瀘州市,其前身是民間油糍粑,已有60多年歷史,冷、熱均可食用,風味別具一格。

瀘州五香糕選用桂花、芝麻、白糖、糯米、菜油五種原料而得名。該小吃具有外焦內糯、五香俱全、化渣爽口的特點。

[!--empirenews.page--]

太伏火腿

簡介

太伏火腿具有皮色黃亮,瘦肉鮮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脂香醇美,咸度適中,肉質細嫩,肥而不膩,色、香、味、形質優的“五絕”特點。素稱筵席中的“奪魁名菜”,是賓館、酒店、農家樂、食堂、家庭四季必備之上品。

食用時,去毛後,溫水洗滌或用淘米水浸泡2-6小時(根據個人口感),去掉過多鹽份後,可蒸食,可煮食,還可配以蛋、禽、水產品、蔬菜製作不同風味的菜餚。豬火腿中內含有19種氨基酸,9種微量元素,5種維生素,故而營養豐富,風味獨特,老少皆宜,是佐酒下飯之高檔補品,也是饋贈親友之佳品。

[!--empirenews.page--]

鮮溜雞丁

簡介

鮮溜雞丁是一道漢族特色菜餚,屬於川菜。白、綠、紅三色相間,咸鮮嫩滑,微辣爽口。但高血脂症、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及低蛋白血症患者宜適量食用。

做法

原料:雞脯350克,黃瓜(粗皮)50克,泡辣椒5克,植物油60克,鹽1.5克,料酒4毫升,胡椒粉0.5克,味精0.5克,蔥片5克,薑片4克,蒜片4克,澱粉10克,糖5克,5毫升,蛋清30克。

製作過程:

1、雞脯肉切成2釐米見方的肉丁,加入鹽、味精、料酒、澱粉、蛋清上漿。

2、黃瓜(粗皮)切成雞丁大小的菱形塊。泡辣椒切同樣的塊。

3、用鹽、味精、料酒、糖、胡椒粉、澱粉對成汁。

4、鍋上火放入底油,下入雞丁炒散至發白,放入蔥、姜、蒜片、泡辣椒、黃瓜丁炒幾下。

5、潑入芡汁,用大火,汁開時翻推幾下,點香醋出鍋即成。

風味特點:白、綠、紅三色相間,咸鮮嫩滑,微辣爽口。

醫評:高血脂症、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及低蛋白血症患者宜適量食用。

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