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做菜網!

撫州小吃大全_撫州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 愛料理 編輯:愛料理 訪問手機版

撫州是著名的宜業、宜居、宜游“三宜城市”。城市環境優美,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並被稱為“才子之鄉”、“中國才都”。

特色小吃主要有:南豐蜜橘、金溪蜜、資溪麵包、爆炒羊肉、清燉排骨、多味花生、樂安霉魚、米粉肉、樂安驢肉、東鄉烏雞木瓜涼粉土豆牛肉、炒粉絲、黎川米糖、南豐甲魚、紅妹子霉豆腐金桔、金溪絲糖、五香麻雞、芋糍、石鍋拌米飯涼拌金針菇、凍米肉丸。

麻姑米粉

簡介

麻姑米粉,產於道教名山-江西麻姑山下的南城,相傳麻姑仙女修煉成仙後,用麻姑米製成晶瑩透亮的銀絲米粉贈送給王母娘娘的拜壽賀禮,由此麻姑米粉天下聞名,歷代皆為貢品。外觀潔白晶瑩、透明度好、粉條垂直、均勻。沸水煮6—8分鐘即熟,粉條不斷不糊,湯清如水;24小時仍保持原狀;食感清新爽滑,富有彈性。

做法

烹調方法:1.將米粉放入沸水中煮3-4分鐘,燜4-5分鐘.2.將米粉撈出,用冷水或自來水沖洗一分鐘.後即可製成湯粉或炒粉.湯粉:將米粉放入您喜愛的湯中煮2-3分鐘後再加入配料調味料即可食用.炒粉:注油入鍋,配料炒熟後放入米粉,再加少量高湯翻動.至炒熟即可食用.涼拌粉:將已煮軟的米粉放在沸水或高湯中浸幾秒鐘,然後放入備好調料的碗內攪拌均勻後即可食用.

[!--empirenews.page--]

黎川擂茶

簡介

擂茶,是黎川、廣昌山鄉人民家家戶戶都會的傳統手藝,擂茶的原料主要是茶葉,製作時將茶葉置陶盆,用尺許長的木梓擂茶棍頻頻轉成茶,加鹽醃制,放人罐中貯藏。吃時倒少許於碗中。舊時殷實富裕人家,還要加上炒熟的芝麻,油炸黃豆、花生仁、豬排骨等佐料,這樣衝開的擂茶,呈雞湯色,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沁人肺腑,不僅有茶葉的淡雅芬芳,更因吃時偶有幾粒芝麻、黃豆、花生仁嚼碎,一股奇香人口,令人心曠神怡。

擂茶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常年飲用、可消炎去疾,同時,它也是山村農戶招待客人的上等飲料。喝擂茶時,桌上擺著用盤碟裝著的油炸鍋粑、米面皮、饊子、油坨、鹽醃菜莖、豆子、花生、瓜子、板粟、紅薯片等,這些食雜果品,人們稱之為“搭茶”。這些搭茶,酸甜咸辣,五味俱全,別有風味,人們邊喝擂茶,邊吃搭茶,談笑風生,饒有興趣。喝擂茶成了村民交朋友,待人接物的一個重要方式。

歷史文化

黎川擂茶習俗自成體系,形成一個比較完美的習俗。黎川擂茶的習俗主要有:待客、擂茶份、燒茶三種形式。

(一)待客

黎川人熱情好客,具體表現就是吃擂茶。只要家裡來了客人,無論是春夏秋冬、白天、晚上;不管你是來自東南西北,是領導幹部,還是平民百姓;是親戚,還是鄰居;坐下來客套幾句,就湯擂茶給你吃。黎川擂茶為什麼要用吃,而不像喝龍井茶、鐵觀音、碧螺春等名茶一樣用喝。吃,是把食物等放到嘴裡,經過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喝,是指不要經過嘴裡咀嚼,直接把液體喝下去。如喝茶、喝酒等。黎川擂茶中有芝麻等香料,要經過咀嚼才能咽下去,所以黎川擂茶叫吃擂茶。

人們在品嘗黎川擂茶獨特風味,享受擂茶文化給你帶來的溫馨、祥和、文雅、快樂時;暢談國事、家事、天下事、身邊事,事事關心、事事都談。擂茶的美味使人通心舒暢,國強家富使人愉悅。這就是黎川擂茶在這和諧盛世的獨特魅力。

(二)擂茶份

黎川擂茶的擂茶份是怎樣形成,誰也說不清,反正是老祖宗傳下來的。

擂茶份是指每天上午十時左右,下午四時左右。每天到了這時必須吃擂茶。

擂茶份到了,就是一個人在家也會湯擂茶,慢慢品嘗。吃完擂茶時間還早,到鄰居家走走。這時鄰居家還在吃擂茶,等你一坐下來,鄰居家主婦就會湯一碗擂茶給你吃。你很自然會說:我在家剛吃完擂茶,就到你家玩,我真的吃不下。女主人就會說:你忘了,黎川人不是有句俗話“過個門檻吃三碗”,你今天最少得吃二碗,盛情難卻只好吃擂茶。

在八十年代前,有很多做手工的師傅上戶(主人請做手工的師傅到家裡)做工。如請木工師傅做結婚用的傢具,建新房,請裁縫師傅做衣服等等。到了擂茶份,家庭主婦就會裝好糕點、瓜子、花生,湯好擂茶,請師傅們休息吃擂茶。現在很多用品都是在商場、超市購買。上戶做手工的越來越少,只有農村建新房時,才有木工、泥工上戶。到了擂茶份,人們還是沿襲了傳統習慣,必須請師傅們吃擂茶。

在知識青年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年代,無論是春插還是“雙搶”,生產隊的幹部、貧農大伯、大媽、大哥、大嫂們,每天到了擂茶份,必須回家吃擂茶。他們也會很熱情的請“知青”到家裡吃擂茶,他們沒有刻意安排,很自然的今天張家,明天、後天鄧家、李家輪流叫“知青”吃擂茶。

現在農村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不管農事再忙,到了擂茶份,貧農大伯、大媽、大哥、大嫂們仍繼承擂茶份這一古老習俗,回家吃擂茶。

(三)燒茶

黎川擂茶有燒茶的習俗,就是家裡有好事、喜事,就得請親戚、朋友、鄰居們吃擂茶。請吃擂茶,黎川人稱燒茶。燒茶一個顯著的特點,除了“燒發始(xi)茶”白天請女客,晚上請男客外,其它燒茶習俗都是請女客,不請男客。這是為什麼?是不是母氏社會流傳下來的,女人的一種特權呢?黎川擂茶的這些奧秘,還有待我們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黎川擂茶的習俗很完善,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有的習俗成了歷史,新的習俗又不斷的產生。黎川擂茶習俗主要有:發始茶、七朝茶、落地茶、坐欄茶、踟(qi站)欄茶、學步茶、發蒙茶、升學茶、參軍茶、生日茶、進屋茶、殺豬茶、來會茶、思鄉茶、新年茶等等。

1、發始茶

發始茶,就是男孩子找到漂亮貌美的女孩子做朋友,經過一段時間的熱戀,並徵得雙方父母的同意,確定了婚姻關係(訂婚)。擇日女孩要去未婚夫家,第一次去未婚夫家,黎川人叫“發始”。這是人生的大喜事,所以要燒發始茶。女孩在未婚夫家住了幾天,擇日和未婚夫要回娘家,娘家也要燒發始茶。

發始茶,是黎川擂茶習俗中最主要、最隆重的習俗。燒茶前幾天家人就得做好充分準備,擂好茶渣,酥好香料。買好糖果餅乾、瓜子花生,通知親戚、朋友、鄰居們來吃發始茶。以往燒茶請鄰居,就是左鄰右舍幾戶人家。燒發始茶可是家裡的大喜事,要讓更多人分享,所以把鄰居的範圍擴大。如家住在鄉鎮所在地,鄰居的範圍擴大到東邊以那條路,西邊以那條街為界。在這個範圍內的居民都是鄰居,都得請來吃擂茶。在“生產隊”時期,整個生產隊的社員,都得請來吃擂茶,所以一般都得三、五天才能燒完發始茶。女鄰居來吃發始茶,要送一包餅或一包糖。女親戚則要送一、二斤麵條,四到八個雞蛋給主人。白天請女客,大嬸大娘、姑姑嫂嫂、婆婆媽媽、媳婦小孩、唧唧喳喳。走了一批又來一批,十分喜慶熱鬧。晚上請男客更熱鬧非凡,新媳婦要親自湯擂茶端給男客們,會抽煙的,還要新媳婦親自點火。有的說笑話,有的猜謎語。男客們二、三碗擂茶下肚後,還要猜拳吃擂茶。有的男客們一晚上少則吃三、五碗,多則要吃八到十碗。這樣能吃擂茶的人,黎川人稱“擂茶鉢”。

隨著兩個文明建設的深入發展,古老的發始茶習俗得以充實和發展。現在人們富裕了,燒發始茶的香料還是以芝麻、豆子、花生為主,新增加了葷香料(就是把瘦豬肉香菇油豆腐切成丁,用油爆炒),使獨特的黎川擂茶風味更加豐富。有的喜歡吃葷香料,有的喜歡吃素香料,還有的喜歡葷、素香料一起吃。水果、糕點要講究品質上檔次。吃擂茶更講究保健營養、文明健康。黎川人燒發始茶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更加喜慶,更加熱鬧。

2、七朝茶

七朝茶,是兩個相愛的人終於結合在一起,結婚的第七天要燒七朝茶。親朋好友祝福新人真誠相愛、早生貴子、長相廝守、白頭偕老。

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了,辦喜事一般集中在春節,春節一過就要去為事業而打拼。如果要燒七朝茶,新人早已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所以現在燒七朝茶的很少。但人們為了繼承傳統又不影響工作和事業,把燒七朝茶的習俗提前。新婚第二天回娘家,就燒回門茶,第三天就燒新婚茶。黎川人燒茶的習俗與時代同步,不斷發展光大。

3、落地茶

落地茶,是新婚夫婦有了愛的結晶。“呱”的一聲,一個新的生命誕生了。年輕的父母和家人聽到嬰兒的第一聲啼哭,欣喜諾狂。第一次看到柔嫩,而且還潮乎乎的小寶寶,無比興奮和激動。這是人生最最幸福的時刻,必須盡快將這一喜訊,告訴所有的親朋好友,讓他們一起共同分享快樂。嬰兒出生的當天,就得燒落地茶。落地茶要燒七到九天,第二年的正月初一,還要燒添丁茶。

黎川人至今傳承沿襲了燒落地茶的習俗。

4、坐欄茶

坐欄茶,是嬰兒學會坐,要燒坐欄茶。坐欄,是用竹子做好專供寶寶坐的一種傢具。小寶寶能坐了,坐能左右轉動頭部,有利於鍛鍊背部和頸部肌肉,對周圍世界就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坐是小寶寶生長髮育的里程碑,所以擇日要燒坐欄茶。

5、踟欄茶

踟欄茶,就是小寶寶學會站立,要燒踟欄茶。踟欄,是用杉木做好專供寶寶站立的一種傢具。站立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及大腦的平衡能力,開發智力潛能,並對大腦控制手、眼、腳協調的神經發育,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站立能鍛鍊下肢的肌肉,可促進骨骼的生長,為行走打下基礎,所以擇日要燒踟欄茶。

6、學步茶

學步茶,是寶寶學會走路,要燒學步茶。在站立的基礎上,寶寶的骨骼發展到能夠承受寶寶的自身重量,寶寶身體的平衡能力和四肢的協調能力加強,使寶寶能獨立完成行走的運動技能。寶寶學會了行走,對寶寶的骨骼、大腦、肺及液循環系統,都是一種很好的鍛鍊,從而使寶寶長得更高、更壯、更健康,為此擇日要燒學步茶。

現在坐欄、踟欄被學步車所取代,所以燒坐欄茶、踟欄茶、學步茶的很少。

7、發蒙茶

發蒙茶,是小孩開始上學,要燒發蒙茶。小孩上一年級,也就是小孩從“朦朧”逐漸走向“清醒”,是小孩走進知識殿堂的第一步。是提高小孩智力,長大成為社會有用人才的關鍵一步,是小孩一生中重要的轉折點,所以擇日要燒發蒙茶。

現在小孩要上學了,外婆家會給外孫送來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品,所以當天就要燒發蒙茶。

8、升學茶

升學茶,在五、六十年代,若某個家族或家庭有小孩考上初中或高中,那可是族人和家人的大喜事,真可謂是出了“秀才”,肯定要燒升學茶。

現在只有考上大學,走進國家的高等學府,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光宗耀祖,才會燒升學茶。

9、參軍茶

參軍茶,一人參軍,全家光榮;保家衛國,人人有責。家裡有人參軍,要燒參軍茶。

八十年代以後,燒參軍茶的逐漸少了起來。只有參軍後提乾,當了軍官回家探親時,家裡會燒茶慶賀,但提乾的畢竟少,所以現在燒參軍茶的很少。

10、生日茶

生日茶,小孩滿週歲,要燒週歲茶,十歲要燒初旬茶。老人家六十歲要燒花甲茶,七十歲要燒古稀茶。

現在人們富裕了,只要是生日就會燒生日茶。

11、進屋茶

進屋,是黎川人自己建好新房或購買商品房,搬進新居的專用名詞。

黎川人自己建房,動工前請風水先生或者懂風水的師傅,選定房子的坐向,確定地基的位子,擇吉日動土。動土不等於動工,吉日到了,在建房的宅基地內,先祭拜一番,鳴放鞭炮,再用鋤頭挖三鋤頭土,即為動土。動土後,過三天或者過三年,挖基礎建房都可以,但這時必須燒動土茶。

八十年代以前,建房大多是磚木結構,房頂正中央有一根大梁。現在建房都是磚混結構,要澆水泥封頂。當大梁上完或者樓頂澆完後,師傅們就會從梁上或樓頂上,將主人準備好的圓糍、包子、糖果、餅乾、硬幣等往下拋。這時地面上聚集了很多看熱鬧的大人、小孩,他們就會爭先恐後的搶師傅們拋下來的食品和硬幣,非常熱鬧,當天要燒上梁茶。

經過全家人的共同努力,脫貧致富,終於建成寬敞高大的新屋。擇日搬進新居,大擺酒席宴請親朋好友。在這喜慶的日子里,當然不能忘記老祖宗傳下來的習俗,燒進屋茶。

12、殺豬茶

殺豬茶,是“改革開放”以前,物資比較匱乏,一般人家要養一頭大肥豬也比較困難。如果有人家養了三、四百斤的大肥豬,那可是件大好事,殺豬時一定要燒殺豬茶。

燒殺豬茶和燒其它茶不同,香料里除芝麻、豆子、花生外,一定要有骨子。湯擂茶不能用開水,必須用骨頭湯。骨頭湯是用豬頭骨、排骨等豬骨頭(以前殺豬要把豬骨頭,全部從豬肉中取出來,不像現在骨頭和肉一起賣),在燒殺豬茶的前一天煮好,煮好的豬骨頭湯和豬骨頭要用盆子裝好;燒茶時把豬骨頭放在鍋內,取一、二碗原湯,加適量的水燒開,即可湯擂茶;待鍋內骨頭湯快用完時,再加原湯,加水燒開;這樣湯殺豬茶,既不會太油,又能保證客人們都吃到豬骨頭湯。

現在燒殺豬茶的習俗幾乎沒有了,但為了不使骨頭湯,湯擂茶的美味失傳。人們在燒發始茶、生日茶時,到市場上買豬骨頭煮湯,用豬骨頭湯代替開水湯擂茶,使豬骨頭湯擂茶的美味得以傳承。

13、來會茶

來會茶,是指“來會”的會首,在約定的時間必須湯擂茶。

“來會”是八十年代以前,民間的一種融資方式。主要有會首和會員組成,一般情況下,是會首家急著用錢,如蓋新房、娶媳婦等。會首邀十至二十人,多的也有三、四十人,來一盤會。在約定的時間,會員全部到會首家,會首必須燒來會茶。並且以後每月的今天,會員都要到會首家,會首都得燒來會茶,直到這盤會結束。會員們吃擂茶聊天,同時交會錢。如一股10元,共二十股,會首第一個收會錢,當天會首就可收到會錢190元。第二個月開始,如有三個會員要收會錢,那就必須抓鬮。會首分別寫出該月利息1元2角、1元、8角三種標的,誰抓到利息1元2角標的的,就收該月的會錢。這時會員只要付會錢8元8角,但會首要付會錢10元。會首負責收會錢,收齊後交給該月收會錢的會員。第三個月照同樣的方法抓鬮收會錢,但第二個月收了會錢的會員,付會錢要和會首一樣付會錢10元,依次類推。到最後一個會員收會錢,就可收會錢190元,是最大的贏家。

“來會”融資的方式,在當時幫助人們解決了不少困難。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們生活的富裕。“來會”融資的方式已不存在,燒來會茶也成了歷史。

14、思鄉茶

黎川學者塗景祚,字萬年;清順治十五年舉進士,任廣州推官。因思念家鄉的擂茶,辭官不做回家鄉煮擂茶,詩曰“投身宦海厭看花,倦鳥返林戀舊家,且汲新豐橋下水,風月亭上煮擂茶。”

解放前夕,不少黎川籍青年離開家鄉,跟隨國民黨軍隊一路撤退到台灣。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國民黨老兵陸續回到家鄉,一進家門,親人們就捧上一碗擂茶。老兵們手棒擂茶感慨萬千,激動的老淚縱橫:四十年了,我最思念的是家鄉的親人,再就是想吃家鄉的擂茶。四十年沒吃擂茶,今天終於吃到日思夜想的家鄉擂茶。我在家時就是“擂茶鉢”,我今天要多吃幾碗。我雖吃遍山珍海味,世界名食,但最好吃的還是家鄉的擂茶!回台灣時,親人們送來很多土特產,老兵們年事已高,不願多帶。但忘不了的是家鄉的擂茶,帶上幾罐茶渣和酥好的香料,回台灣和家人共同分享。

改革大潮蓬勃發展,聰明勤勞的黎川人,不僅在北京、上海、廣州等發達地區開公司、辦傢具廠,就是欠發達地區也有黎川人的公司和傢具廠 。年輕的黎川老闆們為了贏得商戰,不畏艱辛,日夜拼搏。經常出入大小酒店,有時喝得酩酊大醉,深夜回家,疲憊不堪。這時吃一碗家鄉擂茶 ,即可提神補氣,消除疲勞,又可以醒酒護肝,第二天照樣精氣神十足的在商戰中拼搏。

家鄉擂茶往往是春節回家時,帶上三、五瓶茶渣和香料。這對經常要吃擂茶的黎川人來說,卻是杯水車薪,很快就吃完。年輕的老闆們,為瞭解決思念家鄉擂茶的捆縛,並經常能吃家鄉擂茶,有的就把老娭毑、老阿婆接到公司或傢具廠,就地取材擂茶渣、酥香料。有的是年輕的老闆娘,自己學習製作擂茶的技藝。公司、傢具廠辦到哪裡,就把家鄉擂茶湯到哪裡,使黎川擂茶在那裡開花結果。這樣年輕的黎川老闆們,不僅贏得商戰獲取豐厚的利潤,而且還能經常品嘗家鄉擂茶的美味。

15、新年茶

新年茶,是黎川擂茶的一個重要的習俗。一般是從正月初一開始,家家戶戶輪流燒新年茶。也正是因為有燒新年茶的習俗,才使得黎川擂茶文化得以繼承、充實、豐富和發展。

黎川擂茶主要是宏村鎮、樟溪鄉、西城鄉、龍安鎮的下村、社蘋鄉的團星等地的人們,有吃擂茶的習俗。現在人們富裕起來了,在縣城所在地,日峰鎮的“福州城”“國安”“冠建”等小區購置商品房。老娭毑、老阿婆們大都進了城,傢具舊了不要,到縣城買新的。生活中很多雜七雜八的用品都不要,進城買新的。但“擂鉢”和“年柴”不能丟,跟著老人一起進城“享清福”。

前幾年只有闕家婆、鄧家婆、李家婆三、五個人,最多也不過是十來個人。近年來七、八十歲的老太婆就有四、五十人,她們把燒新年茶的習俗帶進了縣城。進了城的人們,春節期間都很忙,她們就把開始燒新年茶的時間,往後推了二、三個月才開始輪流請吃擂茶,一直要到九、十月份才能輪完。

人們的生活富裕了,擂茶在茶渣和香料方面沒有多大變化,還是芝麻、豆子、花生為主。但在點心上卻有很大的變化,洋糕點、洋水果,不是什麼稀罕物,無花果也應有盡有。老阿婆們高高興興、樂樂呵呵、談笑風生、說事拉理、其樂融融。

黎川擂茶文化魅力無窮,擂茶習俗豐富多彩。人們在這和諧社會里,安居樂業,幸福安康。老阿婆們總覺得這種輪流燒茶,仍然稱為燒新年茶不太確切。於是她們也與時俱進,把這種燒茶方式賦予具有時代特色的稱號“和諧茶”。

做法

黎川擂茶的製作主要有二大部分:一是擂茶渣,二是酥香料。

茶渣有普通使用的茶渣、臭腳根(魚腥草)茶渣和玉桂子茶渣。茶渣的主要成份有茶葉、大米、鹽、臭腳根、玉桂子等。茶渣的成份一般是茶葉一斤、大米一斤、鹽一斤半,臭腳根、玉桂子適量。

一、擂茶渣

茶渣製作的工具是擂鉢和年柴,擂鉢上口大30公分左右,底部直徑約12公分,內避布滿輻射狀溝紋形成細牙的陶制擂鉢。年柴是可食用雜木做成,主要有油茶木等。年柴長80公分,下端刨圓約6公分,上端扁平鑿一小孔,系上小繩,不用時可掛在牆壁上。

擂茶渣時,先把茶葉放入擂鉢 ,用雙腳或雙腿夾住擂鉢,雙手一上一下握住年柴,以其圓端沿擂鉢內壁,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不斷的擂動,直至茶葉擂成末狀後,倒入小茶盤;再把大米(必須在擂茶渣前四小時用水浸泡好)倒入擂鉢,直至擂爛大米;這時將擂好的茶葉末倒入擂鉢,加鹽、加適量水,擂成糊狀,用玻璃瓶或瓷罐裝好;這就是黎川擂茶使用最多、最普遍的茶渣。茶渣中鹽的成份較多,鹽有保鮮防腐作用,所以茶渣存放半年都不會變質。

臭腳根茶渣,是從野外採來的鮮臭腳根,去葉、兜,取其莖洗乾淨,放入擂鉢中擂爛,再加入茶渣,擂勻即可。因臭腳根是鮮草藥,所以臭腳根茶渣的保質期不能超過一個月。

玉桂子茶渣,將適量的玉桂子放入擂鉢擂爛,再加入茶渣,擂雲即可。因玉桂子是中藥,所以玉桂子茶渣半年不會變質。

酥香料

酥香料,實際就是炒香料。酥香料講起來容易,真正酥好就很難。年輕的姑娘、媳婦們都知道酥香料,但總是火候掌握不好。要麼酥過了頭,酥出來的香料有一股燒焦了的苦味。要麼沒酥到位,酥出來的香料不香不脆。直至今天,還是由六、七十歲的老娭毑(客家人稱祖母)、老阿婆親自動手酥香料。黎川擂茶的香料十分豐富,主要有芝麻、黃豆、綠豆豇豆、花生、鳳爪、骨子、飯乾娘等。

1、炒芝麻

炒芝麻,首先用水洗芝麻,去掉雜質,特別是沙子,洗乾淨芝麻控乾水份。鍋里不要放油,用旺火爆炒。待芝麻劈哩啪啦聲響完,芝麻顏色微黃,即可出鍋。放在茶盤里待芝麻涼後,用玻璃瓶裝好蓋緊。芝麻是黎川擂茶中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香料。

芝麻原稱胡麻,據說原產於非洲或印度,相傳是張騫通西域時引入中國。但現在經科學考證,芝麻原產於我國雲貴高原。在浙江湖州市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杭州水田畈史前遺址中,發現有古芝麻的種子,證實中國也是芝麻的故鄉。

芝麻可提供人體所需的維他命 E、B1、鈣質,特別是它的亞麻仁油酸成份,可去除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還有糖類、維生素 A、E 、卵磷脂、鈣、鐵、鎂等營養成份。維生素 E 、能防止過氧化脂質對皮膚的危害,抵消或中和細胞內有害物質游離基的積聚,可使皮膚白皙潤澤,有美容的作用。

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腎、脾經,經常食用黎川擂茶中的芝麻有補血明目、祛風潤腸、生津通乳、益肝養發、抗衰老等功效。

2、酥黃豆

酥黃豆,先用開水浸泡黃豆,待水溫降低後清除雜質,控乾水份;將植物油倒入鍋內,接著放黃豆用油炸,黃豆劈哩啪啦聲響完後,即可出鍋;放在盆子里,待黃豆熱氣退去,用玻璃瓶裝好蓋緊。黃豆是黎川擂茶中的主要香料之一。

黃豆,又名毛豆,中國是黃豆之鄉,其種植歷史有4000多年。

黃豆的營養價值最豐富,素有“豆中之王”的稱號,被人們譽為“植物肉的乳牛”。乾黃豆中含有蛋白質40%,為其他糧食作物之冠,相當於豬肉的二倍,雞蛋的三倍。

黃豆內含有一種脂肪物質叫亞油酸,能促進兒童的神經發育,亞油酸還具有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作用,所以是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的良好食品。

黃豆中還含有一種抑胰酶的物質,它對糖尿病有一定的療效,是理想的保健食品。

黃豆中所含的卵磷脂,是大腦細胞組成的重要部分;常吃黃豆對增加和改善大腦技能有重要作用。

經常食用黎川擂茶中的黃豆,能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對糖尿病有一定療效;能清熱解毒、營養皮膚、肌肉和毛髮,是理想的保健食品。

3、酥綠豆

酥綠豆,先將綠豆用冷水浸泡十五個小時,洗乾淨,控乾水份;將植物油倒入鍋內,再放綠豆,用油炸至綠豆全部爆裂後撈出,待綠豆涼後,用玻璃瓶裝好蓋緊。綠豆是黎川擂茶中的主要香料之一。

綠豆,原產印度、緬甸地區,在我國有二千年的栽培歷史。中國、緬甸等國是主要的綠豆出口國,綠豆是我國人民的傳統豆類食物。

綠豆具有抗菌抑菌作用,綠豆所含的單寧能凝固微生物原生質,可產生抗菌活性。綠豆中的黃酮類化合物、植物甾醇等生物活性物質有降血壓、血脂的作用。綠豆中所含有的眾多生物活性物質,如香豆素、生物鹼、皂甙等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細胞的數量或吞噬功能。綠豆蛋白鞣質和黃酮類化合物可與有機磷農藥、汞、砷 、化物結合形成沈澱物,使之減少或失去毒性,並不易被胃腸道吸收。

經常食用黎川擂茶中的綠豆對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糖尿病、腎炎有較好的治療輔助作用。綠豆還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明目等作用

4、酥豇豆

酥豇豆,先將豇豆用冷水浸泡五小時,去雜質洗乾淨;將植物油倒入鍋內,再放豇豆,用油炸至豇豆微黃後撈出,待豇豆涼後,用玻璃瓶裝好該緊。豇豆是黎川擂茶中的主要香料之一。

豇豆,原產於中東和印度,我國很早開始栽培,現在全國各地區都有種植。

豇豆能提供易於消化吸收的優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可補充機體的營養。豇豆含有B族維生素,能夠維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腸道蠕動的功能,抑制膽鹼酶活性,可幫助消化,增進食慾。豇豆所含的維生素C促進抗體的合成,提高機體抗病毒的作用。豇豆所含的卵磷脂有促進胰島素分泌,參加糖代謝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經常食用黎川擂茶中的豇豆,能增加營養、增進食慾、理中益氣、健胃補腎、通利小便、清熱解毒。

5、酥花生

酥花生,將花生洗乾淨,控乾水份;將植物油倒入鍋內,再放洗好的花生,用油炸至花生脫皮後撈出,待花生涼後,用玻璃瓶裝好蓋好。花生也是黎川擂茶中的主要香料之一。

花生又名金果、長壽果、番豆等,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於南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約於十六世紀傳人我國,現在全國各地均有種植。

花生果內脂肪含量為40%——45%,蛋白質含量為24%——36%,含糖量為20%左右,並含有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含量也很豐富,特別是含有人體必須的氨基酸,有促進腦細胞發育,增強記憶的功能。

花生中還含有A 、B 、E 、K等多種維生素,以及卵磷脂、蛋白氨基酸、膽鹼和油酸、脂肪酸、棕櫚酸等,可見花生的營養豐富而又全面。

經常食用黎川擂茶中的花生,能增加營養、增強記憶、延年益壽。

6、酥鳳爪

酥鳳爪即酥雞腳,鍋內放水燒開,把洗好的鳳爪放在鍋里燙一下撈出,切成花生米粒大小的顆粒,用鹽醃二天,再用植物油將鳳爪炸成微黃色撈出,待涼後用玻璃瓶裝好蓋緊。黎川擂茶中用鳳爪做香料比較少,解放前只有地主老財及有錢人才會酥鳳爪,一般平民百姓享用不起。現在人們富裕了,超市又有現成的鳳爪賣,所以酥鳳爪做香料的逐漸多了起來。

鳳爪也稱雞腳、雞爪等,多皮、筋、膠質大。雞是人類飼養最普遍的禽類,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4000年,雞的種類有烏雞、火雞、野雞等等。

鳳爪的營養價值高,主要含有豐富的鈣質和膠原蛋白,多吃能軟化血管預防高血壓。膠原蛋白含親水性的天然保濕因子,而且三螺旋結構能強勁鎖住水份,讓皮膚時刻保持濕潤、水嫩的狀態,散髮健康的光彩。

經常食用黎川擂茶中的鳳爪,能有效抑制高血壓,同時還具有美容保健的作用。

7、酥骨子

骨子即豬的脊梁骨,又稱龍骨。殺豬時將整條脊椎骨取下,用斧頭敲碎後,切成花生大小的顆粒,用鹽醃制兩天,用油炸成微黃色撈出,用小盆裝好,骨子一般兩三天就能吃完,所以一般都不會用瓶子裝。

豬,雜食類哺乳動物,在華夏的土地上,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就已開始飼養豬等家畜。

骨子,滋陰補腎、填補精髓,用於腎虛、耳鳴、腰膝酸軟、陽痿、遺精、煩熱、貧血等。

黎川人用骨子做香料湯擂茶,是人們自己家裡養了大肥豬,殺豬後要燒殺豬茶。燒殺豬茶時,湯擂茶一定要用骨頭湯,香料里一定要有骨子。現在養豬都是大型養殖場,人們自己家裡養豬的很少,所以骨子做香料的比較少。

8、酥飯乾娘

飯乾娘,是八十年代以前,物資比較匱乏。人們把剩下來的米飯,拿到太陽底下曬,曬到快乾時。用手把米飯揉散成一粒一粒,直到曬乾,然後用植物油將飯乾娘炸成黃色出鍋。八十年代以前飯乾娘成了黎川擂茶的主要香料,現在人們懷舊時,才酥飯乾娘做香料。

[!--empirenews.page--]

樂安驢肉

簡介

樂安驢肉,是樂安當地的特色菜餚,以純真健壯的毛驢,採用百年老湯新水,配以芳香天然佐料20余種鹵制而成,食之具有壯心、補腦、健胃、強身壯骨之效,可增進智力,延緩衰老,素有“百肴之長”之稱。

樂安菜餚驢肉為正宗祖傳,由崔姓祖先(現居廣饒鎮十一村)研制,始於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縣城崔武舉奉薦北京御膳房兵部差務府,專供食用,久負盛名。本品選料精細,以純真健壯的毛驢,採用百年老湯(老湯可連續使用,使用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今用老湯乃“文革”前裝入壇中密封壇口,挖坑深埋土中保存至今)新水,配以芳香天然佐料20余種鹵制而成。鹵成後的驢肉色澤鮮亮,濃香四溢,味美可口,風味獨特,食後回味余久,為今廣饒縣的一絕。

做法

主料:鮮驢肉50公斤。

調料:八角100克、花椒100克、肉楚50克、丁香50克、桂皮30克、良25克、白芷30克、草果50克、白蔻20克、小茴香30克、肉桂20克、砂仁50克、硝酸鈉50克、老湯50公斤、鹽2公斤、清水30公斤。

制法:老湯、清水注入鍋中,將八角、花椒、肉寇、丁香、桂皮、良姜、白芷、草果、白蔻、小茴香、肉桂、砂仁等裝入布袋中,捆好口,放入鍋中,同時也用清水洗去驢肉血污放入鍋中。上面放上鐵箅子鉢壓實。大火燒開,用中火煮3小時。在煮制過程中加入鹽。再將硝酸鈉放入鐵手勺中,在中火上燒溶,燒溶後倒入鍋中,再燜煮8~10小時。撈出晾涼,切片裝盤即可。硝酸鈉使用數量為0.1%,使用硝酸鈉後,鹵成的驢肉呈胭脂紅色。特點:顏色鮮艷、濃香四溢、味美可口,是佐酒佳餚。

[!--empirenews.page--]

凍米肉丸

簡介

凍米肉丸,是江西臨川縣傳統的漢族名菜,既是小吃又是佐餐下酒的佳餚。為粉食品,凍米鬆軟。肉丸鮮嫩,沾白間紅,十分美觀。有貧血調理,消化不良,補虛養身,調理滋陰之功效。

做法

材料主料:豬肉(肥瘦)300克輔料:米飯(蒸)50克,蝦米15克,荸薺65克,火腿10克

調料:小蔥8克,料酒15克,味精3克,胡椒粉1克,鹽3克

做法:1.在冬天把糯米飯放在寒冷的地方凍實後,撥散開,用手將飯粒逐個壓平,曬乾,用時水泡回軟,瀝乾水分即成凍米;2.將豬肉洗淨剁成肉餡;3.蔥洗淨切成細末;4.荸薺去殼,洗淨,用刀拍破,改刀切成細末;5.海米加料酒、蔥姜上屜蒸一下,晾涼切成細末,(揀去蔥、姜雜物);6.熟火腿切成細末;7.把肉餡放入盤中,放入荸薺末、海米末、味精、料酒、胡椒粉、精鹽、用筷子攪勻,邊攪邊打入適量水,攪好後,再擠成小丸子;8.將小丸子放入凍米碗中,使丸子表面均勻的粘上凍米;9.粘上凍米的小丸子再放在一個盤子中,上籠蒸20分鐘,取出時撒上火腿末即成。特色:凍米鬆軟,肉丸鮮嫩,沾白間紅,十分美觀。

[!--empirenews.page--]

樂安霉魚

簡介

樂安霉魚,又稱“狀元魚”,相傳是南宋高宗賜名,屬樂安本土的漢族風味名吃。用碗裝霉魚塊,加上蔥或蒜花和味精,並可加入少許香油,蒸熟即可食用。其製作多在冬季進行,有冷藏設備可長年製作。多用草魚,也有用大頭魚、鯉魚等。

做法

製作:

將魚剖除腹腔內臟物(有的還將魚頭切去)倒掛晾乾後,切成塊,加鹽拌勻,待兩三天後再拌辣椒粉,並逐塊放人乾潔的瓶中,加入少許燒熟的菜油,加蓋封存(可經冬歷春保存)。一般在15至20天後,即可按需量取出煎或蒸制,供食用。

燒制:用植物油煎熟霉魚塊,加少許水、蔥或蒜、酒娘、味精混勻,至沸,即可食用。蒸制:用碗裝霉魚塊,加上蔥或蒜花和味精,並可加入少許香油,蒸熟即可食用。

[!--empirenews.page--]

滸灣油面

簡介

滸灣油面,是金溪縣傳統名牌產品,古為貢品,人稱“龍鬚貢面”。以優質麵粉、茶油、薯粉、食鹽等原料,手工精制而成,細如游絲,爽而不膩,滑而不糊,營養豐富,健胃催乳。簡單時可作清水面,佐以味精、辣醬即可食用;講究時可用雞湯烹煮,加以肉絲、蛋皮、黃花菜、黑木耳等等佐料,味道鮮美。

歷史文化

滸灣油面明末就見諸市場,清代曾被選為宮廷食品。民國時,精裝油面採用紅漆木盒包裝,木盒外雕刻有龍鳳呈祥、百年好合、錦繡河山等圖案,並配描金品名和作坊字號、烹調說明,秀氣精美。

金溪油面生產地在滸灣,因其地處交通要道,人員流動快,信息靈,原料充沛,自然形成生產基地。油面的製作工藝特殊,雖然在清朝後期一些鄉村也有生產,但質量卻無法與滸灣生產的油面相比。新中國建立前,滸灣生產油面的作坊主要有美芳齋、森和興、利芳福、何源和等多家。當時生產的油面主要供富人享用,普通百姓只有在喜慶日或節日時少量購買招待貴客。新中國建立後,油面作坊逐步改為公私合營,後作坊全部收歸滸灣糧油加工廠。1982年,滸灣油面廠專門生產龍鬚貢面,產量大為提高,1997年達到250噸。 滸灣油面烹調簡單,包裝講究,民間常用做饋贈親友的禮品,寄予吉祥之意。人們每逢壽誕、婚嫁、嬰兒出生,不論貧富都會吃上一頓油面,以示長壽吉祥心願。

[!--empirenews.page--]

金溪米粉

簡介

金溪米粉,是江西撫州市金溪縣的傳統名吃,歷史悠久,其主要製作原料是優質晚米,經過浸米、磨漿、濾乾、採漿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金溪米粉三種吃法:涼拌米粉、炒米粉、煮米粉。

與其他地方所產的米粉不同,金溪米粉對粉的韌性要求特別高,未煮的生粉根根結實、透明,煮後的熟粉條條細嫩、潔白,具有久泡不爛、久炒不碎、韌而不硬的特點。

做法

涼拌粉:

先將米粉放入水中煮熟,後將熟粉從熱鍋中倒入冷水盆中快速降溫,放入簸箕中將水濾乾,待吃時可依據氣溫隨意地選用熱、冷開水,用笊籬裝上米粉飛快地在水里浸上三秒鐘,麻利地抖乾笊籬內的殘水將粉倒入碗中,放入鹽、胡椒粉、味精(雞精)、醬油、麻油(香油)等調味料,以及蒜末、蔥花、咸蘿蔔乾、油炸花生米等輔菜,最最重要的是加上辣椒醬,拌勻後即可食用。涼拌粉具有“韌、爽、鮮、滑”的特點。由於米粉本身筋道,再加上煮熟後馬上入水冷卻,使得米粉絲毫不綿軟,韌性十足;在吃之前又浸一下水,目的是防止由於米粉放置後產生的粘連,過水濾乾能保證粉條吃起來根根清楚、條條滑溜;再加上由以上輔菜佐料拌起來,頓時令人脾胃大開。

炒粉:

先將米粉放入熱水中煮八分熟,然後撈起晾乾,炒粉時,先將油下鍋,燒熱放幾片事先用鹽醃入味的鮮肉,略炒後加蔬菜,將肉和菜炒熟後,再將事先晾乾的粉絲放入鍋中,稍稍加入幾湯匙開水,將粉與肉、蔬菜炒勻後,加少許醬油、胡椒、辣椒醬,炒勻後即可裝盤食用。其特點是味鮮且香。

湯粉:

其做法是把切好調味的豬牛雜放入小鐵鍋中煮熟,倒進盛有米粉的碗中,加上蔥花、味精、胡椒、麻油。這種米粉味道十分鮮美。

[!--empirenews.page--]

蒸子糕

簡介

蒸子糕,是一種頗具特色的小點心,它以糯米、粘米、糖為原料,隨吃隨蒸,不需等候,鬆軟、香甜,老少皆宜。經營者挑擔上街,一頭為放盤碟、筷子和原料的矮小櫃櫥;一頭爐灶上放一特製的鐵皮壺。

糕模用雜木雕成,上端為直徑2.5釐米、深約1釐米的梅花形圓格,有蓋,下裝頂把。糯米與粘米磨粉後撒水拌成小顆粒,蒸時將粉裝入糕模,刮平,放少許黃色中菊糖於中央。蓋好置於鐵皮壺口,利用壺中蒸氣衝熟,幾秒鐘即可食用,置於盤碟中,形狀美觀。如同朵朵潔白的梅花。

歷史文化

傳說唐代曾考中進士拜潯陽令,後游廬山遇異人傳授長生訣,成為“八洞神仙”之一的呂洞賓,頭戴華陽巾,身穿黃袍衫,腰系絲縧,背插寶劍,手持雲帚,腳登雲靴,瀟灑飄逸地雲遊各地。這日來到豫寧(唐代武寧曾名豫寧),見這裡餓殍遍地,充不了飢。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便化作一名老者,以施捨米糕救濟災民為名,將丸藥研碎,置於糕心。眾人吃了此糕,霍然而愈,飢餓全無,大地又重現生機。呂洞賓救治百姓之後,入錘鼎山(又名呂仙岩)繼續練丹,至今該地尚留有丹井、丹灶、藥臼遺跡。後人在山下建玉清宮立像祀之,以紀念這位救民於難的“詩酒神仙”。

[!--empirenews.page--]

芋糍

簡介

芋糍,是撫州市黎川縣的漢族特色小吃,用芋子製作。一碗芋糍端在手裡,紅的辣椒,白的蔥頭,綠的蔥花,黃的姜絲,碗中漂著幾個圓溜溜土頭土腦的芋糍,真是色香味俱全,能不令人大動食指.吃吧,還等什麼,趁熱吃才有味,吃冷的肚子會痛.一碗下肚,早已是額頭冒汗,大呼過癮。

做法

選取易爛的芋子,蒸熟煮爛皆可,去皮冷卻,尚有餘溫,加入適量碾細的紅薯澱粉.揉勻,摘成小坯子.餡子依各人口味自定.常用的就是冬筍,香茹,肉,蔥,有時也用茭白,香茹,目魚等,包蘿蔔絲那只是擺攤子賣的人出於經濟考慮才用的。否則,用那麼好的料——"哪有那麼多娘來嫁"。包好芋糍就做湯,湯做得好對於芋糍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做湯要心狠,旺火爆鹽,蔥白,熗辣椒,八角,澆上水酒,倒入大骨湯,燒開,調好味.一個一個放入包好的芋糍(一起放下去會粘在一起),煮至浮起變色就可以了。

[!--empirenews.page--]

資溪酒滷雞

簡介

酒滷雞是江西資溪縣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漢族風味小吃。它不用五香調料或其它中藥香料,而是採用幾種江西名酒為鹵汁,用高壓鍋高溫鹵制,再經熱油炸酥,切配裝盤後,澆、蘸上特製的復合型味汁,烹制時,很遠就能嗅到濃郁的混合酒香味。成品雞皮呈金紅色,皮脆、肉香、骨酥,食時蘸上味汁,滿口生香,回味悠長,這種滷雞的保鮮期也較五香滷雞長。

做法

首先選用仔雞,宰殺除去內臟,控乾水分,用適量精鹽將雞內外均勻擦一遍,醃漬4-5小時。其次備特曲,麻菇酒,黃酒,啤酒,食鹽,乾辣椒,。再起油鍋,放入豬油白糖,不停炒拌,等糖化起泡,糖泡由大變小,顏色由白轉黃,由黃轉黑時,迅速倒入冷水即成糖色。將糖色與上述原料混合在一起,倒入高壓鍋內,再將醃制好的仔雞放入,密封後用中火燒至高壓鍋煸放氣泡時,改用文火燒10分鐘左右,待雞可用竹筷戳動時取出。再起油鍋,油熱五六成時,用筷將雞眼球戳破,放入鍋中炸至雞皮呈金紅色、骨酥時撈出,趁熱用麻油將雞身擦一遍,再用刀切成條形,擺在盤中,食時蘸上味汁即可。最後調制復合味汁。將鍋燒熱,放入植物油,將豆瓣、芝麻醬、煸炒片刻,再放入大標沫炒出香味,順序加入辣椒醬、醬油、薑末、味精等調料,拌和均勻起鍋,分裝成若干小碟,隨雞上桌。

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