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做菜網!

丹東小吃大全_丹東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 愛料理 編輯:愛料理 訪問手機版

丹東生態環境極佳,水質優良,林木茂盛、資源豐富,人均佔有水量是全國人均水平的1.5倍,森林覆蓋率達66%。

特色小吃有:黃蜆炒米叉子、酸菜燉白肉腸、花開富貴葉子魚、雲龍探海宴、金蟬戲牡丹、凱萊銀絲、米叉子、丹東燜子、百樂熏雞、黃鑲玉螺、炒餷子、丹東酸湯子、粘餑餑、泡菜炒肉、粘火勺、蝦爬子、橙香牡蠣麵條魚、涼拌黃蜆子

金蟬戲牡丹

簡介

金蟬戲牡丹,為丹東名菜,是以黃海對蝦和小人鮮(黃海貝類)為主料,以香菇魷魚泥、青紅椒絲為輔料,以高檔鮑汁為主調味品精心烹制而成。

將鮮大海蝦去皮和頭,將蝦肉拍成片,再用水氽熟,成花瓣形。另將小人鮮和調好的魷魚泥,製成金蟬形。最後將熟的金蟬和滑炒牡丹蝦片合成在大圓盤中。其特點是,造型逼真、色澤分明、口味滑爽、營養豐富。

做法

主料:去皮青蝦500克、油菜幫50克

配料:紅椒10克、瓜皮10克、花椒籽16個、火腿50克、雞泥50克、冬瓜皮80克

調料:鹽10克、絲10克、豬油5克、乾澱粉500克、水淀粉10克、味素5克、色拉油10克

1、將油菜幫雕刻成蟬狀,抹上雞泥,把姜絲、瓜皮、紅椒改成絲,擺在蟬上,做成花紋火腿,改菱形片,做成翅膀,花椒籽做眼睛。將金蟬雛形放在抹上大油的盤子中,上屜蒸3分鐘後待用,冬瓜皮刻成牡丹花葉狀。

2、青蝦脊背開刀去沙線,用澱粉鋪底,並用走捶打擊成蝦片狀待用,紅椒切末待用。

3、勺內加水2500克,燒開後逐個下入蝦片,水沸後,蝦透紅撈出。勺內加油,下入燙好的蝦片,加精鹽調味,用水淀粉勾芡,淋明油出勺。

4、冬瓜皮燙綠後撈出,投涼後待用。

5、把做好的蝦片在盤中擺成3朵牡丹花狀,撒上紅椒末,配上牡丹花葉,圍擺上金蟬點綴即成。

[!--empirenews.page--]

酸湯子

簡介

酸湯子,是純正的滿族小吃,這種食品由利溪地區崛起,延長至寬甸、新賓、通化,直至長白山一帶地區的主食。是玉米製成的,形狀和顏色都類似餷子,比餷子粗些,顏色淺些。因為經過發酵,味道要比餷子酸很多。

它的做法是把玉米在水里浸泡一星期左右,之後用磨磨成水面,再用細紋布袋將水面里的粗渣子過濾掉,然後把過濾後剩下的細面放在缸里進行發酵,到有點酸味的時候撈出來,就變成湯麵了。現在這酸湯子不僅在滿族的莊戶人家能吃到,到城裡的滿族風味飯店裡也可以點到這種食品。

做法

玉米碎(苞米茬子)洗淨,置廚房內陰涼處,用冷水浸泡十數日(時限依室溫而定),使其自然發酵。待微有酸味時,撈出清洗後,用水磨磨成糊狀(俗稱水面),再用布口袋控去適當的水分,之後取出放在陰涼處或者是團起來放在室外冷凍,以避免腐敗變質。

在食用時,鍋內放清水燒開,待水燒開後,將成團的湯麵放入鍋里氽一下,等到表面呈半透明狀時,撈出置於盆內,用勺子或筷子將面團打散,再用勺子取適量開水倒在湯麵上,同時不斷攪拌,使湯麵更多地熟化,產生足夠的粘度,攪拌均勻備用。

維持鍋內的水沸騰,取適當大小一團湯麵合在雙手中間,雙手十指用力內合,壓在面團上,使其在壓力作用下進入夾在一個指縫內的湯套里。(湯套:是將一薄鐵片剪成一個銳角的扇面,然後將其捲成的一喇叭狀小鐵筒。製成的湯套大約一寸半長,大頭比手指略粗,小頭比筷子略細,使用時大頭朝手心方向,小頭從指縫間穿出。)

同時需要甩動雙臂,使得湯麵從湯套內躥出後在空中被甩成弧線狀,落到下面沸騰的開水鍋里。擠一下,躥出一條,需要避免甩到鍋外面,也要鍋內的麵條堆積一處,粘連成團,如果成堆,及時用勺子攪開,等到面全擠完後煮上片刻,即可連湯盛起食用。 如沒有湯套,也可用手攥,讓面從虎口擠出,只是這種條粗細不均。因為是用雙手“攥”出來的,所以做這種食品的過程叫“攥湯子”。

[!--empirenews.page--]

吊爐豆腐

簡介

吊爐餅+豆腐湯一起吃在丹東很普遍。

吊爐餅,漢族傳統麵食,用溫水和面,水的溫度和用鹽量隨著季節變化而增減。餅片擀好後,上炭爐烤制,上烤下烙,全透出爐。成品形圓面平,呈虎皮色,層次分明,外焦里嫩,清香可口。

[!--empirenews.page--]

黃蜆炒米叉子

簡介

黃蜆炒米叉子,以米叉子為主料,以黃蜆子肉韭黃、胡蘿蔔、元蔥等為輔料,加蒜沫、香油等調料,煸炒而成。色澤金黃,口感滑嫩筋道,味道鮮美乾香。乃丹東最具特色小吃之一。

米叉子是由滿族食品“酸湯子”演變而來,“酸湯子”是滿族家庭最常見的主食,但酸味較大。後來,為了適應大多數人的口味,逐漸演變成不那麼酸的米叉子。米叉子可炒可煮,是丹東獨有的食品。金秋時節,丹東沿海特產“大黃蜆子”正是鮮肥味美之時。取其肉,配以少許韭黃,與米叉子合炒或合煮,實惠有美味。

歷史文化

米叉子是由滿族食品“酸湯子”演變而來的。“酸湯子”是滿族家庭最常見的主食。《奉天通志·禮俗三·飲食》載:“取二斤玉米粒放入缸內,加水漚泡至酸(不要變臭),撈出,遂用磨推成水粉,再用吊包布濾出殘渣,濾過的水粉沈澱後,放在鋪了一層硝灰(草木灰)的吊包上面,用硝灰吸乾其水分,然後倒在盆里用溫水調解均勻,遂用湯子套將面團攥成麵條形,下入沸水鍋中煮熟,撈出,盛在碗內,拌以調料即食。”

“酸湯子”酸味較大。後來,為了適應大多數人口味需要,生產工藝有所改變。就在“酸湯子”的基礎上演變出了米叉子。米叉子沒有“酸湯子”那麼酸。米叉子富含粗纖維、蛋白質等,可炒可煮,是丹東獨有的食品。金秋時節,丹東沿海特產“大黃蜆子”正是鮮肥味美之時。取其肉,配以少許韭黃,與米叉子合炒或合煮,實為經濟實惠的佳餚美味。

[!--empirenews.page--]

粘火勺

簡介

粘火勺是滿族食品,稱粘火燒、粘乾糧。是以糯米、粘高梁米、大黃米或小黃米為主要原料,經過浸泡發酵和水洗之後,帶水磨成粘面子,淋乾後分成小團,按壓成面餅,中間夾以煮熟的小豆加糖的豆沙餡,還有以烘熟的芝麻加些鹽末當餡,叫芝麻鹽。再壓成小厚餅,上鍋烙熟。此餅皮粘、餡甜,營養豐富,是冬季和春節期間民間的主食乾糧。農家烙粘火勺,往往一次烙上數百個,烙好後,放倉房大缸中以雪凍之,食用時,取出放鍋中餾一下即可。

歷史文化

滿族的飲食習慣與東北地區的動植物資源及民族宗教信仰有著直接關係。在以狩獵和採集為主要衣食來源的時期,他們的飲食以獸、禽肉及山林里的乾鮮果為主。農耕經濟佔主導地位後,雖然改為以糧食為主食、以肉菜等為副食的飲食結構,但在很多方面依然保持著某些狩獵民族的傳統特徵。 麵食是滿族人喜吃的傳統主食,過去統稱為“餑餑”。如東北農村常見的粘豆包、粘火勺、“驢打滾”(豆面餑餑)、蘇子葉餑餑、波力葉餑餑、粘糕、打糕等,大多是用黃米面為主料,包以小豆餡蒸制而成,有的外麵包上波力葉、蘇子葉等樹葉、菜葉,一是借其清香味,二是避免蒸熟後粘在屜上。在城鎮裡,還有一些滿族風味的點心,北京稱為“滿洲餑餑”。其特點多是以加入乳酪蜂蜜和榛仁、仁等製成的香甜口味為主。仍然保留的“薩其瑪”,就是烹炸的麵條用乳酪和蜂蜜粘合在一起,再切塊食用,是一種大眾化的滿族點心。還有一種至今仍在東北地區廣泛食用的滿族麵食俗稱“湯子”,是用加水發酵的蕎麥面(現多用玉米面),通過戴在手上的喇叭筒形“湯子套”,把面擠成條狀直接入鍋,邊煮邊擠,類似麵條但味道更加爽口。 養豬是滿族傳統的家庭畜牧業,所以他們定居並以農耕為主業後,豬肉成為最喜食用的肉類。受薩滿祭祀文化的影響,豬肉的民間做法以煮、燉為多,都是切成較大的塊(片)烹制,吃起來既“解饞”又“頂餓”。比如東北地區常見的紅燒肉、方子肉、拆骨肉以及最著名的“白肉血腸”等,都是這種風味。除時鮮蔬菜外,滿族人還十分喜食蘑菇木耳等山林里生長的菌類食物以及冬天每家都漬的酸菜和以薯、豆類製作的粉條,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鮮菜較少時,這些幾乎是燉肉和吃火鍋時必不可少的原料。 滿族民間和宮廷的許多特色食品,後來經過加工成為酒樓飯店中的美味佳餚。其中最著名的是民國以來流行的“滿漢全席”。包括乾果、鮮果、冷拼、熱炒、湯類和主食等十幾道 、上百個品種,其中不僅點心類麵食基本上都是滿族風味,而且菜餚中烤乳豬、扒熊掌、燒鹿尾、燉猴頭蘑等許多菜餚也是以東北特產的原料和滿族傳統的做法烹飪而成,加上其精緻的餐具,典雅的菜名和繁多的就餐禮儀,成為滿族飲食文化在較高層次的體現。

做法

粘火勺的做法也不算費事,因其是粘食,故製作用料要選用粘玉米、粘大米和大黃米之類,用上述同樣方法磨成水面,去掉雜質,即可備用烙制粘火勺了。其餡將選用精品小豆煮熟搗碎,烙制時,可將燒熱的鐵鍋邊壁上擦油少許(以防嘎巴鍋),再用備好的粘米麵包上豆餡拍成小餅狀,貼在鍋里烙制而成。

[!--empirenews.page--]

波羅葉餑餑

簡介

波羅葉餑餑是滿族食品,丹東的滿族人,對這種滿族食品是情有獨鍾的,一般在農歷四五月間,上山採集嫩而大的波羅葉子,回家洗淨待用。將糯米或黃米以水浸泡數日,磨成面,擀成薄餅煮熟,再以小豆煮爛搗成豆泥包於其中,把波羅葉內面塗一層油裹於其外,蒸熟後去葉食用。波羅葉餑餑略帶柞葉的清香,食之頗具風味。

波羅,又作“波勤”,“波離”,即柞樹,亦稱“橡子樹”。滿語“波羅”。 其義為米或米穀。這反映出滿人先祖在原始社會時,除獵取野獸充飢外,也採集橡實為食。東北山林中到處都有橡子樹,他們以橡實為補充食品,稱之為米穀是可以理解的。後來,他們學會了農耕,自然也稱真正的米穀為“波羅”。但他們仍把橡子樹稱為“波羅木”。

歷史文化

傳說滿族人的先祖是靠打獵為生,在打獵收穫不足以充飢時,也採集橡子樹的果實吃。當時,他們稱橡子樹為“波羅木”,稱橡子果實為“波羅”。後來,山上的野獸越來越少,打獵越來越困難,滿人的祖先就學著漢人的樣子,慢慢地學會了農耕。

然而,滿族的先祖們由狩獵時代變為農耕時代的初期,人們由吃野獸肉改吃五穀雜糧肚子總是感到不適。特別是到了夏天,總是腹瀉。一拉肚子,便渾身無力,不要說上山打獵,就是下地種田也乾不得。這樣一來,地也荒蕪了,人也憔悴了,眼看著滿部落的人都要完了,可人們一點辦法也沒有。正在萬分焦急、走投無路的時候,一天晚上,大家不約而同地做了一個相同的夢: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子,自稱是王母娘娘的七仙女中的老三,反復向他們說著一句話,“別忘了舊波羅”。誰也記不住她說了多少遍。等仙女上天了,大家也都醒了。第二天,大家說出昨夜的夢,都感到奇怪。“舊波羅”是指什麼呢?誰都解釋不了。這樣的夢大家一連做了三天。大家雖然知道這是仙女在給他們指點什麼,但又苦於不解其意,感到十分苦惱。第四天,全部落的人聚在一起,研究這個夢預示著什麼。大家七言八語,說什麼的都有,但總得不到一個滿意的答案。最後一個白鬍子老者乾咳了一聲,慢條斯理地說:我琢磨著,這是仙女在拯救我們。現在我們把谷米叫做“波羅”,但我們的祖先是把橡子樹叫做“波羅木”,把橡子叫做“波羅”的。仙女告訴我們不要忘了“舊波羅”,是不是告訴我們要治好大家的拉肚子病,要用橡子樹。但橡子果實不好吃,我們試試用“波羅葉子”包餑餑吃,看看靈不靈。大家覺得老人說的有理,就派人採了些波羅葉子,包在餑餑的外面,蒸熟吃。吃了幾天,大家的腹瀉病慢慢地好了。從此以後,波羅葉餑餑成了滿族人非常喜歡的食品。為感謝仙女的指點,他們還做成各種各樣的波羅葉子餑餑祭奠她。

做法

一般在農歷四、五月間,上山採集嫩而大的波羅葉子,回家洗淨待用。將糯米或黃米以水浸泡數日,磨成面,擀成薄餅煮熟,再以小豆煮爛搗成豆泥包於其中,把波羅葉內面塗一層油裹於其外,蒸熟後去葉食用。另一種作法是:將高粱米或苞米碴子浸泡磨面,浸乾成面糊狀,再把面糊抹在波羅葉的正面,包韭菜豆角豇豆之類時令鮮菜切成的餡,蒸熟後去葉食用。波羅葉餑餑略帶柞葉的清香,食之頗具風味。

[!--empirenews.page--]

米叉子

簡介

說起丹東的美食,首屈一指當屬叉子,其中尤以孤山米叉子最好,在孤山,米叉 子、醬肉、豆腐腦被冠以“小吃三絕”的名號。

“叉子”在丹東都寫成米字旁加一個“叉”,因為打不出這個字,故只能寫“米叉”,音為cha(第三聲)。尷尬的是,歷經幾百年傳承,現今仍倍受家鄉人喜愛的它,尚沒被各類漢語字典“認可”。它便是米叉子。“米叉”,是丹東人自己造出來的字。在電腦軟件推出拼字功能之前,丹東從大酒店到小餐館,對於這道常被客人點到的主食,要麼靠手寫,要麼打印成“米叉子”,才能把它體現到菜單上。

丹東小城有這麼一說:來丹東不看鴨綠江,算你白來了;來丹東不吃米叉子,算你白吃了。米叉子在丹東隨處可見,無論是街頭小吃點,還是星級飯店,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米叉子早先是滿族人的食品,以玉米為原料,發酵後磨成水面,經沈澱,用手工或模具製成筷頭粗細的光滑條狀。炒時,一般先把米叉子在涼水里浸泡幾分鐘,拔了酸氣,接著放肉末爆鍋,拌以韭菜、蔥花等與米叉子搭配,炒出來的米叉子筋道、鮮嫩。

除了炒,米叉子還可以煮,丹東人俗稱“湯米叉子”。鍋里放少許油,用蔥花爆鍋之後,放入韭菜、白菜或者其它青菜,略炒一下,加上水,水開後倒入米叉子,煮熟後調味就可以出鍋了。

歷史文化

據說,米叉子是由中國古代金王朝時期的女真人最先嘗試製作的。照此計算,到今天,它已有近八百年的歷史。

民間流傳,完顏阿骨打率領女真族人在今東北一帶建立金王朝後,與周邊其他民族戰事不斷。一位年邁守寡的母親有兩個兒子,都娶了媳婦各自成家。兩個兒子從軍後,老太太和二兒媳一起生活。某年因為天災,大地欠收,生活本就拮據的二兒媳家斷了糧。二兒媳只好到大嫂家借糧,可她的大嫂只給了倒在泔水缸里發酵碎玉米。那是當時女真人做完澱粉後,要麼丟棄要麼餵豬的廢料。

二兒媳將這些散髮著酸味的碎玉米帶回家後反復淘洗,磨成水面,之後擠壓成麵條或炒或煮。沒想到,老太太品嘗後大贊好吃,一個勁地誇二兒媳不但孝順還手巧。此事傳開後,完顏阿骨打特地前去品嘗了這種變廢料為美味的東西,並極力在本族推廣製作。

到了近代,這位孝順二兒媳婦誤打誤撞,以發酵玉米製作麵條的方法,已經成了女真族後人,也就是滿族人進行粗糧精細加工的最常用技藝。《奉天通志·禮俗三·飲食》中有一段關於滿族人製作米叉子(志文中稱餷子)的記載:“適逢秋末冬初,家家皆將玉米置於缸內,加水漚泡至酸。撈出,以磨推成水粉。坐清(即沈澱),撇水,則上為精粉,下為粗面。以硝灰(草木灰)吸水,壓面成條,遂成餷子。”

[!--empirenews.page--]

百樂熏雞

簡介

百樂熏雞,又稱:“百樂燒雞”、“田家熏雞”,是遼寧省丹東市的傳統名食,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因做工精細,味道極佳。

做法

1.選料:選擇健康無病的活雞為主料,要體重適中,個體豐滿。

2.配料:除煮雞老湯之外,還需丁香、大料、茴香、花椒、山柰、砂仁、肉蔻、桂皮、陳皮、肉桂及食鹽、蔥、姜等調料和草藥。這些佐料的用量要依老湯的多少和季節不同而靈活掌握。

3.宰剖:將活雞宰殺,放淨血,即入熱水中浸燙,煺盡羽毛。宰殺下刀部位應在雞下喙1釐米處,刀口不要超過3釐米。開膛去內臟則在雞右翅下和臀尖處下刀,刀口不超過3釐米,取淨內臟後,用清水洗淨雞身內外,瀝乾水。然後將雞腿窩於腹內,翅別背上,頭輓腋下,使造型美觀。

4.鹵煮:將雞坯按大小依次擺在鍋內,大雞在下,小雞在上。將草藥裝紗布袋內放鍋中,加上其它調料(食鹽的比例為:每20千克白條雞加精鹽約600克),對入老湯和清水(以淹沒雞身為度)。用大火將湯燒沸,撇去浮沫,加蓋後改小火燜煮。具體煮制時間要依雞的品種和大小而定,一般為1~2小時。

5.熏制:將煮熟的雞撈出,晾涼後即可熏制。熏烤時,熏鍋的溫度為120℃左右,白糖分兩次放入鍋底,每7.5千克熟雞,每次放白糖50克。將雞放鐵箅子上,加鍋蓋後每次熏烤約30秒鐘。熏好的雞,雞身外塗香油或熟豆油後即可食用。

[!--empirenews.page--]

丹東燜子

簡介

燜子是丹東的地方特色,歷史悠久,丹東很多人是吃著燜子長大的,他們對燜子都有著特殊的感情。燜子的原料主要是綠豆粉、地瓜粉等,先把綠豆、地瓜等混合粉加水稀釋放置片刻,攪拌均勻後倒入冷鍋中點火熬制,一邊熬一邊攪拌。熬制到透明狀時停火出鍋,盛入乾淨的盆中,放置陰涼處,凝固硬化後就大功告成了。

做法

燜子原料是澱粉,用特殊的方法製成象涼粉一樣的東西,切成二、三釐米見方的小塊,呈半透明狀,把這些小塊在平底煎鍋里煎熟,稍微有點焦,再淋上醬油、麻油、香油、芝麻醬等調料,撒上蔥末、蒜末等調味品

[!--empirenews.page--]

涼拌黃蜆子

簡介

黃蜆子學名青柳蛤,產於黃海淺海處,外殼呈黃色,其肉也呈黃色,斧型的貝殼,暗黃色的斑紋。

涼拌黃蜆子主料是淨鮮黃蜆子,配料是韭青,調料是醬油、芥茉、香油。將鮮蜆子洗淨,用開水燙至開口時撈出;把蜆子肉取出,再用清水洗淨,瀝乾水分待用。韭青洗淨,放入開水內燙透,用涼水淘涼取出,控淨水分裝盤。上面放蜆子肉,用以上調料兌好的汁,澆上即成。

做法

主料:黃蜆子600克

調料:小蔥5克,大蒜(白皮)3克,姜3克,醬油6克,料酒30克,鹽3克,白砂糖3克,味精1克

做法:

1.將蜆子放入鹽水中,吐沙後用清水洗淨;

2.大蒜、 姜洗淨切末;香蔥洗淨切碎;紅辣椒洗淨,去蒂、切丁;

3.往鍋里加半鍋水,入蜆子,小火煮至蜆口微張即可用筷子夾出;

4.加入米酒、白糖、醬油、蒜末、香蔥和紅辣椒攪拌均勻即可。

製作要訣:

放進冰箱冷藏後再吃,口味更佳;用水煮蜆子時,先開口的要先夾出,以免時間長了肉質變硬。

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