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做菜網!

大同小吃大全_大同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 愛料理 編輯:愛料理 訪問手機版

大同,山西省省轄市,是全國第一批擁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之一,有“北方鎖鑰”之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地方名吃有大同刀削麵、羊雜、油炸、大同銅火鍋、鳳臨閣燒麥、莜面、廣靈豆腐乾、渾源涼粉、陽高脯等;

刀削麵

簡介

山西是麵食之鄉,麵食種類繁多,其中以刀削麵最為有名,可謂“麵食之王”,它有內虛外筋、柔軟光滑、易於消化等特點,與北京炸醬麵、河南燴面、湖北熱乾麵、四川擔擔麵被譽為中國著名的五大麵食。刀削麵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麵食,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稜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麵食者歡迎。在山西各地的刀削麵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大同的刀削麵,可稱“麵食王中王”。

大同刀削麵物美價廉,色、香、味俱全,形成了獨特的大同風格,很多外地朋友來到大同,在品嘗之後,都贊不絕口。一些本地遊子,在回到家鄉之後,都要先趕去削面店,去吃一碗刀削麵,來解日夜思念之情。

歷史文化

關於刀削麵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蒙古韃靼侵佔中原後,建立元朝。為防止“漢人”造反起義,他們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全部沒收,並規定10戶用廚刀一把,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後再交回韃靼保管。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和好面後,讓老漢去取刀,結果刀被別人取走,老漢只好返回。在出韃靼的大門時,老漢的腳被一塊薄鐵皮碰了一下,他順手撿起來揣在懷裡。回家後,鍋開得直響,全家人等刀切麵條吃,可是刀沒取回來,老漢急得團團轉,忽然想起懷裡的鐵皮,就取出來說:就用這個鐵皮切面吧!老婆婆一看,鐵皮薄而軟,嘟囔著說:“這樣軟的東西怎能切麵條?”老漢氣憤地說:“切不動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團放在一塊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鐵片,站在開水鍋邊“砍”面,一片片面葉落入鍋內,煮熟後撈到碗里,澆上鹵汁讓老漢先吃,老漢邊吃邊說:“好得很,好得很,以後不用再去取廚刀切面了。”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晉中大地。

做法

刀削麵對和面的技術要求較嚴,水、面的比例,要求準確, 一般是一斤面三兩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團,然後用濕布蒙住,餳半小時後再揉,直到揉勻、揉軟、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時容易粘刀、斷條,在全國各地做刀削麵的,大多采用勁面王的制面工藝,這樣做出的面穗,一出面多,二是面勁道。另外刀削麵之奧妙在刀功。刀,一般不使用菜刀,要從特製的弧形削刀。操作時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團,右手持刀,手腕要靈,出力要平,用力要勻,對著湯鍋,嚓、嚓、嚓,一刀趕一刀,削出的面葉兒,一葉連一葉,恰似流星趕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線,面葉落入湯鍋,湯滾面翻,又像銀魚戲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廚師,每分鐘能削二百刀左右,每個面葉的長度,恰好都是六寸。吃面前,能夠參觀廚師削面,無異於欣賞一次藝術表演。

[!--empirenews.page--]

蕎麥圪坨

簡介

蕎面圪坨,以蕎面為料,羊肉湯或羊雜湯為輔的一種特色小吃

大同很適合種植蕎麥。蕎麥經過加工磨制,成為蕎面。蕎面是糖尿病患者、高壓病患者的佳餚,它對治療這兩種病症,有很好的療效。蕎面的吃法很多,有擀麵條、壓烙、烙、捏圪坨。其中以捏圪坨為最講究,捏圪坨又名捏貓耳朵。煮熟以後,澆以雞蛋豆腐皮、金針、木耳的素鹵汁或者澆以羊肉臊子、豬肉臊子葷鹵汁,蘸而食之,味香可口,別具一格。

做法

將蕎面加水和好,用拳頭將面揣活,略省片刻。(1)懶吃:擀成兩公分厚的面片,切成小指頭大小的方丁丁,逐個用大拇指向立腳點推動成圪坨狀,入鍋煮熟後澆上羊肉臊子湯,再加上調料即成堅軟潤滑,湯鮮味美的地方風味美食。(2)精吃:取雞蛋大小面團,精揉成拇指粗面棍兒,手揪小指蛋蛋兒大小,於笸籮,簸箕,草帽檐等木(一般以柳木/嫁柳/竹)編上,鋪一薄層墊面,用大拇指搓面團兒成圪坨。下鍋煮,面湯中可略加食鹽,讓圪坨更加筋道。九成熟時,撈至羊湯中,煮熟,如此圪坨更能吸收羊湯的味道。可在湯中,加炸土豆條,放些許菠菜油菜,芫荽,如此,則色味俱佳。圪坨中有一味調料萬不可缺,就是辣椒。出鍋後,以個人口味,可以加,辣椒。

[!--empirenews.page--]

應州牛腰

簡介

應州牛腰,山西應縣漢族特色小吃,屬於麵食。是一種起源於清代中期的應縣美食,其色如咖啡,鬆軟甜潤。相傳在清代中期,應縣城內有個叫於義的飯店掌櫃把白麵和糖稀和起來,捏成小餅,放入炸麻花的油鍋里炸制,撈出一吃,味道甜潤,越嚼越香,而且顏色很象煮熟的牛腰,應州牛腰因此得名。

歷史文化

應縣在唐五代以後一度成為北方的經濟、軍事重鎮,遼金時期屬西京道,經濟十分繁榮。後幾經戰亂,逐年荒涼凋敝。但到清代中期,這裡經濟又有了起色。當時應縣是北方省區佛教徒到佛教聖地五台山朝聖的必經之地,且過往遊客、商人甚多。起初當地有麻花、黃糕、面餅幾樣食品,飯館生意十分清淡。當時應縣城內有個叫於義的飯店掌櫃,因生意不景氣,非常著急。一天他做面餅時,由於心不在焉,不慎把半碗糖稀碰翻在面案上,他急中生智,忙把白麵和糖稀和起來,做成了面團,但和起來,無法,也不好烤。他便試著捏成小餅放入炸麻花的油鍋里炸制,撈出一吃,味道甜潤,越嚼越香,而且顏色很象煮熟的牛腰。於是他試著又做成牛腰形狀,一起炸好,端給客人們品嘗,立刻受到人們的好評。從此於義就專門做起了這種食品,他的飯鋪也就因此興旺起來,其技藝也代代相傳至今。

1900年農歷8月,應州知府得知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住在懷仁城裡,特地把牛腰貢給他們品嘗,受到好評,慈禧還真以為是牛腰呢!民國初年,製作牛腰得技藝又傳到於自林先生手裡,內蒙、河北、太原客人到了應縣。至今仍然以一嘗應縣牛腰為快。

做法

麵粉10千克,紅糖稀7千克,雞蛋20個,芝麻油4千克,食鹼適量。

1.先用100克麵粉加少許糖稀和成酵面。剩餘的麵粉與糖稀及對好鹼的酵面和成面團。

2.150克面團搓成香柱粗細的條,再另取面團揉成直徑5-7釐米長的條。然後細麵條順粗麵條按好,再切成4釐米寬的小段。切好後,面段刀口朝上,用手指在有細麵條處按成凹形,然後用手掌托壓一下,即成牛腰狀。

3.鍋內加芝麻油燒熱,把火壓小,待油溫稍降,放人牛腰坯,慢火炸至金紅色即成。

[!--empirenews.page--]

大同刀削麵

簡介

在山西各地的刀削麵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大同的刀削麵。大同刀削麵物美價廉,色、香、味俱全,形成了獨特的大同風格。很多外地朋友來到大同,在品嘗之後,都贊不絕口,可稱“麵食王中王”。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稜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麵食者歡迎。

在大同,刀削麵店比比皆是,比較出名的也有很多,如:東方削面、七中刀削麵、東關刀削麵、小南街刀削麵、老柴家刀削麵等。其中“東關刀削麵”是大同刀削麵里最出名的一家,很多外地客人寧可捨棄大魚大肉的豪華宴席,也要來這裡專門品嘗。據說,最熱鬧的時候這個店一天就用掉18袋白麵,賣出2000碗刀削麵。由此可見刀削麵在大同的魅力真的令人嘆為觀止。

大同刀削麵不僅在味道上征服了食客,在經營理念上也是無與倫比的。在大同地區每家削面館都有店主準備的免費鹹菜供食客食用,主要是酸菜、黑鹹菜(一種鹹菜)。近年來又推出了多種口味的涼拌菜,雖然涼拌菜收費,但五角一元的價格還是很便宜的。另外,大同刀削麵還有多種特色的美食供食客品嘗,較常見的有丸子、滷雞蛋、鹵豆腐、鹵豆乾等等價格都不貴,也是五角一塊不等。一塊不錯的燒肉才幾塊錢。在面館裡,美美地吃上一頓不過八九元。但這是在其他地方所享受不到的。這也體現了大同人的實在。

歷史文化

刀削麵同北京的打鹵面、山東的伊府面、武漢的熱乾麵、四川的擔擔麵,同稱為中國五大麵食名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關於刀削麵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蒙古韃靼侵佔中原後,建立元朝。為防止“漢人”造反起義,他們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全部沒收,並規定10戶用廚刀一把,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後再交回韃靼保管。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和好面後,讓老漢去取刀,結果刀被別人取走,老漢只好返回。在出韃靼的大門時,老漢的腳被一塊薄鐵皮碰了一下,他順手撿起來揣在懷裡。回家後,鍋開得直響,全家人等刀切麵條吃,可是刀沒取回來,老漢急得團團轉,忽然想起懷裡的鐵皮,就取出來說:就用這個鐵皮切面吧!老婆婆一看,鐵皮薄而軟,嘟囔著說:“這樣軟的東西怎能切麵條?”老漢氣憤地說:“切不動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團放在一塊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鐵片,站在開水鍋邊“砍”面,一片片面葉落入鍋內,煮熟後撈到碗里,澆上鹵汁讓老漢先吃,老漢邊吃邊說:“好得很,好得很,以後不用再去取廚刀切面了。”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晉中大地。

後來,“鳳陽”出了朱皇帝(朱元璋)統一了中國,建立明朝,這種“砍面”流傳於社會小攤販,又經過多次改革,演變為現在的刀削麵。刀削麵柔中有硬,軟中有韌,澆鹵、或炒或涼拌,均有獨特風味。

做法

大同的刀削麵為什麼會獨樹一幟,主要於它的做工有關係,首先刀削麵對和面的技術要求較嚴,水、面的比例,要求準確,一般是一斤面三兩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團,然後用濕布蒙住,餳半小時後再揉,直到揉勻、揉軟、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時容易粘刀、斷條。刀削麵之妙妙在刀功。刀,一般不使用萊刀,要用特製的弧形削刀。

先用面、水5∶3的比例和好面(水溫為冬熱、夏涼、春秋溫),然後用濕布蓋住,醒20分鐘。把醒好的面團揉成橢圓形面塊放在面案上,左臂托案,右手拿砍面刀(砍面刀是一種特製帶把的刀,刀片很薄,刀的重量輕),用右手的四指握住刀把,用小拇指頂住刀柄頭,砍面時先從面塊的里端開刀,第二刀接前部刀口,用前挑後砍的方式砍下一根根長約30釐米的麵條下入鍋。 注意出力要平,用力要勻,這樣削出的面葉兒,一葉連一葉,恰似流星趕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線,面葉落入湯鍋,湯滾面翻,又像銀魚戲水,煞是好看,熟練的廚師,每分鐘能削一百多刀,每條面葉的長度,恰好都是六寸。

[!--empirenews.page--]

苦蕎涼粉

簡介

苦蕎涼粉,為靈丘風味小吃,吃起來滑潤爽口,略苦,具有特色,久負盛名。苦蕎涼粉具有較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醫收記載“蕎麥可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降氣寬腸,磨積滯,消熱腫風痛,除白濁、白帶、脾積洩瀉。”

現在的苦蕎涼粉,不僅限於家庭食用了,已經登入市場,街頭擺攤設點的很多,走街串巷的流動叫賣聲也不絕於耳。而且,大型的飯館、招待所里都有苦蕎涼粉上桌,以特色佳品招待貴客。

苦蕎涼粉有降火清熱的功效,民間每遇疲勞難受或感冒發燒時都習慣於吃些涼粉,人們稱苦蕎涼粉為“四環素”。經科學家研究,苦蕎確實營養豐富,並有消炎敗火的醫藥功效。

苦蕎涼粉呈黃綠色,吃起來筋叨、滑潤、爽口、略苦,別具風味,一年四季都可食之。

做法

苦蕎面涼粉的製作過程是,先把面放在盆里,然後倒入水,邊倒水邊攪動,攪至半稠半稀的糊狀為宜。第二步是,在鍋里燒開水後(水的多少因面而定),將已搪好的面糊慢慢往開水鍋里倒,邊倒邊攪,鍋底的火不應停,但注意不能太大,以免焦糊,全部倒完,全部滾開成熟。然後用木勺或木拐踩攪,直至全部踩勻筋道。第三步是,用勺子舀到碗或盤子里晾冷後倒出來,成為一個個涼粉坨羅兒。另一種晾涼的辦法是將滾熟的涼粉糊塗抹在盆幫上,待冷卻後划成小塊,一片兒一片兒地欠下來。食用時用刀切碎,澆上備好的佐料齊全的鹽水,就可美美地入口了。

[!--empirenews.page--]

靈丘莜麥面

簡介

莜麥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期短,成熟後子實容易和外殼脫離,磨成粉後可食用,就叫莜麥面,也叫裸燕麥面,又叫油麥面,這種植物的子實也叫莜麥。山西靈丘氣候寒冷,無霜期短,適合種植莜麥。莜麥經過淘洗、曬晾、炒熟、磨製成面,名曰“莜面”。

據科學考證,莜面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15%)和脂肪(8.5%),且蛋白質中主要氨基酸含量多而全面。莜麥中還含有其他禾穀類作物中缺乏的皂苷,能有效降低膽固醇。但粗加工的莜面製品除了氣味大外,也有不容易消化的缺點。老鄉常說,莜面不能吃得太飽,“莜面吃個半飽飽,喝碗滾水正好好”。也正因為莜面不易消化,所以吃了耐飢,不會餓。

莜面的吃法花樣非常多,有推窩窩(即拷栳栳)、搓個卷、推刨渣、搓魚兒、壓烙……等。莜面性寒,必須經過“三熟”,方可進食。即先把莜麥炒熟,磨成面;再把莜面用開水潑熟,和好以後,做成各種花樣蒸熟(約15分鐘左右)。

吃的時候可分冷熱兩種菜:冷菜是燒茄子、拌黃瓜絲、水蘿蔔絲,再配以鹽湯辣子熗油,菜與莜面拌起來,清香可口;熱菜是羊肉臊子,配點蘑菇,開籠後將莜面蘸上羊肉蘑菇鮮湯,更是香味撲鼻,美不可言。

[!--empirenews.page--]

莜面栲栳栳

簡介

“莜面栲栳栳”(栲栳kǎolǎo)是山西高寒地區尤其是忻州地區的一種麵食小吃。栲栳是指用柳條編成,形狀像鬥的容器。也叫“笆鬥”。“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細作的一種麵食品,因其形狀象“笆鬥”,民間叫“栳栳”。是用竹篾或柳條編製成的一種上下粗細一致的圓框,形狀象鬥,是農家專門用來打水或裝東西的一種用具,因“栲栳栳”形如“笆鬥”故得名。在河北省張家口的張北縣,尚義縣,沽源縣,康保縣,崇禮縣,承德市的豐寧,圍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卓資縣、豐鎮市及察哈爾右翼中旗、錫林郭勒盟南部。山西大同市的左雲縣、陽高縣也比較被大家所歡迎。

歷史文化

莜面栲栳栳,在內蒙古地區也叫莜面窩窩,是山西中北部高寒地區民間的家常美食,作為雜糧小吃在飯店酒樓大受歡迎。其制法、名稱來歷,要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民間相傳,唐國公李淵被貶太原留守,攜家眷途經靈空山古剎盤谷寺,老方丈特製了這種莜麵食品以款待。李淵問:“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栲是植物的泛稱,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條編成的盛物器具(《辭海》)。唐寅有詩雲:“琵琶寫語番成怨,栲栳量金買斷春。”看來當時方丈是以手端的小籠屜作答了。後來李淵當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當住持。老方丈帶領眾僧赴任,路過靜樂縣,看莜麥初收,便把莜面栲栳栳制法傳給當地。再後來這種民間麵食傳遍了晉、陝、蒙、冀、魯等地,成為北方山區人民的家常美食。民間還有一種說法,相傳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這種麵食犒勞三軍,一舉建立大唐王朝,栲栳是由犒勞一詞流變而來。

此是民間傳說,但莜面栲栳栳在山西民間除了是家常美食外,確實還有犒勞親朋貴賓之意。在雁北和呂梁山區,人們賦予吃莜面栲栳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徵。每逢老人壽誕、小孩滿月或逢節待客,多以此進餐。山區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時,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謂夫妻白頭到老。年終歲末時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運亨通。

美食習俗多來源於地方物產與歷史傳承。大同廣為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四十里莜面,三十里糕,二十里蕎麥面餓斷腰。”說的是人們吃了莜面,可以走四十里的路程,而吃了蕎麥面只能走二十里路程。故這裡的人們對莜面特別鍾愛,奉為至寶。莜面窩窩、莜面魚魚成為天鎮獨特的風味食品。山西北部高寒地區,盛產莜麥(也稱燕麥、玉麥),從民謠“雁北三件寶,莜麥、山藥、大皮襖”就可見一二。過去艱苦的自然條件鍛鍊了山區人們雜糧細做的本領,新媳婦在婆家第一次上鍋,要先在莜面上露一手;而新女婿春節登門也要吃上十種花樣的莜面飯。莜面栲栳栳,就是這種莜面飯的一種,因形似“蜂窩”,所以當地老百姓也稱其為“莜面窩窩”。其制法關鍵有三:一是沸水和面,二是快速搭卷,三是掌握火候。

做法

其中忻州的做法最典型:將莜面加一倍開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個,食指卷一個,做成如“貓耳朵”似的筒狀形,長寸許、薄如葉、色淡黃。做好後,挨個站立並排在籠內酷似蜂窩。然後像蒸饅頭一樣蒸熟,熟時即香味撲鼻,吃時再配以羊肉或蘑菇湯調和,使人聞之垂涎,胃口頓開,食之香醇異常,回味無窮。

[!--empirenews.page--]

靈丘黃燒餅

簡介

靈丘黃燒餅,是山西省靈丘縣的特色小吃,由於其色澤金黃,味道可口,廣受青睞。靈丘黃燒餅,源於清期中葉,距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形狀美觀、香甜酥脆、可口味美、油多不膩,日久存放,不變質味。1973年周恩來總理陪同法國總統蓬皮杜訪問大同,黃燒餅作為特產招待了貴賓。

黃燒餅遠觀色澤金黃,薄如銅鏡,端到眼前,一股香味撲鼻而來,讓人肚裡的饞蟲蠢蠢欲動,忍不住伸手去拿。這時從拿餅的動作就能看出,這個人有沒有吃“黃燒餅”的經驗。沒經驗的人像拿書一樣,平著拿餅,剛準備張嘴去

咬,“嘩”,餅從中間一分為二,一半餅掉下,摔得四分五裂,“黃燒餅”太酥脆了,連自身的重量都難以承受。有經驗的人用一隻手將餅竪起來,拿到嘴邊,輕輕一咬,另一隻手放在嘴下接著紛紛落下的碎屑。餅到嘴裡,輕輕咀嚼,餅就化在嘴裡,胡麻油和芝麻混合的奇特香味充滿口腔,待到整個餅吃完,用舌尖在嘴裡轉一圈,仍留有餘香。 吃餅時最好配上一碗“炒米稀飯”,用火將小米炒至深黃散髮出小米的香味,再用少量植物油和米攪拌,然後下到鍋里熬成稀飯。“黃燒餅”搭配“炒米稀飯”不但餅的香味更加濃烈,而且易於消化吸收,是年老體弱的人和坐月子的婦女的理想補品。

歷史文化

以前的黃燒餅,因工藝簡單,產量很少,以及交通不便等方面的原因,除當地銷售外,只有廣靈、蔚縣、淶源、渾源、大同、太原略有銷售。新中國成立後,靈丘縣政府很重視黃燒餅的生產。1956年公私合營後,有關部門把原來生產這一食品的支貴德、宋秉元、白光成、李孝等人組織起來,成立了糕點加工廠,並改變傳統的小吊爐燒烤設備,建制能批量生產的、又能充分利用火源地循環土爐,採取先進製作工藝,使黃燒餅的生產由原來每年幾千公斤,發展到1966年的1萬公斤。它不僅供應市場需要,還登上大雅之堂。1973年,周恩來總理陪同法國總理蓬皮杜防問大同期間,黃燒餅作為雁北風味招待貴賓。隨著京原鐵路的建成,靈丘的黃燒餅銷路也越來越遠。在省內,每逢佳節,探親訪友,也把它當作饋贈佳品。

[!--empirenews.page--]

靈丘熏雞

簡介

靈丘熏雞是山西省靈丘縣的漢族傳統名菜,已有270多年的歷史,它被稱為山西“四大名熏”(熏雞、熏肉、熏醋、熏鴿)之一。

靈丘熏雞烹制加工時又加入了多種中藥,所以這種熏雞具有益脾健胃、補虛理氣、消食健脾、因精養神的效用,很受百姓的歡迎。

靈丘熏雞應趁熱吃,不走油,不跑味。切食時刀口很是講究,先從雞身中間左右切成兩半,然後再把前脯、後腿切成細條,將腿、翅剁成小塊,很是獨特。

歷史文化

據《名食掌故》、《特色菜餚》等書記載,清朝雍正年間,靈丘縣衙廚李進才、李有才兄弟,研究製作出熏雞。後來二人在城裡開了一間飯館,-熏雞出售。子承父業,代代相傳,到了清朝末年,李運繼承這一傳統技藝,又摸索出一套獨特製作方法,達到了爐火純清的地步。

李運(1900—1980),靈丘城內村人。他幼年時即隨父(李玉成)從業,後成為靈丘的名廚。在長期的製作實踐中,他繼承父親的傳統作料配方,但又不斷改進,做出的熏雞越來越好,他的總結是:“要想熏雞香,作料加老湯”。李運曾在城內、魁見、沙河槽開過個人熏雞店,很有名氣。

現在靈丘熏雞的繼承人是李運的兒子李如雲夫婦(妻王貴葉),是靈丘獨特一家。他家制做的熏雞具有“香、爛、色、味”四大特點。他家熏做出的雞因烹制加工時加入多種中藥作料,具有益脾健胃、補虛理氣、養精安神的效用。

做法

熏雞的製作過程,首先是盡量挑選膘肥體壯的活雞,宰殺後要用熱水燙雞將毛煺淨。第二步是煮雞,煮前要把雞肉換水三四次洗淨,然後放入陳年老湯里去煮。第三步是煮熟後再用配好作料的熱湯浸泡十多個小時。其作料是豆蔻、北柏、砂仁、陳皮等十三種。第四步是熏制,將熟雞用谷糠、柏木燃燒的煙火熏烤。

加工靈丘熏雞首先要選用膘肥體壯的活雞,宰殺後,用70℃水燙煺雞毛,在臀部開一小口掏出內臟後洗淨,將一翅別入口腔內,再從刀口伸出,將另一翅別在背後,雞頭則向胸內盤回。煮制時,將陳年老湯燒開,將生雞按大小分層放火鍋內;然後將白豆蔻、紫豆蔻、肉豆蔻、肉桂、公丁香、砂仁、陳皮、良花椒、大料、小茴香按一定比例放入紗布袋,放入湯鍋中,最後加入適量的醬油、白酒及其他調料,用溫火煮沸,再用小火燜煮,煮制的時間長短,根據雞的老嫩而定,當年雞約3~4小時,老雞時間稍久一些。

將煮制好的雞放在特製的鐵床上,然後將燒紅的炭塊放到熏池里,再把老柏木鋸末撒在紅炭塊上,還有粗糠也撒在柏木鋸末上,把鐵房放在熏池上面,蓋上罩子,熏40分鐘即可。

[!--empirenews.page--]

大同黃糕

簡介

大同黃糕,是山西大同一帶常見的漢族糕類家常食品,原料是黃米,先用溫水和成碎塊狀(散粒),上籠蒸熟,然後倒在盆里用手再揉一遍,邊揉邊在其表面抹點麻油,這樣作可以防止糕面表皮乾裂。最後把和好的糕面分成小塊,蘸上肉菜汁即可食用。黃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起來鬆軟可口,十分味美。

做法

原料是黃米面,先用溫水和成碎塊狀(散粒),上籠蒸熟,然後倒在盆里用手再揉一遍,邊揉邊在其表面抹點麻油,這樣作可以防止糕面表皮乾裂。最後把和好的糕面分成小塊,蘸上肉菜汁即可食用。

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