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做菜網!

佳木斯小吃大全_佳木斯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 愛料理 編輯:愛料理 訪問手機版

佳木斯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曾經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擁有亞洲最大的濕地-三江濕地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特色小吃有:撫遠大馬哈魚子、鱘蝗魚子醬黃米、三角魴(法羅)、

朝鮮族冷面

簡介

朝鮮族冷面是東北佳木斯等地小吃,以它獨特的風味聞名中外。主要原料有蕎麥粉、小麥面和澱粉,也有用玉米高粱米面和士豆澱粉的。加以牛肉湯或雞肉湯,然後在麵條上放一些胡椒、辣椒、牛肉片、雞蛋蘋果片、香油等調料。冷面既清涼馥郁,又甜美新鮮。因此,朝鮮族群眾不僅在炎熱的夏天愛吃冷面,而且在寒冬臘月里也喜歡吃冷面。

過去,朝鮮族有正月初四中午,或過生日時吃冷面,據民間傳說,這一天吃了細長的冷面,就會長命百歲,命大福大,故冷面又名“長壽麵”。更值得一提的是,朝鮮族在後來對冷面做了多方面的改良,有用多種中藥熬制後兌冷面湯中。所以在夏季吃冷面,不僅清涼更有解暑作用。

[!--empirenews.page--]

松仁燒鹿筋

簡介

松仁燒鹿筋,用梅花鹿筋,大興安嶺的松仁、蔥、青椒洋蔥。做法:將鹿筋浸泡四個小時以上;油燒熱後加入蔥、姜爆香後加入鹿筋;鹿筋變軟放入青椒、洋蔥及松仁;勾芡,起鍋。特點:顏色紅潤,鹿筋軟嫩,有強筋壯骨的功效。

[!--empirenews.page--]

粘豆包

簡介

粘豆包,又稱黃豆包或豆包。它是一種源於滿族的豆沙包類食物。滿族人傳統上喜歡粘性的食品,有利於在寒冷的天氣里長時間地進行戶外活動,如狩獵,砍柴等。目前在中國北方許多地區非常的普遍,是人們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開始的時候製作,然後放入戶外的缸中保存過冬。一切工藝源自於天然,屬傳統天然食品的典範。粘豆包不但營養均衡,更包涵了古老的文化傳承,是粗糧細作的先河。

歷史文化

粘豆包最早是供祖先用的祭品,也是出門打獵時的食物。後來,努爾哈赤帶兵打仗時,粘豆包就成了冬天里的軍糧。可以說,大清國的半壁江山裡,有粘豆包的一份功勞。

做法

製作:

第一步“淘米”:粘豆包的做法是先把大黃米泡上半日,然後淘淨沙子,叫“淘米”,之後晾大半乾,磨成面,將玉米面和黃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再用冷水和面,像做白麵饅頭那樣進行“發酵”。待發出酸味,開始用手揉面。這一步關係著整個粘豆包製作的成功與否,也關係到口味和色澤,所以對發麵人的要求較高。一般傳統發麵的人應該是家裡相貌較好,性格溫和,善良的人,據說這樣發出來的面就如其人一般,入口細滑,帶有絲絲甜意,色澤金黃。

第二步是制餡。將紅小豆或大芸豆煮熟(不可煮破皮),搗成豆沙醬,放入細沙糖,攥成核頭大的餡團,備用。這一步掌握煮豆的水分和火候至關重要,如果乾了或者稀了,都意味著餡料的失敗。需要費時調好。糖量最好少一些,防止口味不同。

第三步是用揉好的黃米面將豆餡團包入裡面,團成豆包狀,放入鋪有波羅葉或樹葉(蘇子葉)的屜中大火二十分鐘,即可出鍋。(也可不放蘇子葉或梨樹葉,改墊其他東西,只要能撿起來豆包即可)

由於粘豆包的製作過程比較繁瑣。所以在東北,傳統的做法是一般在初冬時把過冬的粘豆包包好,蒸出鍋後放在蓋簾上在外面室溫凍上一個夜晚。蒸熟凍完後的粘豆包成型不散,再吃時在鍋里熱透了就可以了。

吃法:

可蘸白糖吃,吃其香甜粘;也可拍成小圓用油煎吃,品其香酥脆;小孩子們冬季里還願啃凍豆包,練其牙齒,吃著玩。再複雜一點,可滾上炒熟的黃豆面吃,又增添了一種糊香豆味,叫做“驢打滾兒”。

[!--empirenews.page--]

同江赫哲族生魚片

簡介

我國赫哲族人口只有1400多人(1982年),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同江縣、饒河縣、撫遠縣,沿江居住。漁獵經濟是他們生活的主要來源,食物以魚為主,有一套烹調魚類菜餚的獨特技藝。在赫哲漁村,常用此菜招待客人,原汁原味,鄉情濃郁。

做法

(1)把活魚肉削下,切成薄片,放到盆里上桌。

(2)用鹽、辣椒油蘸著吃,味道十分鮮嫩可口,是下酒的好菜。

[!--empirenews.page--]

清燉熬花魚

簡介

清燉熬花魚,顏色白、湯味鮮、肉嫩味美。熬花魚的魚鮮與雞湯的肉香融合,香醇濃郁,純白的湯頭讓人食慾大增配上鮮嫩的魚肉,確是一道味道極佳的東北名菜。先將熬花魚收拾乾淨,再放入雞湯中,加上輔助調料一起在火上煮熟,最後放古月面與醋調成酸辣口味而食。

[!--empirenews.page--]

炒魚毛

簡介

“魚不入海不能稱之為魚,不嘗炒魚毛就不算到過赫哲家”,炒魚毛是赫哲族的一道風味佳餚,它是將各種鮮嫩的肥魚切成魚絲,再加白糖等作料炒成“它斯罕”(魚毛)。炒魚毛是最好的下酒菜,吃起來可口味美。如果用它加韭菜餃子,其味道非常鮮美可口。炒魚毛還便於貯藏,將它放入壇中,存入地窖,隨取隨吃,非常方便。

做法

主料:鯉魚(新鮮、大而肥為上等主料)。配料:蔥、姜、山花椒、花椒、把蒿、鹽、味精

做法:

1、鍋加熱、放油,放入蔥段、薑片、山花椒、花椒、把蒿加水,將魚放入鍋內,開鍋後放入鹽和味精。

2、開鍋20分鐘後將魚搗碎、去骨,將湯燉乾後再慢火炒1-2小時即可食用。

[!--empirenews.page--]

刨花魚片

簡介

帶著冰霜涼意爽爽的“刨花”魚片選擇冬季或人工制冷凍成的哲羅、細鱗、草魚或狗魚等做主料,並要趁凍剝去魚皮,用尖銳刀將魚肉切成6x2釐米和0.2釐米的薄片,極象木工用工具刨平木料葉產生的片片木屑刨花,當地人也稱冰霜魚片。加配辣椒油、菜花和米醋等佐料,那涼嗖嗖、火辣辣、酸溜溜、香噴噴的口感,簡直可令人食者享受到無與倫比的口福。

[!--empirenews.page--]

拌生魚

簡介

拌生魚,是撫遠當地人節慶和招待貴賓不可缺少的特色菜,是將剛從江中捕上來的鯉、鱒、哲羅、細鱗等中的一種魚,放、剔骨取肉,切成絲條,加入上好米醋浸一會兒,把已變得淡白挺實的魚肉絲與切好的黃瓜絲、焯好的土地絲、綠豆芽等相拌調勻,再加入適量辣椒油、香菜、食鹽、白糖等佐料,即可做好酸辣香撲鼻、鮮涼甘冽爽口的生魚菜,早些年此菜為當地著名的下酒菜,近些年已成為節慶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餚,曾吸引無數中外遊客一飽口福,故有“天下第一菜”美譽。

[!--empirenews.page--]

大碴子

簡介

大顆的玉米粒子,東北通俗就叫大碴子,大碴子需要預先浸泡,使其充分吸水膨脹後,再煮粥,下鍋後大火燒開,小火慢熬,直至綿軟,在泡大碴子時加一些芸豆共泡,煮出的粥別有風味,熬粥不要加鹼,雖然省時,但會破壞營養。

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