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做菜網!

衡水小吃大全_衡水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 愛料理 編輯:愛料理 訪問手機版

衡水歷史悠久,夏之時分屬冀、兗二州。商周時期有饒、昌、武城、武羅等主要封邑方國。春秋時期多歸晉國,戰國時代為燕、趙之地。

特色小吃有:巨鹿香腸、武邑扣碗、冀州燜、冀州曹記驢肉、落鍋燒雞、王集灌湯包、景縣粉玍大、阜城全鹵面強鞋底燒餅、衡水湖全魚宴 、衡水湖漁家宴等。

深州酥糖

簡介

深州酥糖,以花生芝麻白糖為主要原料,層次分明,紋理清晰,香甜酥脆,宛若工藝品般精緻纖巧。一封紅紙商標,一張草紙小包裝,保持著傳統的點心風格。

歷史文化

深州酥糖始於清文宗咸豐元年(1851年),距今已有157年的歷史了,創始人為深州市王家井鎮大徐家村的支貴智(1891—1953),由其子支恆良(1911—1986)發揚光大。

[!--empirenews.page--]

故城熏肉

簡介

故城熏肉歷史悠久,它以鮮豬牛肉為原料,加入幾十種藥材和調味品精心加工而成。做出的熏肉色澤棕紅,皮爛肉嫩,表裡一致,肥而不膩,瘦不塞牙,味道醇香,具有開胃驅寒、消食保健作用。

熏鴿選用優質肉鴿,成品色澤金紅,熏香味濃,入口醇香,營養豐富。故城熏肉不但在縣內享有盛名,還暢銷衡水、石家莊等周圍城市,成為宴席、禮品之首選。

張印雪根據祖傳肉食加工秘方,同時借鑒其他肉食的加工優點,加進了一些滋補中藥,經過十二道工序,形成了獨特風味,並註冊了“張印雪”肉製品商標。目前張印雪加工的豬肉、牛肉、禽肉都十分暢銷。

[!--empirenews.page--]

郭莊旋餅

簡介

郭莊旋餅,是河北獨具風味的熟食,該產品始於元朝,興旺於明朝,在長江以北,郭莊旋餅遍布各城鎮。郭莊旋餅,外焦里嫩,味香不膩,百吃不厭,易於保存。

據該縣縣誌和山東武城縣誌記載,闖王李自成帶領義-戰南北,路經故城,食此餅後,連續稱贊,揚手一揮言道:可為義軍將士隨行食用。此後,此餅以闖王食用,改名為旋餅,成為聞名全國的名吃。

歷史文化

故事一

故城縣誌和山東武城縣誌記載,闖王李自成帶領義軍轉戰南北,路經故城,食此餅後,連續稱贊,揚手一揮言道:可為義軍將士隨行食用。此後,此餅以闖王食用,改名為旋餅,成為聞名全國的名吃。

故事二

旋餅原名“郭莊餡餅”,首創人為明末村民劉漢帛和沙國才。據劉氏子孫相傳,旋餅得名於明末起義領袖李自成。崇禎十七年正月,劉、沙二人到武城趕廟會,一個“先生”裝束的中年顧客,吃餅後算賬,連聲說好。二人順口詢問“先生哪莊?”“我是大順。”“先生大名?”“永昌”。客隨手取記賬紙筆,書一“食”字,將字紙在嘴邊旋轉一周,做擦嘴狀,而後離去。二人不解。當年武城四月廟會,會上風傳李闖王坐了天下,國號“大順”、改元“永昌”。“大順皇帝還吃過郭莊旋餅哩。”劉沙二人大悟,遂以“食”“旋”二字合為一字,“郭莊餡餅”的牌號改為“郭莊旋餅”。從此,“郭莊旋餅”之名飛傳。

故事三

相傳劉、沙二人曾在武城街頭遇一衣衫襤褸的病人躺在街上,便將他抬進旋餅棚,以旋餅將養。三天後病癒。那人自稱王老三,常住“兩州加一縣”,水路十三門(兩州,德州、高唐州;一縣,恩縣。德州五個門,高唐州三個門,恩縣五個門,故城水路十三門)。此人即這三處乞丐頭目。那人臨走步量了一下餅鍋灶,編了一段順口溜:小小鍋頭四尺三,裡邊沒有外頭寬。一個鍋門倆火洞,灶囪最高四立磚。腰中水壺吱吱響,火門不過三尺三。小鍋雖然不算大,裡邊盛著百座山。千百眼睛往里看,烙餅只有一人管。二人細細琢磨,果然總結出旋餅鍋灶的特點。

做法

旋餅餅皮需用上等白麵和香油,據不同氣溫掌握軟硬;餅餡以鮮肉、香油、甜醬、蔥、韭菜雞蛋豆腐等為主要原料,根據葷素不同,分別按比例調配。生旋餅要先放在前灶的鏊子里,把正反兩面烙挺實,在放進後灶鐺子里烘烤。餅在鐺子里由百多塊圓形瓦礫(即所謂“百座山”)支撐,隨時翻動,隨翻隨擦油、故烙成後皮焦而不糊,餡嫩而透熟,兼有清香、焦黃,芝麻香的味道。

[!--empirenews.page--]

芝麻煎堆

簡介

芝麻煎堆,是衡水的特色小吃之一,煎堆又叫麻團、珍袋,麻球,漢族小吃,流行於全國各地大部分地區。在廣東是指拳頭大小、油炸糯粉團,表面滿是芝麻的食品。它是用米粉加糖、油炸花生碎、芝麻等,放到鍋里用油煎成,風味獨特,製作考究。色澤金黃,外形渾圓中空,口感芳香酥脆體積膨大滾圓,表皮薄脆清香,而又柔軟粘連,餡又香甜可口。有團圓甜蜜的寓意。

做法

材料:

玉米粉100克,糯米粉250克,白糖80克,熟豬油50克,熟沙餡150克,白芝麻、植物油各適量。

特色:

軟糯酥脆,香甜可口。

做法:

1.將玉米粉用開水衝燙,拌成糊狀,與糯米粉混合,加入白糖、熟豬油,揉勻,稍餳。

2.餳好的面團搓成長條,分切成15個份,逐一按扁,包入少許豆沙餡搓圓,滾滿芝麻,即成煎堆生坯。

3.鍋內注入植物油,燒至七八成熱時,逐一放入煎堆生坯,慢慢炸成表面為金黃色時即成。

製作要領:

1.粉團揉勻餳透;

2.煎堆生坯要製作均勻;

3.油炸時火不宜太旺。

[!--empirenews.page--]

冀州燜餅

簡介

冀州燜餅,是冀州市非常出名的小吃,在冀州卻有著它悠久的歷史淵源,蘊含著深厚的文化積澱和鮮為人知的故事,至今流傳於世。

歷史文化

《冀縣誌》載:每年二月二,冀州人有吃燜餅的習俗,象徵著“烙乾大田不生蟲”。短短十幾個字包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反映了冀州人在農耕社會時期對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強烈企盼。

據考證燜餅在明朝時源於冀州。到清末,在京津等地經商的冀州人形成了“銀行幫”、“五金幫”、“雜貨幫”等幾大商業群體。在這種背景下,一些由冀州人在京津等地開辦的“冀州館”都有“冀州燜餅”這種地方特色主食,以招攬家鄉客人。這樣,“冀州燜餅”漸漸地有了名氣。

後來,冀州傅官村人劉立平秉承冀州燜餅的傳統工藝,把這一傳統食品提升到一個新檔次。他做的燜餅色澤黃亮、勁道鬆軟、不粘不連、滋味醇厚、香氣撲鼻,並且還有素燜餅、肉燜餅、黃菜(即雞蛋)燜餅、鴛鴦燜餅(一盤兩樣)等多個品種。解放後,劉立平的傳人楊站長在碼頭李供銷社飯店做廚師,1966年還為視察地震災區的周總理做過燜餅。楊站長的徒弟馬丙樹長期主灶冀州湖賓樓飯莊,用冀州燜餅先後招待過來自俄羅斯、美國、日本、以色列等21個國家的客商,被河北省勞動廳授予“業務技術能手”稱號。

做法

制做傳統的冀州燜餅需有一個特製的鐵鍋,厚5到8cm,頭盔狀,重20余斤。這種鐵鍋傳熱穩定而均勻,湯易吃進去而不粘鍋,而一般的炒勺則達不到這種功效。所用餅條也需特殊烙制,俗稱“包袱餅”,不超過3層,要擀薄烙熟,手工切條,精細均勻。製作工藝講究“老湯香油,先炒後燜,蓋鍋回味,翻勺出鍋”。老湯是指在後鍋灶上用排骨和雞骨混合熬制的高湯

湯和餅條的比例也有嚴格要求。一般是一斤餅,3兩湯。火候也挺關鍵,要大火炒,文火燜。時間過長,則餅條發乾;過短,則顯得粘軟,均影響口味。按照傳統工藝製作的冀州燜餅色澤黃亮,筋道鬆軟,不粘不連,滋味香醇。燜餅的種類很多,有素燜、肉燜(肥肉為大炒燜、瘦肉小炒燜)、黃菜燜餅(即雞蛋燜餅)、鴛鴦燜餅(一盤中有兩個花樣)等幾種。

[!--empirenews.page--]

武邑扣碗

簡介

武邑扣碗不是一道菜而是一桌碗。傳統扣碗由8個“淨碗”組成,有東坡肉、瘦肉、肥肉、肘子肉、米粉肉、雜燴肉、丸子、排骨。從宋代開始,武邑農村就有了用扣碗設宴的習俗,方言稱之為“席兒”。

歷史文化

武邑民風淳樸,人們生活節儉,平素待客多用餃子、撈面,過大年招待親友也不過是炒菜飲酒,但對婚慶大事格外重視,娶親時主家一定會設席擺宴,俗稱訂碗子,也就是我們要介紹的武邑扣碗。這裡所說的扣碗不是一道菜而是一桌蒸碗。

武邑扣碗,方言稱之為“席兒”。這裡所說的扣碗不是一道菜而是一桌蒸碗。

據說從宋代開始,武邑農村就有了用扣碗設宴的習俗,每逢結婚生子、老人喪葬、朋友聚會等大事,都用扣碗招待賓朋。至明清兩代武邑扣碗已負盛名,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皇帝巡正定府冀州,路過此地,偶爾嘗之,失聲叫絕,賜名“武邑十大碗”,並欽定為宮廷膳食之一。自此,名聲更噪,品嘗者絡繹不絕。

武邑扣碗用料考究,製作精良,每村都有專做扣碗的師傅。通常辦婚事的主家事先跟師傅打好招呼,婚禮前兩天便請師傅到家裡來準備。傳統扣碗由8個“淨碗”組成,有東坡肉、瘦肉、肥肉、肘子肉、米粉肉、雜燴肉、丸子、排骨。走親戚赴喜筵回來,人們便會問:“吃了幾個淨碗呵?”淨碗的意思是一碗全是肉,不放一點蔬菜。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婚宴從8個扣碗增加到10或12個,樣式也隨之而變化。現在講究四大件即:雞、魚、肘子、四喜丸子,還講究葷素搭配,因此衍生了許多新品種,如:海味、豆腐、蘑菇白菜粉皮、燜子等,但每碗仍是單獨一樣食品。

做法

傳統扣碗由8個“淨碗”組成,有東坡肉、瘦肉、肥肉、肘子肉、米粉肉、雜燴肉、丸子、排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扣碗從8個增加到10或12個,樣式也隨之而變化。如今講究四大件即:雞、魚、肘子、四喜丸子,還講究葷素搭配,因此衍生了許多新品種,如:海味、豆腐、蘑菇、白菜、粉皮、燜子等,但每碗仍是單獨一樣食品。淨碗製作過程分為煮、熏、改刀、蒸、加湯等,再配以時鮮蔬菜,組成碗席,有肥有瘦,有葷有素,肥而不膩,素而可口。 時至今日,武邑扣碗在保持原有“八大碗”、“十大碗”的基礎上,又研發出了二十多種特色扣碗,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吸引總眾多外地美食專家前往品嘗。

[!--empirenews.page--]

花生酥

簡介

《花生酥》又名芝麻酥兩種,由以河北深州市王家井鎮芝麻酥的第三代傳人,張三多,製作的《福瑞來》花生酥最為正宗。

歷史文化

《酥糖》:始於明萬曆,盛與清乾隆年間,代代秘傳至今,傳統工藝,古法秘制 。 原起始北京,北京酥糖的一種,屬老北京傳統,由技藝精湛的糕點師張先生傳承後,在京製作,由於當時的各種複雜社會原因,張師傅回到了位於王家井鎮的老家,並在原有的製作基礎上又精益求精,經道道複雜工藝,純手工精制而成純地道的家鄉特產。

由於此種花生酥製作技術是中國傳統作坊式生產,屬於秘制單傳,張師傅回到老家後,北京此種花生酥的製作技術失傳了。而河北深州花生酥經張師傅後人代代傳承,逐漸形成現在更具特色的《福瑞來》花生酥。據花生酥的第三代傳人張三多介紹,曾經張老先生也希望把花生酥發揚光大的同時也能夠有一天重反老北京傳統糕點行列,讓更多的人品嘗到老北京失傳已久的美味

做法

(1)首先將脫殼芝麻清洗,待清洗乾淨無雜質後入鍋中反復炒制,炒至黑芝麻發出陣陣香氣,觀其心內發金黃色即可,然後上磨,磨制過程中需多年有經驗的師傅眼看手感,不能磨制太細和過粗,將其磨制粗細適中,否則會影響其口感。

(2)熬糖:將白砂糖按照比例放入鍋中加適量比例的水和飴糖,然後加火熬制,待熬制白糖發金黃色165度左右,倒入專用的涼糖石冷卻,冷卻至柔軟適中時將其取出,由專業制糖師將熬制好的白糖反復手工拉白,為的是使酥糖製成後有更好的松酥口感。

(3)將拉白好的白糖和製作好的黑芝麻反復壓制,壓制的次數即不能多也不能少才能夠有最好的口感,壓制完成後,切塊,純手工將其擰花,擰出千萬層次,待熱度退去後即可食用,,松酥爽口,層次纖薄如絲,入口鬆軟酥,香甜而不膩,回味悠長,營養價值極高

[!--empirenews.page--]

饒陽金絲雜面

簡介

金絲雜面,是河北省饒陽縣著名的傳統小吃,距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因其薄如蠶葉、細如金絲而得名,更因配料科學、味道鮮美、清香適口、獨具風味、營養豐富而深受城鄉消費者的青睞。

歷史文化

相傳在清朝中期,饒陽縣東關村有一位叫仇發生的農民,以賣雜面為生。他為了使自己的雜面具有獨特的風味,歷經10年苦心鑽研,經過800多次試驗,終於製成了清香適口、風味獨具的金絲雜面。道光年間,有個宮廷太監每次回家省親,必到饒陽東關仇家雜面店買一些金絲雜面,作為禮品帶回皇宮。自此,金絲雜面便成為“宮面”的一種。

  

做法

饒陽金絲雜面配料講究,主要有綠豆粉、白麵、芝麻粉、鮮蛋清、白糖和香油等6種原料,製作時把各種原料按比例和成面,然後手工擀軋成紙一般的薄片,再用快刀切成細條,盤成把,晾乾後再包裝入盒。因整個過程全部是純手工製作,當年產量極低,每人日生產量約為0.5公斤。因其條細如絲,色呈金黃,故而得名“金絲雜面”。

[!--empirenews.page--]

牛肉板面

簡介

牛肉板面是一種頗受大眾歡迎的特色小吃,有著一清、二白、三紅、四綠的特點,面湯中熬制多種材料還可以清澈見底,麵條內配上青菜,紅/白/綠三色讓麵條看著更有食慾,所以才得以美名。牛肉板面源於安徽太和,面光滑勁道,湯濃味好,咸鮮香辣襲人。料由20多種香料、辣椒、牛肉、牛油等經精心熬制而成。淮南的做法是把乾紅椒用溫油炸至半糊(偏糊一點),然後把鹵牛肉、鹵過牛肉的湯一直倒進辣椒和油里,大火煮開後慢火燜,煮到入味。做好以後最好吃的就是那個辣椒 。

板面一是面好,二是臊子好。太和縣出產優質小麥,板麵條取小麥精粉,根據一年四季的不同,按比例用食鹽、水加以攪拌,和成面團,反復揉搓之後,製成直徑半寸,長八寸的小面棒,再塗上香油,碼在案子上,蒙上乾淨的濕毛巾。滋潤好的面棒柔軟纏綿,觸摸如絲綢。

做法

1、先把牛肉及骨頭用清水洗淨,然後在水里浸泡四小時(水留下另用),將牛肉及骨頭下入溫水鍋,等即將要開時撇去浮沫,加入鹽4兩,草果5錢,姜皮5錢及花椒2錢用紗布包成調料包清水淘洗去塵後,也放入鍋里,小火燉五小時即熟,撈出稍涼後切成1釐米見方的丁。

2、牛肝切小塊放入另一鍋里煮熟後澄清備用。桂籽、花椒、草果、姜皮溫火炒烘乾碾成粉末,蘿蔔洗淨切成片煮熟。蒜苗、蔥花切未、香萊切小節待用。

3、將肉湯撇去浮油,把泡肉的血水倒入煮開的肉湯鍋里,待開後撇沫澄清,加入各種調料粉,再將清澄的牛肝湯倒入水少許,燒開除沫,再加入鹽、胡椒粉味精、熟蘿蔔片和撇出的浮油。

4、麵粉30斤加水18斤擀也面索,再揉和均勻,用灰水7兩(如果灰水溶則少加,灰水淡則多加)撬和揉勻。案子上擦抹清油,將面搓成條,揪為重五兩的條,上面蓋上濕條布,然後根據每個人善食的愛好,分別拉成大寬、韭葉、二細、芥麥欏(三角條)一窩絲等形狀的麵條下鍋,面熟後撈入碗內,將牛肉湯、蘿蔔、肉丁、浮油適量,澆在麵條上即成。並以每個人的口味加上適量的香萊、蒜苗、蔥花及辣子油。特點肉湯清沏鮮美、麵條筋柔、入味,營養豐富實惠。

[!--empirenews.page--]

龍鳳貢面

簡介

龍鳳貢面,也稱龍鬚鳳尾貢面,是故城縣特產,主要產地在故城鎮。該地緊靠京杭大運河,客商如雲,人們來到這裡,都要品嘗龍鳳貢面,並隨身帶回與家人享用或饋贈親友。因此,龍鳳貢面幾百年來經久不衰。

龍鳳貢面,細如絲,空如竹,白如雪,韌如藤。入口細膩柔軟,清香可口,有筋骨,不發粘,易消化。且一煮即熟,常煮不爛,冷後加熱仍復保持原樣、原味。因條細心空,吸水力強,食時,湯麵各半,但將面挑起,湯麵一體,不見碗中有湯;放回碗中,湯水又復析出,是為該面最為獨特之處。

故城“龍鳳貢面”,分為龍鬚面和鳳尾面兩種,龍鬚面因條圓空心、細如龍鬚而得名;鳳尾面因條扁平直、薄如綿紙而稱之。據甘陵縣誌記載,甘陵手工掛面在明宣德年間即已作為貢品進入皇宮御膳房。清乾隆皇帝南巡駐蹕甘陵驛站時,品嘗過甘陵掛面後,龍顏大悅。縣令聞之,隨之進貢皇宮。乾隆皇帝見後喜愛有加,親筆御封為“上用龍鬚鳳尾貢面”。由此,龍鳳貢面便名揚天下,被視為珍品。

做法

龍鳳貢面生產技術複雜,手工製作費時、費力,製作時必須嚴格按照傳統工藝要求操作才能成品。首先用麵粉、蛋清、鹽水按比例調和和面,再把和好的面放在盆中醒好。然後做大條,在面板上將面用刀切成條並均勻刷油,上勁放入盆中。之後盤小條,在面板上向大盆內搓條。再將小條掛在竹扦上,進行抻面,也叫桄纖。再把抻好的面連同竹纖,一同放入面槽中醒面。最後在車間里的面架上將面製作成細條後自然乾燥,切成小段,過秤、分裝。

其烹調食用亦有講究,先備好雞湯或肉湯於碗內佐以醬油、味精、蔥花,再將鍋內煮沸的面格撈出,放進湯碗內,調伴食用,人口柔軟,味道鮮美,富有營養,最適宜老弱婦孺食用。

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