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做菜網!

巴音郭楞小吃大全_巴音郭楞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 愛料理 編輯:愛料理 訪問手機版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簡稱巴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轄州,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地區級自治州,堪稱“華夏第一州”。巴音郭楞石油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還具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

特色美食扁豆面旗子湯飯、博湖烤魚五道黑、串烤肉、蓋紅燒牛肉烤餅、烤全羊肉、烤肉飄香、空姐烤包子、羅布淖爾紅柳烤肉、羅布淖爾小油饢、麻辣公魚等。

麻辣公魚

簡介

池沼公魚只會棲息於水溫低、水質清晰的28℃以下水域,對水質污染極為敏感,對酸鹼度忍耐很低。所以它們選擇了身處沙漠、背靠雪山,沒有意思污染的博斯騰湖,並在此繁衍生息。

民間流傳,當年諸葛亮六擒孟獲,孟獲不服,請來笮地的烏戈國國主兀突骨,率領藤甲軍連敗魏延。諸葛亮無奈設計,火燒藤甲軍,又心存憐憫,開一缺口,讓烏戈國蠻人不致絕滅。這部分蠻兵突出,帶著火焰撲進江中,存得性命,而騰騰火焰卻使無數細鱗魚喪命,浮出水面,蜀軍撈起煮食,鮮美無比。此後孟獲終於誠服投降,戰事平息,諸葛亮心懷愧疚,遂命軍中伙夫教會蠻人制做泡菜,烹調鮮魚。

池沼公魚原產於日本,又稱黃瓜魚、年魚(壽命只有一年),其魚體呈半透明狀,有特殊的黃瓜味,整體可食,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尤以谷氨酸為高,肉質鮮美。博湖於一九九一年引進試養,於一九九三年開始捕撈。由於博斯騰湖資源豐富水質好,無污染,湖中的池沼公魚被認定為無公害、純綠色食品。

博湖麻辣貢魚,辣中透著絲絲的麻,麻中又暗自隱者博湖魚獨特的香,精選優質辣椒配以花椒,完成麻、辣、鮮味覺三重奏。

池沼公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加工方便,國內外消費者均習慣整體實用,是頗受歡迎的一種魚類。公魚整個魚體含有70%左右的大量水分、粗蛋白1.58~15.46%,粗脂肪2.39~5.90%,粗蛋白低於而粗脂肪高於鯉、鯽、羅非魚。優質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對人體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對體質虛弱和中老年人來說,食用會收到很好的食療效果。

[!--empirenews.page--]

扁豆面旗子湯飯

簡介

其實這種飯在半個世紀以前,是窮苦人家經常吃的一種湯飯,在當時缺糧少食,人們就拿一小把面揉和擀成薄薄的面皮,撒點鹽,再放一些蔥花和扁豆,煮熟後就湯麵吃,它是一種家庭的主食,也叫“貧民飯”。如今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有的主婦偶爾買些機制碎面,回家後隨手做來,但總覺得味道不夠正宗。怎麼辦呢?

來我們焉耆縣的扁豆面旗子專營店品嘗吧!經過我的多次打探,它其中的秘決是這樣的—第一步:用溫水浸泡扁豆四小時左右,第二步:燉富含骨髓多的牛骨湯,第三步:炒臊子(羊肉丁、土豆丁、西紅柿丁、蔥花,加入鹽,花椒)炒香後盛出,第四步:加鹽和硬面、擀薄、加菱形小塊,第五步:開水鍋中加牛骨湯,入面稍煮,灑些軟扁豆,放入炒好的臊子,調些胡椒粉,出鍋時飄些香菜花,這款湯飯中的扁豆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健脾開胃,加之胡椒味稍濃,怪不得人們吃了以後大汗淋灕、回味無窮呢!

還真應驗了我們焉耆人的哪句民謠:“勤大嫂,勤得好,擀下的面一張紙,切下的飯雀舌頭下到鍋里團團轉,王變吃,王變看一吃一個不言傳”

瞧!哪鍋湯紅、料鮮的湯飯里是不是有群小白肚肚魚游來游去,還在順著您的口水直游啊?

“不到長城你非好漢哪,沒吃扁豆面旗子湯飯你真遺憾”,如果您到了新疆,偶爾也會聽到“抓飯、烤肉、面旗子,饞得人直流哈啦子(口水)”,提起新疆的湯飯,您或許吃過烏魯木齊市“王鬍子扁豆面旗子飯”無論冬夏,總是賓客迎門,男女老幼個個吃得熱火朝天。提到扁豆面旗子湯飯,回族人中還流傳著這樣一段傳說:在很久以前,新媳婦過門後的第二天都要為丈夫的一家老小做飯,婆婆為了考查新媳婦是否賢慧有持家能力,有的會說一些刁鑽的飯菜名,讓兒媳婦去做,一是為了檢驗她是否聰明,二是考驗她的廚藝如何,如果好得話,新媳婦就會得到公婆的誇獎這不,有位新媳婦過後的第二天清晨,向公婆問安後,婆婆讓她去做“黑麻糊抱金磚,新媳婦領命後,頓時愁不展,這是什麼飯呀?我怎麼從來沒聽過,她在廚房轉啊轉,轉到了磨房裡,一位老長工見她急得團團轉,禁不住問她,少奶奶,你在找什麼東西嗎?急成這樣,新媳婦著急的說:“哪兒啊!婆婆讓我做一種飯“黑麻糊抱金磚”,我不知道是什麼飯,能不著急嗎?”長工聽了哈哈大笑,這麼簡單的飯都不知道啊,我告訴你吧,就是“扁豆面旗子”見新媳婦還在發楞,長工接著說:“黑麻糊就是扁豆,金磚就是面旗子,抱就是燴的”意思這是我們這兒家家都吃的貧民飯啊,新媳婦一聽,羞紅了臉,自己在家裡不是也經常做嗎?她趕緊跑回廚房……

[!--empirenews.page--]

羅布人烤魚

簡介

羅布人烤魚

羅布人與荒原為伴,生活習俗也充滿了荒原的特徵,粗獷、原始、具有非凡的忍耐力和適應性。羅布人的飲食主要以烤魚為主,羅布人圍火堆烤魚已經成為其一大特色。羅布人的薩特瑪(房屋)古樸隨意,建築獨特,通常在海子(湖)邊找一棵大的胡楊樹,以樹冠為屋頂,集紅柳、蘆葦、樹條編插成一棚茅屋。羅布人出行不騎馬和駱駝堪稱一絕,僅憑一葉羅布舟(維吾爾語“卡盆”,獨木舟的意思)便可在海子連片的村寨間穿梭自如。

[!--empirenews.page--]

且末大薄饢

簡介

且末大薄饢

饢是維吾爾族群眾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食品,也是維吾爾族飲食文化中別具特色的一種食品。維吾爾族食用饢的歷史很悠久,且種類繁多。其中有一種直徑足有40-50釐米的“喀克洽”大薄饢,是饢中之王。大薄饢是以發酵的面為主要原料,輔以洋蔥、鹽、水等佐料,用饢炕(吐努爾)烤制而成,呈圓形。饢由於含水少,久儲不壞,便於攜帶,加之香酥可口,富有營養,也為其他民族所喜愛。

[!--empirenews.page--]

蓋餅紅燒牛肉

簡介

蓋餅紅燒牛肉

天色漸黃昏,人在暮色中,胃在空腹中,心在腹中空。臨近下班,一遍又一遍地看著手錶,竪起耳朵聽聽樓道的動靜,沒人招呼下班,再查看一下飲食的資料吧!或許能有所啓示,可越看越讒,讒得口水直打轉,咽到肚裡,鬧得胃腸咕咕叫,恰巧姐姐來電話說:“下班後來我家吃蓋餅紅燒牛肉”。

於是,原來的健步轉成了小跑,就是有一股濃烈、綿長辣香的肉味,不時飄進鼻孔,再猛吸一下以至於鼻翼竟鼓成了“蒜形”,好像被誰牽著鼻子,自己乖得就像一隻小羊羔,等推門進家時,哇!滿屋子都“擠”滿了燜餅紅燒牛肉的香氣,鍋里的肉咕嘟咕嘟地翻滾著,禁不住吸引,用薄鏟悄悄揭開鍋蓋,鍋中的發麵蓋餅層層柔軟、疊疊誘人,層層疊疊均被黃亮的香豆面抹過,蓋餅的下面是飽含佐料香味的牛肉片,在紅色的油湯中舞動。

一家人親切地拉著家常,小孩子們不時地探進頭來,一次次追問,餅子肉什麼時候熟?姐姐不慌不忙地說:“讓肉多滾上一會兒酥,餅子多燜上一會兒入味”。

不知怎的,學著姐姐的做法,我屢試不成功,於是,厚著臉皮又追問一遍,是這樣做的:

首先將油燒熱加少許白糖煸炒一下,炸出花椒油,炒牛肉片(一定要用我們焉耆的牛肉)的同時入辣醬著色,水分稍乾時入辣椒絲、洋蔥片,蒜片、絲、鹽,添點水燉肉20分鐘,應時將兌好鹼的面團,擀開抹油,撒香豆面,經過卷,擰、壓、推的工序後,將面餅蓋在肉上,20分鐘左右,切餅鏟肉盛入大盤享用,咬一口餅子就上一口牛肉片,口口賽醬香,筷筷辣又香,如此這般吃法,也正應了嘴叼公主的理論:碰到美食撐破肚,每逢一般准-。君可一日無食,我們焉耆的牛可不能一頓缺食呀!如果牛的四季百搭精良,比如夏天吃好酥油草、拂子草、蘇丹草,春秋冬季配好蕃茄素,甜菜渣等優質飼料,經科學餵養過的牛肉不但品質佳,做出來的蓋餅紅燒牛肉更好。

[!--empirenews.page--]

博湖烤魚五道黑

簡介

博湖烤魚,原生態,鮮嫩可口。

博斯騰湖中的鯽魚鰱魚鯉魚、赤鱸等有機魚為原料烤魚倍受遊客喜愛,不僅給當地烤魚經營者帶來一批可觀的收入,也成為旅客必吃的一道菜。

每當夜幕降臨,來這裡飽口福的絡繹不絕,美味的烤魚“五道黑”助動了博湖夜市的發展。

“五道黑”是赤鱸又名河鱸的俗稱,因其體側有5條較寬的橫跨體背的斑帶而得名。赤鱸為生活於新疆北部的冷溫帶河湖魚類。生長較為緩慢,3冬齡始達性成熟,最大個體體長可達500毫米左右。據瞭解,庫爾勒和博湖縣夜市上以“五道黑”、“鯽魚”為主料的烤魚,是博斯騰湖特色燒烤。多年來,已形成地方民族特色燒烤。燒烤師傅們以孜然、辣面、鹽、食用油為配料烤制而成,辣而不火、油而不膩、香美鮮嫩、麻而不木,令人回味無窮,如果再配以當地出產的“博斯騰湖”酒水一起食用,更別有一番風味。

“走遍南北疆,博湖魚最香”。烤魚“五道黑”已成為南來北往遊客必品嘗的一道大餐。

現如今烤魚“五道黑”是博湖縣乃至庫爾勒夜市的“金牌小吃”,名聲大振,日益興盛,現已成為博湖旅遊一大景點和重要服務窗口。

[!--empirenews.page--]

烤肉飄香

簡介

烤肉飄香

每當你徜徉在城市的小吃街或喧鬧的夜市,一縷馨香的烤羊肉味不時竄入你的鼻息。有時烤肉攤像個偌大的磁場吸引著你,你聞著那股辣香味,乾咽著口水,而烤肉師傅恰好將肥香流油的烤肉放在你的面前,一時間你豁然開朗,迫不及待地吃下一串烤肉,任香氣在肺腑之間回蕩。一年四季,烤肉師傅都重復著同樣的工作,從安置烤具開始,到點燃炭火、切肉、串肉、上架、煽火、翻串、上佐料,甚至細緻到肉塊如一般大小,一根鐵釺子穿好紅白相間的肉片,撒上紅色的辣末、綠色的孜然、給人以色香交融的吸引力。還有燒烤的時間、火候、佐料的多少,其考究成度、精細程度、操作時的嫻熟程度,那洋洋自得,不文不火、不高不低的吆喝聲,都完全可視為一種行為藝術。

熱辣肥香、風味無窮的烤肉攤長年擺放在那兒,空氣中瀰漫的全都是烤熟的肉香。約一米高的鐵制烤肉槽子內裝著旺旺的炭火,呼呼的炭火團恰似盛開的“火花”。每當微風四起,火星閃爍,輕煙騰起,烤肉師傅在瀰漫的煙霧中嫻熟的烤制著肉串,偶爾也會有油滴濺在炭火上,濃濃的白煙從烤槽中裊裊升起,烤肉師傅的身影隨風若隱若現,有時會“猶抱琵琶半遮面”,煙霧中籠罩的一切,撲朔迷離,影影綽綽,使人如臨仙境一般。

輕煙散盡,烤肉攤前依然是那樣熾熱。天熱無風時,烤肉師傅便手摯一塊尺許見方的薄木板煽起火來。炭火呼呼作響,烤肉滋滋亂叫。人在火光的映照下,在肉香的包圍中,格外愜意、暢快。不消五分鐘,肉熟了,烤肉師傅便利索的收扇,拿一隻盤子裝好,遞於你—一種很世俗很特別的幸福會洋溢在烤肉攤的周

遭,將你圍裹起來。

一頓美美的飽餐之後,消失在城市的盡頭。享受美好生活的男女老幼,沐浴在新時代的春風裡,一陣陣馨香從烤肉攤中飄出,似乎緣自母親的體香一般,一種民族精神在生命中繁衍、繼續、生生不息。

[!--empirenews.page--]

羅布淖爾紅柳烤肉

簡介

羅布淖爾紅柳烤肉

烤肉的方式有很多,有串起來至於無煙煤的烤爐上,邊烤邊撒細鹽、辣椒面、孜然,肉香和調料的香味撲鼻而來,其景生動又熱鬧。還有用鋼筋焊好的鐵架子,把調好料的羊肉、排骨肉、里脊肉串在上面,放進饢坑里烤,烤好的羊肉串色澤油亮、辣椒面紅亮、孜然鮮綠,給人以色香的吸引力,站在烤肉攤的邊上,羊肉串吃到嘴裡,肥香熱辣,風味無窮。羊肉串好吃可烤起來還有很多的講究在裡面的。一是串肉要肥瘦間隔,肥肉邊烤邊流油,能使烤出的羊肉不乾硬,二是串肉的工具也大不相同,在北疆大都用鐵絲、銅絲砸匾了串肉,而在南疆的很多地方人們大都用紅柳枝串肉,烤熟後還帶有淡淡的植物清香。

[!--empirenews.page--]

羅布淖爾小油饢

簡介

羅布淖爾小油饢

饢,是新疆各兄弟民族喜愛的主要麵食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饢的品種很多,大約有五十多個。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芝麻饢、片饢、希爾曼饢,等等。據考證,“饢”字源於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後,才改叫“饢”。羅布淖爾小油饢

饢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麵粉(或精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用饢坑(吐努爾)烤制,饢坑呈圓形,以土燒制而成。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饢;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沫等佐料拌餡烤制的乃為肉饢。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饢,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面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饢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帶的食品便是饢,是饢幫助他走完充滿艱辛的旅途。通過這個美好的傳說,各族人民把饢看做日常生活必備的食品。

[!--empirenews.page--]

烤餅

簡介

烤餅

蒙古族家中,幾乎都會烤一種巨型烤餅,蒙古語稱為“海生包爾斯克”,通常鍋有多大,餅就有多大,一般要用2-3公斤麵粉。

這種餅用發麵,但不放鹼,和面時放牛奶酥油,或奶皮子和少許的鹽,面和好後稍燙一下,然後用手壓成圓形,放在尖底鐵鍋里用文火烤,等一烤成焦黃色後,再扣過來烤,烤好的餅便成凹形的大圓餅。形似一個尖底的大鐵鍋,是蒙古人喝奶茶時離不開的主食。

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