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凍揚州炒飯,其實只是揚州炒飯中的一種,即什錦炒飯。揚州炒飯大家庭里成員很多,據其配料的不同,有了水果炒飯、什錦炒飯等之分。其中,什錦炒飯因其配方獨特,成了揚州炒飯的代名詞。
直到現在,提到揚州炒飯仍有人會認為就是蛋炒飯。事實上,如今種類眾多的揚州炒飯的確是從蛋炒飯發展而來。直到現在,蛋炒飯在某種程度上仍是揚州炒飯的代名詞,尤其在國外。
蛋炒飯不僅為尋常百姓所喜愛,與皇族“結親”的歷史記載與傳說,更為其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隋代謝諷所著的《食經》記載,隋朝越國公楊素愛吃“碎金飯”,即雞蛋炒米飯。據說這“碎金飯”選用軟硬適度、顆粒鬆散的熟米以蛋炒之,使粒粒米飯皆裹上蛋液,炒好後的飯如碎金閃爍,因此得名,俗稱“金裹銀”。隋煬帝巡遊揚州時將“碎金飯”傳入揚州,也就成了有關揚州炒飯最早的記載。
配方一:雞蛋+米飯
有關蛋炒飯最早的歷史記載見於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上有關考證這可能就是蛋炒飯的始祖。
揚州炒飯發端於市區國慶路上的菜根香飯店,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李魁年與李少卿是“菜根香”的創始人。從其後人李秀林的描述中,我們瞭解到蛋炒飯其實是勞動大眾的美食。以前農村窮,平時三頓都只能喝粥,到農忙時才能吃上乾飯。那時做乾飯和現在可不一樣:在燒開了的粥里撈幾勺“江頭米”放在砂鍋里,然後在鍋膛的余火里焐成飯,用這種方式做成的飯叫“舀飯”。家裡來客人時,因經濟條件限制,精打細算又不想失禮數的主人便瞄上了雞蛋。把“舀飯”打出來,吹乾水汽,順手拿幾個雞蛋和飯一炒,再衝個神仙湯,配上自家的蘿蔔乾和鹹菜做的小菜,算是很好的招待了。
“菜根香”開辦之初的顧客是人力車夫和運河船工等勞動大眾,飯店定位是便民快餐店,微利經營,以方便低層居民的用餐需求。據李秀林回憶,困難時該店往往是早上到菜店、肉店借來菜、肉,賣掉後再把錢還回去。因為信譽好,贏得菜、肉店老闆的支持,才使菜根香一步步支撐、發展起來。
配方二:雞蛋+米飯+蝦仁、肉絲、叉燒
揚州炒飯是如何從揚州向外傳播,不得不提起一個人,他就是揚州知府伊秉綬。
伊秉綬,福建汀洲人,乾隆54年任揚州知府。此人政聲很好,不僅精通詩賦書法,還是美食家。盛傳如今流傳於粵港一帶的“伊府面”及“揚州炒飯”,便是由他發明的;如今我們吃的方便面,便是在伊府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伊秉綬亦被人稱為方便食品的開創者之一。
香港著名書法家凌雲超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國書法三千年》中說:“江蘇式的炒飯及蔥油炒飯是也,所不同的伊府廚師又錦上添花,再加上一些蝦仁和叉燒同炒,所以能味美逾恆,此味華南人士即稱為‘揚州炒飯’。”伊秉綬罷官回原籍後,也將此法帶回老家福建,並特意在他所著的《留春草堂集》中介紹了揚州炒飯的製作方法。這時的“揚州炒飯”已不僅僅是揚式了,還是粵式菜譜中的一道美食。正是伊秉綬的創新與傳播,才有了今天“揚州炒飯”五彩繽紛的面孔。
菜根香飯店的廚師們借鑒民間蛋炒飯的炒法,往飯里加上各種各樣的配料,並冠以不同的名字,漸漸地有了單炒的“水晶炒飯”、加蝦仁的“蝦仁炒飯”、加肉絲的叫“肉絲炒飯”等等。但此時,炒飯配料往往只有一種。
配方三:雞蛋+米飯+8種配料
在揚州炒飯配方形成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忘掉這些名字:戴立芝、王立喜、謝蘭福、丁萬國等。他們都是從菜根香走出的淮揚菜名廚,揚州炒飯配方的形成和他們有著直接的關係。在國慶路旁小巷內的九如分座,該店負責人王立喜告訴了記者這樣一段歷史。
1947年左右,菜根香到了生意最為紅火的時期,蛋炒飯的品種也多了起來。不但因先倒飯還是先倒蛋的講究,而有了金裹銀、銀裹金之分;並出現了什錦炒飯。中等碗分量的米飯,放上兩三個雞蛋,配上雞湯,價格較適中,屬於當時的經濟盒飯。蛋炒飯就3毛錢,肉絲炒飯5毛錢,什錦炒飯七八毛錢。此時的什錦炒飯配方與今天已基本類似。
據王立喜介紹,揚州炒飯配方在解放前就基本形成了。廚師從案板上隨手拿來加入飯中同炒,不經意間成就了揚州炒飯這道美食。當年的菜根香什錦炒飯配料卻還有它講究之處——其中一味青豆用的曾是上海梅林青豆。
配方四:什錦炒飯配方+瓊花
此次速凍揚州炒飯在滬下線,令眾多揚州人眼前一亮的是,加了一味“瓊花瓣”。瓊花是揚州的市花,加入“瓊花瓣”不僅起到調味的作用,也為揚州炒飯憑添了幾分韻味。
揚州美食素以精巧取勝,揚州炒飯卻是真正屬於大眾的。揚州炒飯屬於民間,來自揚州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來自揚州市民對美食的考究和意識。它的考究,是大眾所能做到的精緻,也就必然成為一種能長久流傳的東西。